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德的“硬”實力:刀具精微媲美德日 何日揚名海外?

沃爾德的“硬”實力:刀具精微媲美德日 何日揚名海外?

撰文丨鄧環宇

中國於1963年掌握了人造金剛石技術後,便迅速擴張生產,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金剛石生產國,其產量佔全世界90%。除少量流向珠寶商,金剛石的最大用途是生產用切割工具,為“世界工廠”配上一副“好牙口”。

受益於中國製造業的巨大需求,一批金剛石產業上下游公司成功上市:如市值83億的東尼電子(603595)、13億的三超新材(300554)、29億的四方達(300179)。最新登場的是沃爾德(688028),憑藉著超硬材料(金剛石、立方氮化硼)刀具闖進了科創板,營收從2016年的1.75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2.6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3%。

沃爾德金剛石刀具的技術水平如何,是否能超越德國和日本為代表的老牌工業強國?又能否突破發展瓶頸,成為山特維克一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企業?

中國製造升級的“硬”實力

工業切削刀具按照硬度從低到高,主要分為高速鋼、硬質合金、陶瓷以及超硬材料四類。一般情況下,硬度更高的材料切削速度更快。

過去30年中,高速鋼和硬質合金刀具是絕對主力。如今,刀具行業已然進入消費結構升級階段:2007年,國內機械加工行業使用硬質合金與高速鋼的企業,佔比達到90%左右,同期採用超硬材料切削刀具合計僅有6.6%;而在2013年,國內超硬材料切削刀具的滲透率就已經攀升到約10%。

這是因為,隨著高端製造、精密製造和新材料行業持續穩步發展,中國工業製造技術也得到了長足進步,我國汽車工業、航空航天、機械工程的工件加工,必須不斷提高速度,實現效率提升;在工業生產製造過程中,很多加工工藝已無法繼續使用傳統的硬質合金、陶瓷刀具,必須轉而使用金剛石或立方氮化硼刀具。

美國和日本等製造業強國的發展歷史證明:現代數控機床和高效刀具是相互依存、平衡發展的。隨著管理意識和技術實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加大對自動化加工系統的投入,刀具的消耗量因此逐漸升高。

下游的需求,推動著上游超硬刀具生產加工技術的進步,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刀具的生產成本因此逐步降低,相較傳統刀具的經濟優勢日趨突顯。

精微迭代,打破德日壟斷

相比於機械裝備,刀具的單價相對較低,但是技術含量並不能僅僅用價格來衡量。

在產品精度方面,沃爾德的要求高於國內一般指標:行業內一般將加工公差在±25微米以內的刀具稱為“高精密刀具”,加工公差在±13微米以內的刀具稱為“超高精密刀具”。而沃爾德超高精密刀具及高精密刀具產品對加工精度遠超上述標準,分別達到±0.1微米和±1微米水平,相差一個數量級以上。

基於對技術的敏感性,2006年,沃爾德為日本客戶試製高精度圓環形刀具,及時捕捉到“鑽石刀輪產品及其在平板顯示領域的應用”需求。

全球範圍內,當時只有三星鑽石工業株式會社等極少數日本企業生產鑽石刀輪類產品,價格昂貴且產量有限,不能滿足各個國家和地區液晶顯示面板製造企業的需求。即便到了今天,全世界也只有10家企業能夠生產該產品。

沃爾德迎難而上,僅僅兩年後就研發出國內首枚帶齒鑽石刀輪。經過多年打磨,性能已經屬於國際一流,甚至部分性能指標已經超過國際領先產品。

沃尔德的“硬”实力:刀具精微媲美德日 何日扬名海外?

其中沃爾德的刃口R值遠小於另外兩家國際公司產品,僅為新韓金剛石R值的一半。刀刃鋒利度明顯領先,對切割效率提高作用明顯;齒深、齒縫寬、齒寬數值波動幅度明顯小於其他兩家產品參數,因此切割的裂縫會更加均勻,提高成品率。

在沃爾德鑽石刀輪性能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液晶面板製造廠商開始使用沃爾德的帶齒鑽石刀輪,如韓國LG、京東方(000725)、天馬微電子(000050)、華星光電、藍思科技(300433)、群創光電、彩虹股份(600707)等知名製造商,一舉打破了日本三星鑽石在國內平板顯示加工領域的壟斷。

除了刀具技術領先,沃爾德還嘗試突破刀具相關其他領域。

2014年,沃爾德在國際展會上了解到“可轉位PCD銑刀盤”的產品信息,並開始行業調研並收集產品資料,著手開始設計、開發。短短兩年間就完成了產品最終設計與成品製造。

部分關鍵加工參數,如同等規格下刀片數量、重量、斷屑功能及使用壽命,沃爾德產品可達到甚至超過國際領先產品水平,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2017年起,沃爾德“可轉位PCD銑刀盤”開始被一些國際知名的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加工廠商採用,再一次打破了國際廠商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

輾轉騰挪,建立國際品牌

沃爾德的部分產品性能已經國際領先,是時候在國際市場建立自己的品牌了。

沃尔德的“硬”实力:刀具精微媲美德日 何日扬名海外?

主要國際競爭對手,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場上站住腳跟,是因為除了過硬的產品質量,它們還是老牌企業,甚至不乏百年企業,早已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行業標準和品牌忠誠度。

不僅如此,這些競爭對手的體量遠非沃爾德可比:如瑞典山特維克集團的硬質合金、高速鋼刀具及其他材料製品,市場佔有率常年位居世界第一,年利潤近100億人民幣;美國肯納金屬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刀具供應商,年利潤也有13億人民幣。

這些利潤不單來自於刀具行業。作為國際老牌知名企業,業務涉足領域更多更廣,因此可以提供除刀具以外更全面的解決方案,更加有利於鞏固市場競爭地位:

一般情況下,機械行業公司會有多樣化的設計要求和系統要求。因此,對於下游機械行業客戶來說,一家公司如果能“一站式”滿足所有需求,何需勞神尋找其他供應商?這便是壁壘和護城河,實難跨越。

沃尔德的“硬”实力:刀具精微媲美德日 何日扬名海外?

在技術上已經有所突破的沃爾德,無法在規模上迅速趕超老牌國際企業,只能通過各種方式慢慢地累積知名度,打造自己的海外品牌,希望有朝一日發展為全球知名刀具專家。

首先,沃爾德通過OEM/ODM這種形式讓優秀的產品先走入海外市場。建立海外品牌,擴大知名度以及海外影響力。

沃爾德不僅在對外擴展方面竭盡全力,更加強服務概念,量化管理服務指標,承諾24小時內回覆投訴信息,一般質量問題3個工作日內提出解決方案,重大質量問題5個工作日內提出解決方案,全面向國際領先企業的服務標準看齊。

沃爾德的努力可以在利潤表上窺見一二:管理費用佔營收比例與可比上市公司相似,銷售費用卻明顯高於同行。可以看出沃爾德極為重視銷售人員和客戶服務,投入較大,也間接反映出“銷售人員的高素質,是品牌建設的‘門面’“。

沃尔德的“硬”实力:刀具精微媲美德日 何日扬名海外?

經過多年海外品牌滲透,沃爾德的產品在海外已經擁有一定名氣:不僅近年來海外總體銷售額保持穩定增長,並且從2014年至2017年,陸續有新的海外廠家以OEM/ODM形式採購沃爾德刀具產品,如德國專業從事刀具生產、銷售的CERATONIA,以及全球專業刀具市佔率第二的肯納金屬(中國)有限公司。

在工業加工趨於複雜化和高速化的當下,沃爾德有望受益於中國市場刀具消費結構升級帶來的需求攀升,憑藉自身紮實的技術積累和靈活的服務策略,抓住更多下游客戶需求,逐步建設產業配套服務能力,樹立中國工業刀具的世界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