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深度剖析:什麼是“好”的父母?答:容器型父母

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被家長無意識塑造和引導的,而一個“好”的父母,就是能夠充當孩子“心理容器”的人。


心理學深度剖析:什麼是“好”的父母?答:容器型父母

前幾天有個家長問我,她的孩子才七八歲,天天怕死,總是擔心自己會死掉,擔心爸爸媽媽會死掉,連過生日許願都說要"長生不老",她問我應該怎麼辦?

她這個問題問的很籠統,我也只好籠統的回答:除非是因為死亡這個話題引發了孩子不正常的焦慮或者恐懼,或者孩子出現了一些特別異常的行為,否則不用特別在意。也許是因為他在這個階段看了什麼或者聽到了什麼,所以對這個話題想法比較多。家長正常回答就好。

後來,我和這位媽媽又聊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原來孩子的"問題"確實跟家長的態度很有關係。簡單的說,家長平時的一些言行,引發了孩子關於死亡的焦慮和恐懼,但是隨後,家長又沒有很好的對此進行化解和引導。於是就出現了她說的現象。

今天之所以寫這篇文章,倒並不是想探討"父母應該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而是因為從這個家長的表現,我看到了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常犯的錯誤",換言之,這位家長的行為很有代表性,我們可以就這個案例,來探討一下"生活中家長和孩子對話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以及面對涉及死亡或其他的禁忌類話題時,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話題。

先列舉一些這位媽媽描述的細節。

"我父親已經去世了,有一次我們回老家燒紙的時候帶著他,在農村的墳地裡,他看見了我們燒紙,可能從那之後,他就有了這種概念,知道姥爺是埋在地裡的"


"平時有時候他過馬路不注意,我就會說他:如果你被車撞死怎麼辦?死了後悔還來得及嗎?死了就只能埋了,像姥爺一樣,然後我會跟他講很多關於安全的話題。"


"我就很奇怪,這小孩這麼小天天想這些,心事也太重了吧?連過生日都許願說要長生不老"

"他整天把死掛在嘴邊,害怕死掉,問姥姥說他會不會死?通常這種時候我也不知道怎麼跟他說,一般就回答他:你過好現在就行了,享受當下,好好吃飯,開心快樂。"


"可能因為他在託管所也和老師說過這個問題,他的老師還專門給他買過一種糖豆。昨天我翻他書包的時候還看到了,我說這是什麼呀?嚇死我了。後來問了他才知道,這是託管所的老師給他買的,估計老師也覺得他一個小孩老是著急擔心個啥呀,所以就給他買了這種寫著'長生不老'的糖豆。"

熟悉嗎?如果你的孩子跟你探討關於死亡的話題,你會如果回答呢?家長的態度又是怎樣影響孩子的呢?


心理學深度剖析:什麼是“好”的父母?答:容器型父母

1.父母的日常言行,是怎樣無意識的"塑造"了孩子?

我們常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潤物細無聲的,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相比較父母有意識的對孩子的塑造,事實上,父母自身無意識的行為(包括言談舉止,行為反應)才是真正塑造孩子人格發展的根本原因

① 孩子的很多行為,來自於家長的無意識"誘導"

可能很多家長意識不到,自己無意識的習慣、行為甚至是口頭禪,都在不知不覺的影響著孩子,對孩子進行行為和思維方式的塑形

比如文中這個例子,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帶孩子目睹了關於親人死亡的畫面——姥爺被埋在土裡,而且在生活中為了教育孩子安全問題,又常常不能就事論事,而是扯到"死亡"這個話題上,包括這位媽媽的口頭禪,也是"嚇死我了"這一類。

當這位媽媽對孩子執拗於"死亡"這個話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其實她可能沒有意識到,她自己其實對"死"這個話題也很敏感。弗洛伊德認為,

口頭禪或者無意識的口誤,是能夠接近人潛意識的幾種方式之一,這些看似無意義的表達,其實卻能夠反映出父母內心對待"死亡"這個話題的態度。

這位媽媽有意無意的總是將與"死亡"相關的話題掛在嘴邊,對於孩子來說,無異於一種"強化"。就像一個孩子學別人口吃,最初ta可能只是出於好奇和有趣的模仿,如果沒人注意ta,可能過不了多久ta就覺得沒意思不再學了,但是如果家長不斷的強調"不許學口吃",可能最後ta反而會落下口吃的毛病。家長的這種行為對於孩子來說,起到的就是"強化"的作用。

這位媽媽一直跟我強調她不知道怎麼應對孩子的這種問題,孩子對於死亡話題的執著,讓她感覺焦慮和困惑。其實這恰恰反映了她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也並沒有真正消化關於"死亡"的話題。也許這個話題在她這裡,也是恐懼和無法面對的。


心理學深度剖析:什麼是“好”的父母?答:容器型父母

② 空講道理而不能就事論事:小問題是如何被"擴大化"的?

這是很多家長常犯的"錯誤"。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基本上不太會其他方式,最擅長的就是講道理。但是講道理的方式,大部分時候效果不佳。

比如文中這個案例,孩子過馬路不小心,有發生危險的可能。他的媽媽就會使用"你撞死了怎麼辦?死了後悔還有用嗎?"等等這樣表達方式警告孩子。我相信在生活中,可能很多家長都會這樣表達,甚至還會惱羞成怒的打孩子幾下才覺得解氣。

這是一種典型的"不能就事論事"的表達方式。"就事論事"的表達方式,是貼住具體的事實,比如剛才孩子是怎樣做的?發生了什麼?(比如差一點被一輛撞到,那輛車踩了急剎車),然後就著這些具體的事實,和孩子談ta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過馬路的安全?正確的方式是怎樣的?

但是大部分家長都會習慣性的對孩子的某個行為貼上標籤,"判定有罪",然後展開批評和責怪,也包括誇大和恐嚇

這樣的方式,孩子感覺到的更多的是"我錯了"的指責和教訓,還可能會因此而產生恐懼、羞恥甚至逆反等情緒,但是很少有孩子會將家長的"道理"吸收到腦子裡。所以,就會出現"說了很多次還是不聽"的現象。

在這個案例中,家長使用了指責和恐嚇的方式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批評,將"沒有仔細看路過好馬路"的問題擴大到"如果撞死了,就只能像姥爺一樣埋在土裡"這樣一種具有恫嚇的話題之上。結果是不但沒能讓孩子熟悉過馬路的規則,反而增加了孩子對死亡的恐懼。


心理學深度剖析:什麼是“好”的父母?答:容器型父母

③ 父母越迴避,孩子越執拗

這位媽媽非常困惑,到底孩子為什麼這麼執著於"死"這個話題。其實答案在她自己身上。

從這位媽媽對孩子的回答"你過好現在就行了,享受當下,好好吃飯,開心快樂"就可以看出來,對於死亡這個話題,她本身是迴避的。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她不知道怎麼回答孩子的這種莫名其妙的問題。

之所以她會如此迴避,大致上有幾種可能。

第一,她自己本身都未能對"死亡"這個話題做出消化和處理。事實上,關於人類的終極話題,很多成年人自己也諱莫如深,他們只是從道理上接受了"每個人都會死"這樣的一個事實,但是卻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關於死亡的話題。對於他們自己來說,尚且迴避,又怎麼可能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呢?

第二,她本身對孩子的低估。很多成年人其實都對孩子有天然的小覷,在成年人心裡,孩子是無知的,理解力差的,所以他們會習慣於用自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方式"保護"孩子。

事實上,從這個媽媽不斷的強調"一個小孩子天天談論這種話題"的話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她對於孩子的"傲慢"。

的確,孩子不管是從生存技能還是理解能力、認知水平上都不及成人,但是這並非意味著孩子是無知且愚蠢的。一個基本的事實是,當父母能夠從內心真正的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時,孩子自己也會被這種"隱形的期待"所感染,結果遠比大人以為的更加懂事。

如果文案中的這位媽媽能夠正視死亡,並且坦然的和孩子談論這個話題,其實孩子可能並非完全不能理解,恰恰是因為家裡人的迴避,反而加劇了他對這個話題的執念和恐懼

我12歲那年,姥姥去世,她是我認為在我的整個童年給我最多光亮的人,也是我生命的啟蒙老師,跟我的感情也很深。但是在我姥姥去世的時候,沒有人讓我去醫院見她最後一面,我還是被家長安排著每天上學,直到她去世火化的時候,我才見到她的遺體。

我一直認為大人低估了一個孩子的承受能力,他們用自以為是的方式,以為不讓孩子過早的接觸生離死別是對孩子心靈的保護,但其實這種方式傷害更大。在心理學的格式塔流派,有一個"未完成事件"的概念,對於我來說,未能在姥姥最後的時間見到她,和她道別,就是我的未完成事件,這個事件帶給我很深的心理創傷,以至於很多年裡我的夢都經常有姥姥"活過來"的畫面。

弗洛伊德說,夢是潛意識的整合。事實上,多次在夢裡與她相見,其實是在夢裡整合我潛意識的傷。

教會孩子面對真實——包括真實的生離死別,是對孩子的人格成長過程中必要的一課,孩子越能面對真實,對某些神秘內容的想象和恐懼就會越少,其接受真實(現實)的能力也越強


心理學深度剖析:什麼是“好”的父母?答:容器型父母

2. "好"的父母,是孩子心理的"容器"

法國心理學家比昂用"容器"來形容父母對子女的作用。在關於類似死亡這種話題的時候,父母的態度尤其重要。

原始的"被容物"是一個人的自我所不能接受的東西,比昂稱之為"β元素",一個人會將自己的β元素投射出去,經由另一個人作為容器,進行容納、消化和吸收,再以安全的、可接受的方式置換出去,變成"α元素"。

在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中間,父母就充當了容器的作用,父母將孩子不能接受的情緒接受,轉換,再交給孩子,讓孩子學會和這個原本ta恐懼(或其他不能忍受的感受)的東西和平相處。

舉個例子。

文中的這個孩子害怕死亡,死亡對他來說是一件恐懼的事情,這就是他的β元素,他將這個恐懼告訴媽媽,這時候,他媽媽如果能用一種方式讓他對死亡有一個清晰且不那麼害怕的認識,這時候β元素就被轉換成為了安全的α元素,而孩子就可以和它和平共處了。

① 情緒的容器

害怕,焦慮、憤怒等等都是孩子無法忍受的β元素,而父母需要將他們變成可接納的情緒。

比如,一個孩子半夜醒來時候說他做了一個噩夢,如果媽媽說:別怕,媽媽在,或者說,別怕,夢是假的,那就不是好的回答。比較好的回答是:你做了一個夢,你一定很害怕——在這個回答裡,媽媽接收了孩子的β元素,並將其命名為"害怕",於是這些

情感就被概念化了,它變成了更加理性和更富邏輯的內容,返還給了孩子

對情緒的準確命名,是化解情緒問題的首要任務。正像榮格所說"將潛意識的內容意識化",當一些說不清楚的東西被清晰之後,它就由β元素轉化成了安全的α元素

比如對於孩子關於死亡的恐懼,媽媽可以仔細的詢問當孩子想到死亡的時候,感受是什麼?害怕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比如害怕黑,害怕孤獨,害怕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還是什麼別的?

當父母引導孩子把這個模糊的"害怕"處理清楚,孩子的恐懼也就消失了大半。

比較好的媽媽能夠不斷的幫助孩子,為他的情緒體驗命名。在孩子以後出現類似的不可承受的情感體驗時,他就會自動學習,或者模仿媽媽,給自己的情感命名,例如害怕,恐懼,煩躁、焦慮等等。當一個情感被命名之後,它就不再是原來的情感,它就可以從不可忍受變成可以忍受

在情緒的處理過程中,父母充當了孩子"容器"的作用。


心理學深度剖析:什麼是“好”的父母?答:容器型父母

② 認知的容器

任何一個人的認知都是需要不斷迭代升級的。比如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學習過化學,如果你告訴他鑽石和木炭的原子其實是一樣的,他一定不能理解,會氣的暴跳如雷,認為你在瞎掰。所以,

認知的提升,是一個人能夠更加清晰的看清世界,消除疑惑和恐懼等很多心理問題的方法

父母作為成人,有比孩子更豐富的認知和經驗,而父母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經驗以合適的方式傳達給孩子,升級孩子的認知,這樣也就充當了容器的作用

剛才提到的對情緒命名,其實也是一種認知的升級,從不知道那種模糊的、不舒服的情感是什麼,到能夠清晰的表達它是焦慮、憤怒還是恐懼、羞愧等等,對孩子來說,就是很好的化解方法。

比如關於死亡的話題,父母可以和孩子談一談自己的理解,如果父母自己本身也對這個問題理解不夠,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資料,和孩子共同學習這個話題,也許很多東西孩子無法徹底的理解清楚,但是隨著父母幫助孩子在這個話題上的理解的深入,他對這個話題的恐怖和困惑就會消減很多。自然,也就不會再繼續執著了。

③ 共情:為孩子創造充滿α元素的環境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是讓孩子遠離危險、恐懼的環境,但是如果不得不面對,那麼父母需要做的是給孩子充分的共情,為孩子創造充滿α元素的外部環境。

在本文中,不管是媽媽的做法——迴避問題,空講大道理,比如讓孩子"別想那麼多,你就活在當下等等",還是老師的做法——迴避問題,製造虛假的"長生不老丸"欺騙孩子,都不是好的處理方式。

比較好的方式是,媽媽給予孩子充分的共情,然後再進行合理的引導

比如對孩子恐懼的共情,可以說"你很害怕,對嗎?",然後再引導孩子釐清害怕的內容,再用認知來提升孩子關於這個問題的恐懼,比如可以真實而溫柔的告訴孩子,雖然每個人都會死亡,但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卻不會消失。而且關於死亡的體驗,也沒有人知道,因為沒有人死亡之後再回來告訴我們死亡的感受。

當父母可以開誠佈公的和孩子探討這個話題,並且對孩子的感受有充分的共情——而不是嘲諷、敷衍或者譴責孩子"小孩子家家老想這些幹什麼",那麼孩子的情緒就會逐漸穩定。所以,很多時候,其實並不需要家長做什麼,而是需要家長能夠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充滿α元素的環境——這個環境,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溫暖

。當他的恐懼(或者其他情緒)被尊重、重視和處理之後,自然也就很快消失了。

而那些沒有被處理的情緒,大部分會進入潛意識,成為"創傷",成為潛意識裡的"未完成事件"


心理學深度剖析:什麼是“好”的父母?答:容器型父母


寫在最後

這是一個生活中很小的話題,但是背後給我們的啟發卻很多。

比昂認為:人與人關係的本質,就是看誰向誰投射焦慮。也可以說,人與人關係的本質,是誰為誰承擔焦慮。而在中國的家庭中間,卻經常有這樣的情況:父母本來應該作為孩子的β元素,即不可承受的情感元素的容器,幫助孩子消化它們,幫它變成α元素,然後再返還給孩子。但實際的情況是,父母親因為他們自己人格發展的問題,有很多自己不能承受的焦慮,他們會將自己的焦慮返還給孩子,比如說在關於孩子的安全感和健康方面的事情,父母有太多的焦慮

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完善自身的人格,能夠當好孩子的心理容器。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