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寒假,誰用的好,或許誰就是下一個學霸


超長寒假,誰用的好,或許誰就是下一個學霸

​新春佳節,在大家準備歡度節日的時刻,一場傳染病讓所有人過上“不一樣”的春節。為了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全國所有老百姓都選擇待在家裡,哪也不去,這也間接讓我們的學子過上了一個超長寒假。

何為寒假?它不僅僅是放假,更應該是成為大家的學習加油站,特別是對於畢業班的學生來說,每分每秒都顯得尤為珍貴。經過這個寒假,初三或高三的考生們,就要面對最後一個學期的拼搏,走上中考或高考的考場,其意義不言而喻。

因此,如何在寒假裡取得學習上的進步,已經成為很多老師、家長和學生非常關心的話題。

要想取得學習上的進步,無外乎是“努力+方法”,道理很簡單,但做起來確非易事,要不然滿大街都是學霸了,就像“努力”這一詞,很多人把它理解成了死讀書,理解成了題海戰術,卻忽視對自身的查漏補缺和對症下藥,最終讓自己不僅學的又苦又累,造成學習效果並不太理想的局面。

寒假補課,一定要先學會“補自己”,不要盲目跟風,錯失良好的學習機會。為了能更好的幫助大家進行寒假複習,提升學習能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簡單聊聊如何更有效的進行寒假學習。

超長寒假,誰用的好,或許誰就是下一個學霸

一是別忽視基礎

說到基礎,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很多文章裡,我一再強調其重要性,只不過很多人卻並不太重視。因為在大部分人的眼裡,基礎實在是太簡單了,片面的認為沒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複習鞏固。

如果你也是這麼想的,那就大錯特錯。掌握好書本上的知識點,更要掌握好書本上的例題學習。一道題目能拿來當例題,說明這道題目是經過層層精選,解題方法也是優化在優化。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地區的中考試題都從課本中來,進行改編加工。

因此,大家一定要弄清教材的編排結構體系,其次對課本例題的處理方法要掌握。實際上課本例題的解法代表的是數學根本大法,不能輕視。

超長寒假,誰用的好,或許誰就是下一個學霸

二是別盲目信奉題海戰術

很多學生從小就開始就被灌輸數學學習要多做題的思想,數學課堂教學經常強調數學學習要學會多做題、多解題,這樣才能逐漸提高數學成績。以至於這讓很多人形成一個誤解“數學學習=多做題”,即只要多做題,數學成績肯定就會上去。如果一個人的數學成績不夠好、考試考砸了,肯定就會被認為題目沒做夠,要去“刷”更多的數學題目,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讓數學學習不斷陷入“題海戰術”當中。

數學學習需要解題,要想學會運用知識去正確解決問題,那需要通過多解題才能實現,但“數學學習≠解題”、“多解題≠好成績”。解題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各種數學能力,提高數學成績,前提條件是你要能從解題中學到方法,感受知識的運用,學會解題反思,學會提煉數學思想方法精髓等等,那麼這樣的數學解題、數學學習,才能穩步提高你的數學成績,避免陷入無止境的“題海戰術”。

超長寒假,誰用的好,或許誰就是下一個學霸

​​三是努力克服粗心的毛病

很多學生認為自己的粗心毛病對學習的影響是可有可無的,甚至“無視”而過,這會讓我們的學生造成一種錯覺,認為這樣“不小心錯誤”一種可以忽略不計的錯誤,只是運氣差而已,最終在粗心的毛病中越陷越深。

有句老話:犯錯並不可怕,就怕一錯再錯,不知改正。

如果我們的學生面對粗心的毛病,沒有去及時吸取教訓,繼續犯同樣的錯,就相當於一錯再錯,久而久之,對學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寒假,正是大家改正自身缺點的好時機,學會把“錯”變成“對”,你的學習自然就進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