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萬元到3000萬,再從3000萬到-500萬,為你講述平凡人創業故事

提到創業,我們必提馬雲、馬化騰,我們學習他們成功的方法,但是我們不會羨慕他們。

為什麼?因為這兩位大神離我們實在太過遙遠。

可假如我們的鄰居創業成功,身家好幾千萬呢?

我們又會是另外一種心情,因為他就在我們身邊啊。

今天就為大家講述一個“新深圳人”在深圳敢闖敢拼的創業故事,從身上僅有8萬元到3000萬,再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導致欠下500萬鉅額債務,這是怎樣的一種人生?

優點我們必須學習,缺點我們爭取躲避。

1

意氣風發,大幹一場

在這裡,我們暫且稱主角為王總,他是80年生人,標準的80後。

雖然80後上學已經沒有那麼困難,但是由於王總不喜歡學習,所以在他16歲的時候就出去打工了。

在外漂泊多年,王總並沒有賺到多少錢,只是賺到了一個會說話的本領。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王總在這時看到了貼片生意的未來,這個時候是進入的最好時候。

由於很多商家為了收回資金,所以生產線價格有所下降,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從8萬元到3000萬,再從3000萬到-500萬,為你講述平凡人創業故事

然而現實很殘酷,即使貼片生產線有所下降,但是一條簡單的生產線依然需要花費8萬元。而此時王總身上一共才8萬元,這是他打工12年所有的家當。

重點來了,王總教你怎麼用一條生產線的錢來做到四條生產線。

首先,王總先是多方對比,選定了自認為最好的一家,然後在此下單拿貨。在這裡就要先跟老闆混個臉熟,方便後面的大動作。

其次,王總在有了一條生產線之後,就去找自己曾經的客戶融資。他向客戶闡述了貼片生產線的前景前途,利潤如何等。沒想到客戶被他說服了,最終拿到了10萬元的融資。

然後,王總拿著10萬元到上次買生產線的地方再找到老闆買一條生產線。這時之前賣給他生產線的老闆已經把王總當成了朋友,畢竟一回生兩回熟。至此,王總擁有了兩條生產線。

最後,王總在買生產線的過程中成功說服賣貼片生產線的老闆,把他現有的兩條生產線抵押給賣生產線的老闆,在他廠裡多進兩條生產線。

就這樣,兩條買的生產線再加上兩條抵押過來的生產線,王總擁有了4條生產線。

2

走向人生巔峰

金融危機之後,華強北又開始熱鬧起來了,王總的四條生產線達到了供不應求的程度。

賺錢就像是流水一般,嘩嘩地流進家門。

在如此賺錢的形勢之下,幾個月后王總就繼續增進生產線,但是這依然沒能解決供不應求的局面。最終,不得已之下,王總只選擇報價相對較高的產品來做。

一年之後,王總的生產線就已經增加到了12條線,由於地方的限制,王總又重新租了一個3000平方的地方來做。

從8萬元到3000萬,再從3000萬到-500萬,為你講述平凡人創業故事

賺到錢之後的王總在客戶招待方面那也是大手大腳,桑拿按摩一條龍,還經常叫上好朋友一起陪客戶,隨隨便便幾萬塊就花掉了。

不過有一說一,王總的社交能力還是相當給力的,客戶在感覺到極大的尊重之後,訂單一個接一個。

到了2012年左右,王總又盯上了筆記本組裝生意。王總斥資上千萬租了一個5000平米的廠房,僅裝修費就花了將近兩百萬。

在大手筆的投資之後也在之後見到了顯著的效果,訂單繼續源源不斷地飛了過來。

在2012年那個時間點上,我國的筆記本生意剛好也是銷量大增的年份,也算是趕上了好時代吧。

在有了上千萬的資產以後,30出頭的王總飄了起來,感覺自己已經到了無所不能的地步。殊不知,此時他的貼片生產線生意已經不怎麼賺錢了。

從8萬元到3000萬,再從3000萬到-500萬,為你講述平凡人創業故事

不管怎麼說,王總在2016年到達了人生的巔峰,手裡三套房子,賬戶上躺著近千萬的現金,總資產有三千萬左右。見到自己喜歡的女人隨便一花就是幾十萬元,而那個時候他是已婚狀態的。

3

曾經多輝煌,如今多狼狽

其實,王總的生意何以做到這麼大?其實最主要就是無限度的加槓桿。

在2017年時,由於經濟環境變緊,王總的產品賣不出去了,各路債主開始堵上門來要債。最終王總不得不賣掉了所有的房子和車子還債,老婆也帶著孩子離開了這個令她傷心的男人。

可能我們不認識王總,但是他這樣的例子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他們這樣的人教會了我們創業者什麼東西呢?

如果我們可以學習到王總身上的優點,躲避他身上的缺點,那麼我們每個人都將無比成功。

優點方面:

(1)商業洞察力。其實商業洞察力並不是很難鍛鍊的,只需要我們多思考多善於發現,那麼很多人都可以擁有。

為什麼最後只有一少部分人成功了呢?那是因為他們僅僅擁有洞察力卻沒有行動力,王總有。

(2)融資能力。商機就像戰機一樣,稍縱即逝。因此,如果想要抓住機會就要學會融資,拉更多的人做更大的事情,一榮俱榮。

(3)業務能力。僅有產品也不行啊,必須要有良好的銷售渠道和路徑。王總在這方面做的無可挑剔。

缺點方面:

(1)加槓桿。巴菲特曾經表示,之所以他的公司可以幾十年如一日的高速發展是因為他只用自己的錢。

加槓桿確實可以讓公司短時間內快速發展,可是在危機來臨時,再大的公司也是要倒掉的。

(2)管理薄弱。王總在有了幾個廠房之後,任人唯親。而他的親戚朋友大多數都是缺乏管理經驗的,工廠搞的亂七八糟。

(3)揮霍無度。現在社會,別說你有幾千萬了,就算有幾個億依然可以很快就花完。王總則不管那麼多,只要覺得值,就得放開了花。然而在公司管理人員任用上,他卻不捨得花一點,能用親戚就用親戚。

本故事整理於自媒體號:梅正峰,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