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洩漏7年後,第一批海魚賣給了對日本好感度最高的泰國


2011年日本大地震震驚了整個世界,不是因為地震的等級很高,而是地震之後對於福島核電站的維護出現了嚴重的事故,大量帶有核輻射的海水洩漏到了附近的海域,造成了這片日本海出現了嚴重的汙染,附近的漁民經常能夠捕獲到各種奇形怪狀的魚。

7年之後,日本的生物學家做出結論,這片海域的核輻射已經降低到了合理的範圍,魚類也開始恢復正常的生長,可以用來食用了,於是福島地區重新開始對外出口海產品。

日本曾經做過一次調查,全世界最日本好感度最高的是泰國,高達98.3%,而與日本交往最密切的美國則排名第二,好感度為83.6%,於是福島出口的第一批海產品就被運到了泰國,希望能夠通過這次出口重新打開福島海產品出口的通道。

泰國對於還產品進口並沒有規定來源國的渠道,只要符合檢疫部門的檢測就允許進入市場流通。這批來自福島地區的海產品包括章魚、鰈魚等,總計143公斤。

雖然泰國官方對於來自福島地區的海產品大開綠燈,但是民間並不買賬,商販擔心影響自己的生意,主動拒絕售賣,甚至有人自發的組織抗議活動。

原計劃福島還準備在這個月再出口一噸的海魚到泰國,隨著第一次出口的失敗,隨後的計劃也宣告破產。雖然福島海域的娛樂設施在兩年後就重新開放了,但是核洩漏的陰霾還繼續籠罩在全世界民眾的心頭,久久無法散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