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如今到中國認祖歸宗,百年族譜證明中國人

讀史可明鑑,知古可鑑今。拂天光,照汗青,一步人生終不悔。歡迎關注汗青說文史,您的關注就是筆者最大的追求!

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如今到中國認祖歸宗,百年族譜證明中國人

有這樣一個家族,即使流落在異國他鄉三百多年,也能自力更生,創出屬於自己的事業帝國,把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他就是廣平府田氏家族。中國人自古就有這麼一種落葉歸根的情懷,他原本指的是飄落的枯葉,掉在樹木根部,後來他比喻事物客居他鄉的人,終要回到本鄉。

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如今到中國認祖歸宗,百年族譜證明中國人

中國人都是念舊的人,在自古傳統的教育中,"家"這個整體的概念就一直存在我們心中,不論我們身在何方,最終都想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中。但是現遭受到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衝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崇洋媚外,認為外國的一切都是好的,甚至回過頭來鄙視自己所生長的土地。接下來要介紹一個家族,他們把愛國和思鄉的情懷很好的繼承了下來,甚至延續了上百年也沒有中斷,即使在沒有外力的推動和監督之下。

廣平府田氏出自山西洪洞,具有悠久的歷史。家族共有4人,除了老大留在了山西,其他的三位兄弟都為了謀生或者其他原因遷居別地。

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如今到中國認祖歸宗,百年族譜證明中國人

其中老二遷居的地方就是河北廣平府風正村,並在那裡生根發展。但是事情不是一直平順的,在明朝後半期時由於王朝發展不穩定,常常會受到外界的騷擾。當時的田氏家族就受了影響,被朝鮮人所當做俘虜。

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如今到中國認祖歸宗,百年族譜證明中國人

田氏的發展有著雄厚的歷史底蘊,因此他們在書法藝術上有著獨特的造詣和貢獻。朝鮮的官吏正是看中了田氏的這一點才能因此對他們格外的關注和照料,將他們選為幕僚,為朝鮮的政治發展服務。但是田氏子弟嚴格的聲明自己是中國的兒女,一定要回到中國的懷抱中來,不可能為當時的朝鮮服務,於是便拒絕了朝鮮官吏的請求。

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如今到中國認祖歸宗,百年族譜證明中國人

但是在古代交通閉塞,彼此之間的來往並不是這麼順暢,朝鮮和當時的中國也是如此。因此田氏也只能迫於無奈暫時待在朝鮮,作為緩兵之計。沒想到這一待就是好多年,並在那裡逐漸發展自己的事業和家族。

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如今到中國認祖歸宗,百年族譜證明中國人

後來的抗日時期的戰亂,列強入侵、整個中國生靈塗炭,這更是加大了尋親的難度。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時,田氏尋親才又開始繼續。後來河北和韓國的田氏後人們通過按照長輩年幼次序進行修訂族譜,田氏家族才開始逐漸的完整。

儘管如此,田氏子弟內心還是十分思念祖國,每當一到中國的傳統節日之時,他們便跪向祖國大陸的方向,藉此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思念和自己內心深處濃烈的愛國之情。比如到了中國傳統的春節之時,他們會貼春聯;到元宵節之時,他們也會吃元宵;會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廣平縣田氏"等等。除此之外還將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用筷子、說漢語、寫漢字、習書法等等。

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如今到中國認祖歸宗,百年族譜證明中國人

為了不讓整個家族忘記自己是中國人,當時田家的家主定下了想這樣一個規定:所有死後的田氏子孫必須要在自己的墓碑上加上"廣平府田氏"這五個大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來自中國。

廣平府田氏在韓國流浪了三百多年,但是卻沒有自暴自棄,隨波逐流。在明清時期他們就是高官貴族,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和踏實的本性為君主服務,全家族的人都享受著皇帝的榮光和賞賜。流浪到韓國以後,是金子總會發光,他們同樣有著用武之地,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現在,創造了在韓國的神話。

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如今到中國認祖歸宗,百年族譜證明中國人

他們在韓國的各個領域都有所涉及,培養了多方面的人才,有教育、軍事、商業等多個領域,但他們也沒收到韓國文化的影響。韓國人總是認為自己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田氏家族始終堅持發展中國的傳統文化。這一精神更應該被我們所銘記和學習,"死是中國魂,生是中國人"。田氏的家主曾經反覆提及到不能忘了祖宗、不能忘了根,而祖國就是我們的根。

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如今到中國認祖歸宗,百年族譜證明中國人

經過三百多年之後,廣平府田氏的心願終於有了了結,尋到了遠在大陸的親人、重新修訂了族譜、在韓國繼承和發揚光大中國的傳統文化,始終保持初心,奮勇前進。他們的故事是感人的,他們的精神和氣度更是需要處在當下的我們學習和借鑑的,把中國的元素內化到自己的內心裡,然後繼續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