疫情下的真實職場:有人整天擔心丟工作,有人趁機升職

疫情下的真實職場:有人整天擔心丟工作,有人趁機升職

疫情之下,職場人紛紛開啟在家辦公模式。這種神仙模式確實是滿足了大部分躺著就能賺錢的“春秋大夢”。眼看如今疫情變換患病人數減少,形勢逐漸明朗,大夢初醒人們復工在即。

本以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可惜好景不長又一場危機悄無聲息的降臨。

疫情下的真實職場:有人整天擔心丟工作,有人趁機升職

本應該在春節前後賺的盆滿缽滿的企業因為疫情閉門歇業,本應該在放假後準備開始為新一年拼搏一把的公司破產倒閉。

似乎,每個人擔心的不止有疫情,還有第二天手機上收到了公司倒閉信息。

2020年的春節飛出一隻黑天鵝,原本充滿希望的春天充滿了危機感:員工面臨失業、企業面臨關閉。

疫情下的真實職場:有人整天擔心丟工作,有人趁機升職

2月10日,知名傳媒公司開工首日,宣佈裁員500人。此次裁員按照“271”原則,就是保留20%優秀和70%合格的員工,淘汰10%不合格的員工。不優化裁員,就面臨著要破產,危機來臨時誰也逃不過,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

這僅僅是危機的冰山一角。

在北京市正式復工的前一天,北京知名販量式KTV宣佈將與全部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一夜之間,全員失業。

僅元旦至2月10日,全國已經有96家房地產相關企業破產清算,平均每天2-3家房企悄然倒下。

疫情下的真實職場:有人整天擔心丟工作,有人趁機升職

一個餐飲創始人接受採訪時說:“天一亮就要支付250萬元。”

而當企業在面臨生死抉擇之時,首當其衝要被犧牲的就是員工。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情願降薪也不想被開除。畢竟在每一個職場人背後都是需要錢來維護日常生活的家庭。不少網友在網上笑稱這個假期放著放著,自己就變成無業遊民了。

突然破產的公司不僅宣告著一個企業的失敗,更是將無數人和家庭推向了困境。

在家辦公更是是難闖的一關。不少人在家辦公等同於放假,每天閒著不是吃就是玩兒。工作上的事情能推就推,能晚點解決就晚點解決。這樣放縱的生活讓很多職場人逐漸迷失了自己,惰性一旦形成就意味著新危機的來臨。

疫情下的真實職場:有人整天擔心丟工作,有人趁機升職

有人在困境之下崩潰,有人卻迎難而上發現新的機遇。想要在疫情之下度過危機就必須要抓穩自己的飯碗,甚至有人還能夠突出重圍讓自己的職位更上一層樓。

那麼如何才能夠讓自己把握危機帶來的機遇從而帶來正面發展呢?其實換句話說就是讓自己持續保持職場競爭力,為自己不斷加碼。只有這樣在面對危機來臨時臨危不亂。

疫情下的真實職場:有人整天擔心丟工作,有人趁機升職

1、永遠不要滿足現狀

不管你如今處在什麼樣的地位都不意味著你可以滿足。華為總裁任正非的成就夠大吧,但他依然不滿足現狀,並表示在退休後會去學習數學。有時候就是這樣不滿足現狀,才讓任正非帶領華為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作為普通職場人的你,更不可以因為一時安定的工作,安穩的環境陷入自我滿足當中。不管這份工作有多好,都不意味著你可以掉以輕心。要知道每年都有新鮮血液走進社會,他們帶著全新的思維靈動的想法,隨後都有可能把老一代人淘汰掉。

疫情下的真實職場:有人整天擔心丟工作,有人趁機升職

畢竟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死在沙灘上。誰也不想成為被淘汰的前浪。時代是不斷變化的,跟不上時代變化的人,只有被淘汰這一條路可以走。

2、學會給自己充能

簡單來說就是要懂得投資自己。要將一部分錢拿來給自己充能。對於自身良好的投資是提升技能和本領的最優渠道。在自己所屬的領域會的越多,專研的越深就意味著越不怕失業。很多職場人常年以沒有時間為由,不對自己進行充電。而現在就屬於一個好時機。沒有了長時間的通勤和娛樂交際,大把時光都可以拿來為自己充電。

疫情下的真實職場:有人整天擔心丟工作,有人趁機升職

古人常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一定要記住,第一個被淘汰的,往往是沒有憂患意識的人:平時渾渾噩噩度日,毫無計劃;只求安逸舒適,沒有競爭力;意志懦弱,輕易被困難打倒...隨時保持著學習力和競爭力的人,任何時候都有辦法應對危機。

職場上危機總是此批彼伏,誰也說不清楚下一刻會發生什麼。與其整日活在惶恐之中不如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本領和技能。當危機來臨時,你才可以從容不迫,無所畏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