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其實就是“價差投資”:價值與價格的差距

(一)
市場中的投資者總說價值投資,什麼是價值投資?是依據企業價值做出的投資嗎?也可以這麼說。但是

更準確的來說應該是:依據企業價值與股票價格的差距做出的投資,才叫價值投資。但是很多人理解的價值投資卻誤入歧途,過度強調價值,甚至完全忽略價格,認為只要價值高就一定值得投資,而不管價格是多少(這種情況今年尤為嚴重),這其實是錯誤的。

企業價值是什麼?是在分析了企業的基本面之後,依據企業前景、資產、利潤、現金流等,所估計的一個“大概值”。

估值方法有很多種,最簡單、最常用的主要有:

市盈率(股價÷淨利潤)、市淨率(股價÷淨資產)、市現率(股價÷經營現金流)、股息率(股息÷股價)等

這些估值指標還可以綜合運用,也衍生出了PEG估值法(市盈率÷預期利潤增長率)、總回報率估值法((預期利潤增長率+股息率) ÷市盈率))。前者是彼得林奇常用的估值方法,後者為約翰聶夫推崇的方法。


每種估值方法都有一定的用途,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公司,側重點或許會有所不同。


(二)
股票投資決策依據說的簡單點,最主要的就是這兩點:一是價值,二是價格。當價值與價格差距很大的時候,就是一個好的買點或者理想賣點。如果價值大幅高於價格,那麼就值得買。如果價值大幅低於價格,或許就應該賣。

價格我們很容易獲得,只要隨意打開某個股票軟件,我們就可以知道目前的交易價格。但是價值則沒有什麼地方會給你提供準確數字(企業價值也確實沒有精確一說)。所以說,給予企業估值,是投資中的難點之一。

不過,我常說:估值雖難,但並非不可為之。估值一般基於兩點原則:1是儘量瞭解企業,2是儘量保守的評估。雖然你不可能得到一個精確的數學結果,但是當你對一家企業有了一定的瞭解,再保守的評估未來業績增速之後,那麼就一定可以得出一個大概的、模糊的價值區間。這個價值區間結果,再對比目前的股票價格,就足以使你做出正確的投資判斷。


價值與價格差距不是很大的時候,好像難以看出是高估還是低估,因為並不明顯,再者你估計的價值不一定準確。但是,當價格與價值差距非常大的時候,只要你對企業有著一些瞭解,就能夠很容易看出來。需要我們做出決策的,也正是這些時候。

股票價值投資大部分時間都是等待、等待、再等待,篩選出了好企業之後需要等待便宜的價格出現,便宜價格買入以後還需要等待企業成長與價值迴歸,大多數時候都是等!等待是投資中很難的一點,也是另一個話題,以前寫過很多文章講這個,這裡不再重複了。

“價值投資”其實就是“價差投資”:價值與價格的差距


(三)
這裡說說價值投資中最簡單的一種投資策略:低估值率投資策略。最近看到了一些文章,大肆抨擊低估值投資策略,說“市盈率 市淨率估值完全沒用,買股票最重要的是企業質地,只要企業質地優秀,成長性好,再高的市盈率 市淨率 買入也無所謂!”其實這主要是因為這兩年市場中的白酒醫藥“強者恆強”,即使估值很高,但還是持續屢創新高,一直在漲。所以給人一種錯覺:價格不是問題,價值才是關鍵。
不過我對這種觀點嗤之以鼻!


其實類似流行觀點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比如2015年之前創業板瘋狂上漲的時候,市場中主流觀點是:小市值成長股才是投資的最佳標的,拋棄大藍籌,擁抱中小創,只要市值小,成長性好,估值再高也無所謂。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大多數熱門的高估值中小創股票截止目前都跌的只剩下個零頭。

2000年之前的那幾年同樣如此,只要和網絡掛邊的股票,都被瘋狂炒作,彷彿只有追逐網絡科技股才是正確的投資之道。隨後,網絡科技股泡沫破裂。


每隔幾年,市場中流行的投資風格就會變化。每個當時,人們都彷彿找到了最佳的投資策略。事實真的如此嗎?時間拉長才能看的更清!


(四)
目前市場中最熱門的股票應該是:海天味業、恆瑞醫藥、愛爾眼科、貴州茅臺等等。市盈率估值分別為:57倍,75倍,92倍,36倍。

市盈率這個指標有用嗎?如果什麼也不看,就把市盈率這個指標單獨拿出來看,真沒有太大意義!
但是,如果結合企業業績增速或者結合企業其它基本面來看,那就有了意義。 特別是當市盈率非常高或者非常低的時候,就有更大意義了!

什麼叫“非常高或者非常低”?很簡單:
5倍市盈率代表初始收益率為1÷5=20%,
10倍市盈率代表初始收益率為1÷10=10%,
15倍市盈率代表初始收益率為1÷15=6.6%,


30倍市盈率代表初始收益率為1÷30=3.3%,

你認為正常做投資初始收益率多少合適?顯然一筆投資如果收益率為3%太低了,30%又太高不現實。接近這些或者超出這些以外的,都可以理解為“非常”。(格雷厄姆認為正常的市盈率應該在15倍左右)
當然,前面說了,單獨看市盈率沒有太大意義,只有結合未來利潤預期增速才會更有意義,所以不同的企業估值肯定會有差距。因為企業發展前景不同、潛在利潤增速不同,自然價值就會不同。

但是,當非常高或者非常低的估值出現時,那大概率是有問題的,要麼企業有問題,要麼市場有問題。 價值投資不一定是要買價值最高的企業,當然也不是要買很差的企業。而是要買“價值大幅高於價格”的企業。無論是什麼企業,只要不是“毫無前景、不是資產為負、不是業績持續惡化的垃圾股”,那麼就可以說都有一定的價值。至於有沒有投資價值,那要看價格是多少。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黃金價值高,賣你1千元每克貴不貴?黃銅遠不如黃金,賣你5毛錢一斤值不值?投資也是如此。所以我以前說過一句話:我更願意把價值投資叫做“價差投資”,是價值與價格的差距,簡稱“價差”。


很少有企業即使再低的估值也不值得投資,也很少有企業即使再高的估值也值得買。即使是菸蒂股,如果價格足夠便宜,也可能是值得投資的。況且,低估值的股票並不等於就是菸蒂股,相反,低估值的股票中也有很多業績優秀、價值很高的股票。為何?因為市場並非理性的存在,市場經常性的會有不理性,甚至是癲狂般的大幅波動,有些會漲過頭,有些會跌過火,並且非理性持續的實際還可能會很長。

“價值投資”其實就是“價差投資”:價值與價格的差距


(五)
上面說的初始收益率是啥玩意?就是市盈率的倒數。
比如你投資10萬元做一筆生意,今年能賺1萬,那麼市盈率就是10倍,初始收益率就是1萬÷10萬=10%。

那麼市盈率的意義在哪呢?就是你付出的價格所能的得到的初始年利潤,比如60倍估值去投資一筆生意,相當於如果按照目前價格買入,假如利潤維持不變(不增不減),需要60年才能收回成本。 假如再按照樂觀點,未來長期平均淨利潤能夠保持20%的業績增速,那麼也需要22年才能收回成本。


股票投資的最基本常識是:買股票即是買生意。如果把股票投資看做是生意投資,那麼你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利潤。假如有一筆10萬的投資,需要幾十年才能變成20萬,你說這個付出的高估值值得嗎? 你所承擔的風險是不是非常大?即使企業成長性還不錯,那麼你算過這筆生意多少年才能回本嗎?其實簡單想一下就會發現答案是很明顯的!


有時候投資與投機看起來很像,但投機並不是投資。有人在十幾倍市盈率的時候逆市場而動,堅定的買入茅臺,並長期持有,而後獲得很多倍利潤,那是投資! 而有人則在40倍的估值的時候才跟風追買茅臺,那應該算是投機。 前者是因為價值大幅高於價格,所以買入。後者是因為價格漲了很多、人人看好、幻想未來會漲的更高而買入。

雖然兩者都持有貴州茅臺的股票,但其所承擔的潛在風險完全不同,最終的投資結果也將會是天地之差! 即使持有同樣的股票,但是一個是投資,另一個是投機。

有人說:市盈率沒有用!比如十幾年前,以50倍估值買入某某某股票,到如今也賺了五倍 十倍! 這種“倖存者偏差”的例子我也知道一些,我也能舉出幾個例子。 但如果你不是去單選那三兩個“倖存者偏差”的股票,而是把當時同樣50倍以上估值的股票都選出來建立一個組合,你看看如今的總體結果如何?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幾十年前的“美國漂亮50”就是最好的例子!

又有人說:我在當時只會選最優秀的一兩隻股票,不會選那些估值很高但是未來業績不好的股票。 嗯,事後總結,誰都知道哪個是最好的、最優秀的,但是時間退回到十幾年前,當時的你真的確定你能選出最優秀的嗎? 依稀記得:2012年以後那兩年,市場中白酒股人人喊打,茅臺估值降到了十幾倍也沒人敢買,我沒見幾個人敢於堅定看好的,當時的股價表現也確實證明了白酒股是多麼的不受待見。很多人說塑化劑 禁酒令等原因,白酒以後不行了。

但如今,觀點又完全相反,人人看好,人人追捧。 清除這段大漲的記憶,回到十幾年前的那個大熊市2008年,回到幾年前的白酒業績不景氣2012年 2013年,你真的會堅定的看好白酒並持有至今嗎? 事後總結誰都會,但很多時候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廬山的真正面目,是因為你身處於廬山之中。當時看不清大幅低估股票的價值,是因為你身處於各種噪音的市場之中(當時的市場大部分人都在追捧中小創股票)。你如何確定自己目前強烈看好的、漲的很多、估值很高的股票,不是因為自己迷在另一座山中呢???


(六)
低估值投資策略有效嗎?
申萬做了一些指數,很有說服力的證明。

“價值投資”其實就是“價差投資”:價值與價格的差距

實際表現來看,低市盈率投資策略與低市淨率投資策略,長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業績,都大幅戰勝了市場。而相反,表現最差的分別是:微利股指數、虧損股指數、高市淨率指數、高市盈率指數。


有一位國外投資大師也用幾十年的業績來證明了低估值投資策略的成功性,他就是自稱低市盈率投資者的約翰聶夫。

在《約翰聶夫的成功投資》一書中,約翰聶夫寫到:
“市場中低市盈率的股票,是因為它們的收入和成長預期無法讓大多數投資者動心。低估值股票一向誘惑著我,對我而言一個難以抗拒的理由:市場品位的轉變能改變股票的估值,流行觀點也頻繁埋沒著優秀的公司。當然,你得分清哪些公司是大勢已去,哪些是被市場誤解。

成功的投資者不需要人氣旺盛的股票與絕對多頭的市場。正確判斷和堅持信念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對我們來說,醜陋的股票往往是漂亮的,沒人喜歡的就是最具吸引力的。溫莎基金的投資組合從來都不會看起來就讓人認同。

不計其數的研究資料都證明,低市盈率選股是有效的。不過,任何其他資料都不及我們自己的追蹤記錄更使人信服。在我掌管溫莎基金的31年中,我們總共22次跑贏市場。溫莎的總收益率達到了5546.5%,比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收益率高了兩倍還多。”


——低市盈率投資者:約翰.聶夫

還有一位也稱得上大師級的人物,名字叫喬爾.格林布拉特,他用的方法是:選出市場中那些市盈率最低,同時ROIC最高的股票,建立一個組合,取名為“神奇公式”,實際業績也證明了低估值策略的成功性。(個人感覺公式中的ROIC也可以用ROE替代)高ROIC代表著企業的價值高,低市盈率代表著價格低,加一起見一個組合,就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策略。

其實低估值投資策略的成功案例太多太多了,還有以低市淨率投資風格大幅戰勝市場的沃爾特.斯洛斯(巴菲特的大師兄)。

雖然最近一兩年彷彿低估值投資策略不如其它策略效果好,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時間拉的長點,這是一種最簡單、最有效、也非常成功的投資策略。即使中間偶爾一兩年表現不好,但並不會影響長期投資結果。

不過,我這裡並不是說要完全去模仿別人的投資風格,學東西也不一定要那麼死板。我的意思是,低估值策略確實可以大幅戰勝市場,我們可以借鑑其中的一部分。比如,我們可以先篩選出質地不錯的一批股票,然後在市場行情不好,股價跌的很多的時候,選出其中估值最低的十家,建立一個投資組合。長期下來,大概率跑贏市場,戰勝大多數人。市場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些大的機會,我們完全可以選擇那些質地不錯+估值很低的股票,長期耐心的等待估值提升或者價值迴歸。。


投資的真諦不在於“買最好的”,也不一定非要“買最便宜的”,借鑑於成功者的經驗之後,我們追求的是“質地很好+估值很低”,要“高價值+低價格”,價值大幅高於價格的投資,才是一筆好投資!
嗯,我始終覺得“價值投資”應該叫“價差投資”才更為直觀!這個“價”不單指價值,也不單指價格,而是指的“價值與價格”的對比、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