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古城的防洪體系真偉大

當地人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有城才有壽縣”,這城到底指的是什麼?筆者將為你解答這個疑惑。


在安徽省中部,有一座古城,城牆至今保存完好,城外則是三面環水,從高空俯瞰,這座古城更像一座“水上之城”。

這座古城的防洪體系真偉大

鳥瞰整座壽州古城

這就是位於壽縣壽春鎮的壽州古城。

古城始建於戰國時期,在當時是楚國的都城,叫郢都或壽春。北宋熙寧至南宋嘉定年間,古城重建,據說建好的壽州城只不過是楚國壽春城西北角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壽州處於皖中南北要衝地帶,自古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這裡發生過著名的淝水之戰。除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以外,壽縣古城的地形地勢也很特殊。古城外圍有一道“水之長城”,可謂一道天然的防禦屏障。

這座古城的防洪體系真偉大

壽州古城牆一角

位於古城西門之畔的西湖、城北側的東淝河、城西北的淮河干流、環繞城池的護城河,這一大湖泊、一條大河和兩大河道將古城圍了起來,形成“水之長城”天然屏障。

這道“水之長城”有利也有弊。在以水路交通為主的時代,壽州古城因水系發達,一度經濟繁榮。也因為河道眾多,每當雨季來臨,古城都要面臨巨大的考驗,加之古城地勢低窪、淮河流域雨量充沛、河道淤塞……自然的和人為的原因,使得壽州一帶常出現洪水氾濫。

所以,明清以來,當地政府對壽州城不斷整修,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備的防洪體系。

第一道防洪體系:堅固的城牆

壽縣古城呈方形,城門四座,各門內都有甕城一座,內外個門,門洞內皆為磚石券頂結構。城牆體用土夯築,外側砌磚,下為石基,高有8米之多,頂寬6米,是相當寬厚高大的。新中國成立後,為防洪考慮,將部分區域的平磚城牆改為了石壘城牆,近年,又陸續用石條進行了加固。

這座古城的防洪體系真偉大

古城西門,可見內外門不在一條線上

再細說城門。很多古城的城門處都設有甕城,目的是“甕中捉鱉”。但壽州古城的西門和北門,內外門卻不在一條線上,內外門道呈90度直角,西城門的外門向北,北城門的外門則向西。這種巧妙的設計,除了軍事防禦上的考慮,最重要作用就是防水。如果洪水衝破外門進入甕城,那勢不可擋的巨大沖力,便可轉變為渦流,從而減輕洪水對內門的衝擊力度。

如此堅固的城牆加上城門的巧妙設計,在壽州古城防洪體系中算是第一道保障。

聰明的古人還在城牆根上挖了三個大洞,有何妙用呢?

第二道防洪體系:古涵洞

這三個大洞,就是“涵洞”,明萬曆年間建好的,如今只剩下了兩個,一個是位於東北隅的東涵洞,一個是位於西北隅的西涵洞。

這座古城的防洪體系真偉大

這個巨大的洞就是月壩

這座古城的防洪體系真偉大

月壩與城牆等高

涵洞實際上由“月壩”和“涵道”構成。

涵道,位於城牆下深約0.8米的地方,長約50米,兩頭分別連接城內城外,中間設有涵口。涵口之上築有月壩,月壩與城牆等高,這樣既能有助於排出積水,也能防止洪水倒灌。

具體來講,涵洞實現“內水外排,堵阻外水”靠的是設在月壩與涵道之間的“側凸字形”木塞(下圖中的棕紅色木塊)。

這座古城的防洪體系真偉大

“涵洞”的構成部分示意圖

(圖片來自央視科教頻道《地理中國》節目)

當城內積水時,城內積水通過涵道頂開木塞,排到城外;反之,則城外水進入涵體(月壩),木塞藉助水壓向連接城內的涵道移動,並隨水壓的增大而不斷塞緊這邊涵道的涵口,從而防止外水倒灌入城,起到防洪作用。

“涵洞”真乃設計巧妙,盡顯古人高超智慧,不愧為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一顆明珠。

更了不起的是,這一水利工程沿用至今。

1991年夏天,安徽全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人們的家園被沖垮或淹沒,受到無情的摧殘。然而,壽縣卻抵禦了洪水圍困,保護了城內十多萬人的生命財產。

此後的2003年,以及此前的1954年、1866年,安徽一帶都曾爆發特大洪水。但是,壽縣都倖免於難。

這毋庸置疑是一個奇蹟,再一次見證了壽州古城防洪體系之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