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彩色明信片上的山西太原,那時的太原好美


這是一組上世紀70年代山西省太原市的彩色明信片,通過這組彩色明信片帶大家去看看那時的太原,感受太原的舊時光。圖為太原火車站前。太原火車站的外觀很像北京火車站,只是比北京火車站要小。

圖為太原市迎澤公園七孔橋。迎澤公園是太原市內最大的公園,因位於古太原城迎澤門外而得名。迎澤公園於1957年6月正式開放。迎澤公園以七孔橋為界分為南、北湖。

圖為太原市迎澤大街,那時的道路真空曠。迎澤大街是太原市的標誌性、交通性、景觀性、生活性主幹道。迎澤大街始建於1955年,1996年全線建成。當時的設計寬度為70米,在那時的中國與北京長安街同寬,所以有“中國第二街”、“三晉第一街” 的稱號。如今迎澤大街經過改造,仍然是太原市最寬的大街。

圖為太原勝利橋。勝利橋為汾河上的一座重要橋樑,始建於1970年。汾河是山西的母親河,汾河貫穿太原市南北是太原最重要的標誌性河流。

圖為太原市少年宮。 太原市少年宮於1957年建成並投入使用,作為新中國第一座新建的少年宮,被譽為“中國新建第一家”。這裡留下了幾代太原人的兒時美好記憶。

圖為那時的太原晉祠公園。晉祠公園這裡古代為晉王祠,位於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這裡,如今成為來太原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

圖為晉祠內的難老泉。難老泉與周柏、侍女像,被稱為晉祠三絕。難老泉水出自懸甕山斷岩層,在《山海經》裡就有這樣的記載:“懸甕之水,晉水出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