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中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泰國,卻選擇在荒郊野嶺過日子?

一箇中國人,和另一箇中國人說“我在泰國生活”,這句話雖然不會引起多少重度的羨慕嫉妒,但是還是能引起不少正面的遐想-比如繁華都市,美女如雲,燈紅酒綠什麼的。

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這種認知是大體正確的。在泰國過日子的那些中國人,的確已經把泰國玩得差不多了。

除了那些人,還有些中國同胞,與都市無緣,對繁華無感,一頭砸進泰國的窮鄉僻壤大農村,開啟了一段寂靜而無聊,沉悶又美麗的“泰國式下鄉”人生。

這裡面,有你嗎?

有多少中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泰國,卻選擇在荒郊野嶺過日子?

2019年十二月,瓦集拉隆功國王御駕巡幸曼谷那次,我作為“在泰中資企業員工”代表之一,被拉到唐人街去群眾遊行。

在泰的中資企業裡,有不少大工廠,都在曼谷往東八百里地的“羅勇工業園”裡。

難得大家有一次機會在唐人街聚一聚,便在嘉賓休息區裡閒聊了起來。

坐我身邊的,是中國某知名橡膠企業的T總,以及T總帶來的N君,X君,以及其他君。聊著聊著,就聊到了他們在外地(泰語裡除曼谷以外通通叫外地)工業園區裡的生活。

有多少中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泰國,卻選擇在荒郊野嶺過日子?

其實,廠區裡的生活,和我們想象的也差不多。

工業園區,自然就是遠離人類城市聚落,在一片平曠地界上以廠房,辦公室,宿舍,食堂構成的一方天地。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片泰國著名的工業園,以後肯定要建立配套的醫院,學校,咖啡館,但是在二零一九年,那裡暫時還是一個相對寂寞的所在。

據他們說,他們在園區裡所居住的宿舍,距離最近的一家七妖妖便利店,要走好幾裡地。

至於羅賓森商場(還是蓮花大賣場來著?)最近的一家,好像有十來公里。在工業園區裡過日子,和衡水中學裡差不太多,別說娛樂了,想要買點大件的人類工業製成品,還頗要費點周折。

有多少中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泰國,卻選擇在荒郊野嶺過日子?

在那種“廣闊天地”裡生活,所謂業餘生活,自然就基本等同於刷手機和上網追番煲劇。

與異性進行戀愛為前提的娛樂社交活動,差不多也就剩個單位組織的聯歡會,於是乎一窩一窩的單身狗。這種環境中還能成功脫單乃至成婚並且還是跨國婚的人,絕對是神操作。

說到這些的時候,羅勇來的同志們倒是也看得開。

他們當中有中國外派的中高層,也有本地招聘的翻譯官,倒是也沒把自己目前的生活當成苦差,只有一種自嘲式的戲謔,甚至某種“我的生活你們不會懂”的自豪與顯擺。

當然,也可能是我想多了。

有多少中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泰國,卻選擇在荒郊野嶺過日子?

其實,我當年剛來泰國,也夠農村的。

我當時那個馬哈沙拉堪大學新校區,同樣天高皇帝遠,和工業園區差不太遠。

便利店和菜市場雖然大大的有,但是要想去大賣場搞點高級點的人類工業製成品,也是要開車或者搭車十幾公里,才能搞定的。

回想起來,泰國也就中國一個省的大小,因此泰國的十八線“省城”,其實就是中國的鄉鎮。

有多少中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泰國,卻選擇在荒郊野嶺過日子?

十六歲那年,你要是告訴我,大學畢業後的青春年華,是要在一個鄉鎮裡當教師,我估計決計是不樂意的。

但是當時,為什麼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沒有荒廢蹉跎的焦慮,沒有虛度光陰的自責,日子過得正常而快樂,甚至多年之後還有點懷念那段沒有任何前途,也談不上多麼好玩的歲月呢?

有多少中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泰國,卻選擇在荒郊野嶺過日子?

也許,換了一個國家,便遮蔽了生活中的某些事實。讓不可忍受的小鎮蹉跎,變成了詩和遠方的小資體驗?

也許,當時自己太過年輕,而太過年輕的人總會潛意識地,將一切生活的現實,當成暫時遊覽;把所有尷尬的境遇,當做體驗生活?

又或許,這一切並沒有那麼複雜。

人就是這樣隨遇而安,這樣習以為常。無論是華貴還是平淡,是燈火通明還是萬籟俱寂,親歷者總能迅速適應他所面對的生活,無論這種生活,在旁觀者的視角中有多麼不可思議。

一旦置身其中,便也不過如此,渾然不覺。

以至於,甚至可以從那種看似寂寞是歲月中,讀取一些值得回味的詩意。

有多少中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泰國,卻選擇在荒郊野嶺過日子?

我看過無數中國人,在泰國,在某國,在隨便一個還不如自己老家十好幾年前的地方,留下無數美麗的回憶,無數抒情的低吟。

這不僅是為賦新詞開美顏的裝模作樣,而很大程度是一種真誠的人生體驗。

我自己,在泰國如鄉鎮一般都“省城”支教時,日子過得很沒奔頭,但人生的節奏輕盈簡單,歲月的內涵自然而然。

生活就像孩子,其本身並不因我們對齊寄予的希望而回饋給我們相應的快樂,當一切都變得平淡而匱乏的時候,你會感到一種無法解釋的平靜。

不是我在燉雞湯,也不是我在胡扯些“國外洋插隊好過國內當社畜”的奇談怪論。

只是,包括我在內,曾經在海外的窮鄉僻壤長久停留的人們,他們內心所感受到的東西,遠比我們所想象的要更為豐饒。

有多少中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泰國,卻選擇在荒郊野嶺過日子?

m許,這一切,與國境內外,或者所在城鎮的行政級別與經濟地位,並無關係。

留在大城市的執念,是一種虛榮,年紀越大,你越能清晰地體驗到這一點。

留在小地方的靜好,是一種偏好,許多人即便把他扔進桃花源和香格里拉,思念父母與緊握人生的焦灼,還是會讓他惶惶不可終日。

有多少中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泰國,卻選擇在荒郊野嶺過日子?

這個世界上,不同的人,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境遇,停留在不同的地方。

只有兩種人,心靈不會受到空間的牽絆。

你要麼足夠努力,心懷夢想並永遠不曾停息為夢想而奮鬥。

要麼你看破紅塵,看透了生命終歸虛妄寂寞的本相而願意接受一切命運的安排並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任何地方,任何境遇之中保持心靈的自由與解放。

在遙遠的遠方,寧靜無趣的村莊,或者五彩繽紛的街道,都沒有什麼不同。

只要你心在此刻,夢在彼方,無論在什麼樣的地方,都能閃耀人生的光輝。

有多少中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泰國,卻選擇在荒郊野嶺過日子?

今夜,手機屏幕前的你,又在哪裡?

你感到快樂嗎?你的人生是否安適於你腳下的大地呢?

你的身邊,是繁華而喧囂的燈光,擁堵而奔騰的都市,還是鄉野小鎮,無盡而綿長的黑夜,在等待著明日清澈明媚的藍天呢?

此時此刻,我的朋友,你的心中,又在想著些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