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有望成為黃金新一輪金融創新載體

區塊鏈有望成為黃金新一輪金融創新載體

△黃金金融創新的路徑

区块链有望成为黄金新一轮金融创新载体

△黃金和比特幣所面對的金融創新和監管本版製圖/孔釗

区块链有望成为黄金新一轮金融创新载体

△區塊鏈的三大技術支柱

区块链有望成为黄金新一轮金融创新载体

△區塊鏈的類型劃分

△比特幣和黃金的同構性

從數字資產衍生到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層出不窮,區塊鏈已成為金融科技的必談話題。區塊鏈技術是金融科技的底層基礎技術,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了集體學習,指出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要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引導和規範區塊鏈技術發展,重視區塊鏈的安全保障,推動“區塊鏈+各行各業”。那麼區塊鏈如何和黃金聯繫呢?

中本聰創設比特幣的初衷是推出一個不需要信用中介又能防止雙重支付的電子支付系統。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中本聰創設了一個類似於烏托邦的開放式自治社區。不需要信用中介就意味著要去中心化且過去的支付結果不能被篡改。而要維護沒有中心的自治社區需要共識和激勵。

去中心化既是比特幣社區希望實現的目標也是其前提基礎。這種前提基礎表現在社區裡的每個節點都會存在大家共同的賬本。每個節點都存儲是一種平等的制度安排,但共同且唯一的賬本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這個社區的中心。目標則在於其初衷,即不需要某個中心節點實現支付或記賬。但這種去中心節點的代價就是把整個社區都牽涉進來。比特幣社區在數據上的映射就是分佈式賬本或分佈式數據庫。

為了實現不能篡改和匿名化,比特幣進行了公鑰和私鑰安排,並通過加密算法進行加密。加密算法是保證不可篡改和匿名化的技術保證。2019年有段時間“量子計算”概念較火,理論量子計算算力強大,比特幣的現有加密算法可能會被破譯,從而從技術上攻克比特幣的不可篡改性。當然量子計算仍處於發展的早期。

如果說分佈式數據庫和加密技術是比特幣的身軀,共識和激勵機制則是其血液系統。比特幣的共識機制是對交易記賬的確認權,通過所謂的挖礦實現一個隨機數滿足要求的0值個數就是一個工作量證明。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從大概率上看是一個按照算力貢獻的按勞分配。工作量證明是對社區的一種貢獻,需要對其進行激勵。比特幣的激勵就是新的比特幣或交易雙方支付的交易費用。

目前比特幣社區每10分鐘生成12.5枚比特幣作為工作量證明的獎勵,每4年獎勵數量減半。2020年5月就將面臨第三次獎勵減半。理論上比特幣的總數量為2100萬枚,截至2019年10月19日已挖出1800萬枚。

比特幣這一整套體系,理論上數量有上限,以及創始人中本聰從人間蒸發都給予比特幣一種神秘感,吸引了大量粉絲。在粉絲們的眼中,比特幣是圖騰,是一個理想國。但從大眾視角來看,這只是比特幣的底層。比特幣自誕生以來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底層之上的類金融創新:中心化的交易比特幣,即各個交易平臺上的所謂炒幣。各個交易平臺就是交易比特幣的中心。所以,從現實世界來看,比特幣遠沒有實現去中心化。

在現實世界中,比特幣的這種雙層結構,賦予了比特幣雙重流動性。底層流動性在於區塊鏈社區自身的互動,上層流動性在於比特幣作為一種資產的各類投資和投機行為。底層流動性為上層流動性創造資產,如挖礦挖出新的比特幣;上層流動性消化吸納底層流動性創設的資產,如炒幣越火需要的比特幣就越多,比特幣價格越高就會助長底層的互動。雙重流動性有流動性放大效應,這天然增強了比特幣的投機性。

目前,關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監管,從全球來看仍處於探索期。未來如何演變仍存有很大的變數,但監管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就在於這種雙層流動性。

區塊鏈:一個支持完備契約落地的技術平臺

比特幣伴生的區塊鏈是一個以分佈式數據庫為基礎,在點對點支付技術、非對稱加密算法和共識激勵機制三大要素支撐下的技術平臺。單就區塊鏈技術本身而言,這個技術平臺是為了實現一個完備契約的落地。比特幣的這個完備契約就是在所有參與者中實現不需要信用中介又能防止雙重支付的電子支付功能。

但比特幣的區塊鏈應用場景有限,將所有節點將牽涉其中,也導致系統互動過多,響應速度慢,實用性較低。為了改善區塊鏈的性能,提高實用性,應用於更多的應用場景,區塊鏈被進一步細分為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

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之間最核心的區別在於鏈上的共識激勵機制。不同共識激勵機制決定了鏈是否需要去中心化及其程度,是否吸納新成員,現有成員是否可以退出,信息共享的內容和範圍等,這些也就決定了鏈本身的效率。

公有鏈基於全體成員之間的共識和激勵規則來運行。一般來說,全體成員共識對鏈的去中心化程度和開放性要求很高,效率較低。比特幣就是公有鏈的典型代表。關於公有鏈,有種說法值得關注,就是公有鏈要想有效運行就要發幣。

聯盟鏈基於聯盟成員之間的共識和激勵規則來運行。相對於公有鏈的全體成員,聯盟成員數量要小很多,如果單個成員的規模體量較大,則其開放訴求會較低,但成員之間對於信息共享的要求可能很高,效率較高。Linux基金會2015年12月推出的超級賬本(Hyperledger)項目就是一個典型的聯盟鏈。

私有鏈基於組織內部的共識和激勵規則來運行。組織是中心化的產物,內部通常原本就有共識和激勵,因此私有鏈更多的是組織內部原有共識和激勵的鏈上化。自上而下的命令是組織內部的主要溝通方式,其對效率要求很高。傳說中央行數字貨幣會採用私有鏈的形式,即央行制定好規則做中心節點,其他成員遵照規則行事。

比特幣和黃金的同構性

比特幣和黃金經常被用來做比較。兩者有差異,但更多的是相似性和同構性。

黃金是大自然的產物,是一種金屬物質;比特幣是人類創造的產物,是虛擬空間裡的一串數字。從這一點來看,黃金和比特幣有顯著差異,但黃金的形態,金幣、金條、金磚以及它們的純度都已經被人類高度標準化了。紙黃金、黃金期貨、黃金ETF等金融資產更是人類創設的。

黃金和比特幣都具有超主權的特質,天然的帶有全球性。超主權特質決定了對於它們的監管需要全球監管協調。兩者也都是價值儲藏,不會因時空不同而改變,總量也有限。黃金作為一種公認的價值儲藏,連接著全球幾十億人。比特幣在其社區內就是最根本的連接。

黃金和比特幣在數量都是有限的。這方面的同構性要感謝中本聰。黃金數量有限來源於大自然本身,地球上的金元素數量有限。目前全球已開採出來的黃金大約在17萬噸左右,近年來每年的礦產金產量在3500噸左右。比特幣的數量有限來自中本聰在創設時將比特幣數字的上限限定在2100萬枚。不過,我們也要觀察硬分叉對於比特幣數量有限性的影響。理論上硬分叉是將一枚比特幣再做分割,本身並不影響比特幣的總數量。

現實世界的比特幣為雙層結構,黃金也具備這種雙層結構。底層,比特幣是“挖礦”挖出新的比特幣,黃金則是通過挖礦來生產新的黃金。上層,比特幣在核心化的交易平臺作為資產交易;黃金則是通過金融體系進行資產交易。不過,比特幣的“挖礦”和黃金的挖礦還是存在本質的不同,比特幣“挖礦”本身就是一種流動性創造;而黃金挖礦僅僅是生產,不創造流動性。但是從挖礦成本來看,兩者都是趨勢上升的。

金融創新和監管是貫穿黃金歷史的一條主線。金融創新和監管基本決定了黃金之於社會的基本屬性。早期隨著商品交換對一般等價物的需求,黃金憑藉其良好的品質脫穎而出成為貨幣,併為人類早期的金融發生提供了一定的信用增強。貨幣的金本位制度安排將黃金推向的巔峰。而後,隨著主權國家治理能力不斷增強,金融系統的信用創造能力大幅提升,穩定性越來越強,經濟運行對於金融貨幣政策的逆週期調節訴求越來越強,以政府信用背書的法幣制度安排取代金本位,黃金的貨幣屬性褪色,成為一類資產。

比特幣誕生的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正是全球金融危機肆虐之時。過度的金融創新、寬鬆的金融監管是導致2008年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比特幣本身可能就是中本聰心目中理想金融體系的化身。比特幣本質上就是“科技+金融”的創新結合體。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比特幣已引發了大量的監管關注,但監管本身還較少。但無論是比特幣本身還是現實世界中的比特幣,都包含著非常高級的金融創新。相對於支付寶單純的支付結算的平臺式創新而言,比特幣不僅是一個支付結算平臺,而且直接充當了計價結算貨幣的角色。同時,比特幣的資產屬性也被各類比特幣交易平臺挖掘放大。

如果說,黃金從商品到貨幣再到資產的過程是現代金融體系從0到1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比特幣雖然未經歷這個從0到1,但比特幣本身作為金融科技的原點及金融科技作為未來金融體系基礎設施的趨勢,則意味著比特幣、區塊鏈及相關衍生品的金融創新與監管將是金融科技從0到1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區塊鏈或將成為黃金金融創新的新載體

金本位崩潰後,黃金作為一種資產,便開始了各類金融創新,以滿足投資人的需求。特別是在通脹、美元貶值以及大宗商品牛市背景下,其金融創新往往會出現高潮。金融創新和金價之間往往存在著正反饋關係,金價上漲刺激黃金的金融創新,金融創新落地後往往又會刺激金價上漲。

黃金的金融創新基本沿著提高流動性的方向在演進。紙黃金相對於實物黃金,通過虛擬化和信用創新,和銀行做交易對手來降低黃金的投資門檻,提升黃金流動性。黃金T+D、黃金期貨、黃金期權在中心化交易所的推動下進行衍生品創新,通過引入保證金交易制度,大幅提升黃金流動性。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通過證券化來提升黃金流動性。

2003年3月,世界上第一支黃金ETF—Gold Bullion Securities(由世界黃金協會首先發起,匯豐銀行美國分行擔當黃金保管人)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11月,目前為止,最為成功的黃金ETF——SPDR黃金ETF上市。

從黃金和比特幣有著多方面的同構性,以及區塊鏈分佈式賬本會增強流動性來看,“區塊鏈+黃金”可能是未來黃金金融創新的一個潛在方向。這個潛在的可能創新,一方面可以讓黃金搭上金融科技創新的車,另一方面也會豐富區塊鏈的應用場景。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