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撿到虎符,如今價值遠超6億

  文物界的撿漏傳奇,公社門口撿到虎符,如今價值遠超6億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個文化古國,流傳下來了很多珍貴的寶物,也正因為老祖宗的留下的東西珍貴,使得很多人都願意花重金收藏,有的人呢也是看到了這個空子,做出了很多贗品,想以假亂真換取財富,有的贗品那真是做得比真品還要精美,有的贗品被人們當成寶貝收著,有的珍品卻成了街邊不起眼的垃圾,這鑑寶也成了一大難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個被丟在街頭的寶物。

  

郭沫若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大多數人只知道郭沫若是個著名的文學家,鮮有人知道他還是個考古學家。既然是個考古學家,那是免不了對古玩的熱愛,再加上他曾經流亡日本,在流亡日本期間研究甲骨文,金文,對中國古代文化可以說是十分熟悉。抗戰時期,郭沫若在重慶寫出了《屈原》《虎符》等多部歷史連續劇,劇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道具,叫“虎符”,但那個道具不僅僅只存在於劇中,其實,郭沫若本人就有一個虎符。

  

這天,郭沫若在重慶公社附近古玩街上閒逛,看到一個銅做的老虎,郭沫若看到後非常感興趣,詢問賣家這個銅虎的來歷。賣這個古玩的人說,這是在日本的一次飛機轟炸後撿到的,看樣子應該能賣幾個錢,於是撿來賣了,就賣10塊錢。郭沫若當時覺得這個銅虎非常厚實,骨氣盎然,當時的郭沫若也不敢斷定它是不是珍品,只是覺得這隻“老虎”很閤眼緣,便把它買下來了。

  

但是事實證明,專家的直覺果真不假,這個虎符可以說是大有來頭。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動兵馬的重要令牌,通常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古時候調動兵力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古人為了平衡兵權,把虎符分成兩部分,一半在皇帝手裡,一半在元帥手裡,只有當兩隻拼湊在一起的時候,才可以調動兵馬。現在在郭沫若手裡的這個東西可是真真正正的“權利的象徵”啊,經過鑑定,這個虎符是戰國時期留下來的寶物,價值連城。

  

郭沫若手中的虎符,有三寸多長,高14釐米,兩半的虎背上分別用隸書寫著一行字,具體寫了什麼因為年代久遠筆畫有點不清晰也沒看清,剛剛到手時上面甚至還長了一些鏽,但是這也不影響虎符本身透露出來的霸氣感。郭沫若把虎符買回來後就擺在自己的書桌上,每天坐下來思考的時候都能看見這個虎符,虎符也給了他很大的創作靈感,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廣為人知的優秀作品。可是誰知道有一天,鏽跡斑斑的虎符突然變得光亮起來,原來是家裡的傭人把這個虎符細緻的擦了一遍,郭沫若知道後忍不住大發雷霆,可是一想到這也是傭人的無心之失郭沫若又只好無奈地搖搖頭。

  

這就是郭沫若和他的虎符的故事,可以稱得上是撿漏界的傳奇,當初無意中10元買下的古玩物今天價值超過6億,所以我們還是要細心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好好留意,好好收藏,說不定哪天我們看上的哪個不起眼的東西也是件珍貴的文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