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孩子都成精了,這麼會說話?哈哈哈哈哈

文|絨絨球

現在的小孩子都成精了,這麼會說話?哈哈哈哈哈

你有沒有遇到有些小孩子的腦回路很清奇,總能說出讓大人驚訝或忍俊不禁的話,連你自己也被征服了:天吶,這孩子太聰明瞭。

01

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在回憶錄《我們仨》中提到,4歲的女兒圓圓,因為2年沒見到爸爸,不太認識錢鍾書了。

​圓圓看到錢鍾書把行李放在媽媽床邊,很不放心,飯後她對錢鍾書發話:

“這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在那邊。”

錢鍾書笑了:“我倒問問你,是我先認識你媽媽,還是你先認識?”

女兒說,“自然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

02

一個男的想找小三,然後問三歲的兒子:

“兒子,你媽媽不漂亮,給你換個漂亮的新媽媽好不好?”

兒子頭也沒抬:

“不換!你媽更老,牙都掉沒了,你咋不換你媽。”

03

十歲的妹妹,拿了一包鍋巴,在院子裡吃得津津有味。

五歲的弟弟在旁邊眼巴巴的看著,想吃又不好意思說,就問妹妹,讓我嚐嚐脆不脆。

這時經典的一幕出現了,妹妹拿了一片放在嘴裡說,你聽聽。

現在的小孩子都成精了,這麼會說話?哈哈哈哈哈

04

一位網友說,侄女不知為什麼在哭,他懶得理她,就坐在一邊玩手機。

老媽走過來說:“孩子哭聽不到嗎?聊得這麼歡,是不是談對象了?”

小侄女說:“奶奶,叔叔沒有談對象。”

老媽說道:“小孩子懂什麼?你怎麼知道叔叔沒有談對象?”

小侄女說:“看到女孩子哭都不知道哄,他不會有對象的。“

現在的小孩子都成精了,這麼會說話?哈哈哈哈哈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也被這些小孩子的話深深地折服了,我們做家長的,該如何從小培養自家孩子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出聰明伶俐的小孩子呢?

1、玩語言類小遊戲

0-3歲的寶寶,家長可以準備小雞、小鴨、小青蛙等小動物的圖片,並在孩子面前模仿小動物的聲音,重複幾次,讓孩子也跟著模仿,或讓他們識別是哪種小動物。

3-5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坐在凳子上當“司機”,爸爸媽媽坐在後面當“乘客”,“師傅,現在到哪裡了?”“前面是紅燈,我們的車該怎麼辦?”“我們多久能到公園?”家長設置不同的情景,讓寶寶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3-6歲的孩子,也可以玩表演遊戲,比如,在孩子瞭解《三隻小豬》故事後,可以準備道具,來個家庭小劇場,和孩子一起快樂演出。

現在的小孩子都成精了,這麼會說話?哈哈哈哈哈

2、讓他自己描述

比如孩子很喜歡新買的玩具,讓他告訴你,這個玩具的顏色是什麼、形狀是什麼樣的、會不會自己跑,“介紹”得越詳細越好。

3、引導他說出感受

如果孩子生氣撒嬌,一直哭,可以引導他說出來,比如,“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覺得委屈對不對?”“這玩具是你的,你不想讓小妹妹玩你的玩具,是嗎?”

4、不露聲色地糾正指導

“媽媽,那些雲彩很變化”。

“對呀,天上的雲彩變化多端”。

你知道孩子想表達的,但是他沒說好,這時候你一定要清晰而不露聲色地給孩子再說一遍,讓他知道正確的說法,學會把一件事情描述清楚。

現在的小孩子都成精了,這麼會說話?哈哈哈哈哈

5、多鼓勵,讓孩子自信

”你怎麼這邊笨,話都說不清楚“,類似的責備會讓孩子愈發自卑,最後越來越不愛表達。

相反,那些經常被表揚的孩子,敢表達、愛表達,慢慢地,孩子說得越來越好,受益一生。

任何能力,都需要後天努力,家長用心培養比什麼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