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深山發現一座寺廟遺址,殘存碑文記錄了張果老修仙傳奇

位於謀道鎮長坪村5組張果老巖。建於清朝,坐北朝南,面積60平米。建築一半利用崖上天然巖洞,一半依託洞前巨大岩石,牆壁用條石壘砌,平面呈長方形。東、南側各開一門。南側為正門,門框上楷書陰刻“舊跡重新張古洞,慈雲遍覆顯青龍”,額刻“儼然普陀”。

鄂西深山發現一座寺廟遺址,殘存碑文記錄了張果老修仙傳奇


鄂西深山發現一座寺廟遺址,殘存碑文記錄了張果老修仙傳奇


鄂西深山發現一座寺廟遺址,殘存碑文記錄了張果老修仙傳奇

整個建築全用條石砌成。南側正門牆高2.4米,寬2.3米,進入是一級平臺,長4米,寬2.3米,二級平臺與一級平臺落差1.7米,有石梯連接,約十步。二級平臺比一級平臺略大。長為5.4米,寬為2.6米。四周均用石牆相圍,均勻分佈著瞭望孔和垛子,以備外敵。

鄂西深山發現一座寺廟遺址,殘存碑文記錄了張果老修仙傳奇


鄂西深山發現一座寺廟遺址,殘存碑文記錄了張果老修仙傳奇


鄂西深山發現一座寺廟遺址,殘存碑文記錄了張果老修仙傳奇

二個平臺功用各不相同。第一平臺用於歇息準備,第二平臺主要用於祭祀。二平臺散存殘碑1通。上刻有:“清苦無常,輸作香爐之資。母子虔發善心,樂施佳地, 下齊上磴巖輪,左齊寨門,右抵王姓之界,恐口無憑,特立 。戊年九月十九日趙孫氏同子趙世科十立。”等字。下刻捐資人名單,殘存處可見馬、趙、向、劉、張、黃等姓氏。

鄂西深山發現一座寺廟遺址,殘存碑文記錄了張果老修仙傳奇

此地名張果老巖,一直流傳著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此修行的傳說。傳張果老未成道之前,在雲臺寺修行,雲臺寺有三百修行的和尚,長老令張果老每天下山去求齋化緣,以供三百和尚的生活之需,因雲臺寺四面都是懸崖絕壁,只有到建南最為方便,因建南人個個勤勞純樸,且人煙稠密,家家富有,而又喜齋善佛,建南和張果老有著千絲萬縷的情節和解不開的緣…

張果老每天從這巖上上下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短短一年時間內,以一己之力終於建好了一條從雲臺寺通往建南的大道。

一天,張果老從建南化緣回來,走得累了,一屁股坐在岩石上,手撐左右膝蓋,眼觀銅鑼錘,突然心靈大開,身體飄然而起,終於功得圓滿,得道成仙了。張果老屁股坐過和雙腳踩過的痕跡遺留至今。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張果老修建了這條巖道和寺廟,把這巖取名為“張果老”巖,把這個峽谷取名為“張果老”峽谷。此次寺廟的發現又未這個傳說增添了一絲神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