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高縣尉家小堡“北國明珠”產業的喜和憂

九月的大同褪去了夏季的燦爛,陽光溫馨恬靜,秋風和煦輕柔,晉北大地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近日,筆者來到陽高縣尉家小堡村,村裡村外成片的葡萄林沐浴在陽光下,枝繁葉茂,架上的葡萄正由綠轉紫,令人垂涎欲滴,又是一年葡萄豐收季!

陽高縣尉家小堡“北國明珠”產業的喜和憂

大同市陽高縣尉家小堡村素有“桑乾河畔葡萄之鄉”的美稱,種植葡萄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葡萄已成為當地農民的傳統經濟作物。該村主要以種植龍眼葡萄為主,種出的龍眼葡萄具有外觀美麗、皮薄且透明、果汁糖分高、濃度大,刀切而其汁不溢,吃起來味極甘美的特點。郭沫若先生曾稱讚其為“北國明珠”。

陽高縣尉家小堡“北國明珠”產業的喜和憂

陽高縣尉家小堡“北國明珠”產業的喜和憂

經實地瞭解,該村在冊人口683戶,1572人,常住人口300餘戶,600餘人,家家戶戶都種植葡萄。今年全村共種植葡萄約400餘畝,畝均產量6000斤左右,畝均純收入8000元左右。據村委會工作人員介紹:該村種植葡萄面積大、產量高 ,銷售一直靠少量批發收和沿路售賣,銷量有限,每年存在滯銷。剩餘一部分儲存在地窖慢慢銷售,另一部分用於釀酒,釀造工藝靠傳統人工釀造,幾乎無任何銷路。加之近年來年輕人都外出務工,村裡勞動力匱乏,人口老齡化嚴重,致使當地富庶天然葡萄種植資源閒置,規模逐年縮小。特別是土地確權後仍有1600餘畝適合種植葡萄的土地無人種植,資源閒置的窘境嚴重製約了該村葡萄產業的發展。

陽高縣尉家小堡“北國明珠”產業的喜和憂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市上下都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議有關部門趁這一“東風”,以該村葡萄產業為主題,依託桑乾河流域、冊田水庫和烏龍峽風景區等自然資源,調整產業結構,推動葡萄產業特色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有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將葡萄產業打造成陽高縣繼杏產業後的又一個特色農業品牌。

運營人員:李忠陽 劉建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