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刀工藝是木雕中的一種雕刻手法不是什麼刀具,你知道嗎?

這兩年,市場上出現不少標註“清刀款”的精品擺件。一般來說,只要是標註“清刀款”的,價格往往都非常非常高,高到讓很多木友望而卻步。


清刀,木雕中的一種雕刻手法。

清刀做為一種傳統工藝,最早可追溯至西晉。南宋後期,這種雕刻技藝逐漸成熟,並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之後一度風光不在,甚至幾乎消失。

那麼,什麼是清刀?


清刀不是刀,更與清朝沒有一毛錢的關係。而是一門傳統的木雕技藝,也被稱為“清刀工”、“清刀法”、“清刀修光”、“清刀雕刻”或“清刀微劈雕”。

清刀與普通雕刻工藝的主要區別體現在修光階段:


清刀工藝的雕件,在毛胚雕刻好之後進行精修光時,全手工使用刀具,將整件毛胚一刀刀的修光完成。而不是採用通常的方式,用砂紙或者其他磨具去打磨光滑。

由於用刀具進行精修光處理時,手法有點類似於普通雕刻中的劈雕,所以也有人稱為“清刀微劈雕”。


用清刀修光和用砂紙磨光這兩種不同方式處理出的雕件,最終成品效果是有差異的:

清刀修光的雕件,粗看是光滑的面,細看實際上是由一個個小的平面組成。在觸摸時,是一種類似磨砂玻璃般的手感。

砂紙磨光的雕件,則是光滑的觀感和手感。具體效果取決於打磨時候逐次選用的砂紙標號。


清刀木雕完全不用砂紙打磨,而是任由刻刀雕鑿後的形態自然留存於木材表面,使得作者手工勞作過的諸種痕跡表露無遺。

相對來說,清刀的要花費的時間非常長,要數倍於用砂紙磨光的時間,對修光師傅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師傅對刀工的掌握、手法的嫻熟、手的穩定性都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否則在修光過程中稍有不慎,整個作品效果的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徹底毀掉,通常只有很有經驗的老師傅才能夠駕馭。

所以,清刀法花費的時間和人力成本都非常非常高。


雖然清刀法是一種雕刻處理工藝,而不是單純屬於某種材質的方法,不過目前清刀工藝還只是在紫檀、黃楊等名貴材質上運用較多。

一方面是因為紫檀、黃楊木質堅硬細膩,清刀修光之後能呈現出極佳的質感。

同時也因為 “料工相配”,清刀工藝的成本很高,也只有用在好料上才能更好的顯現價值、賣出價格。所以現在採用清刀法修光的,基本都是用精選的紫檀料為主。


清刀作為一種傳統工藝,最早可追溯至西晉。南宋後期,這種雕刻技藝逐漸成熟,並在明清時達到鼎盛,之後一度風光不再,甚至幾乎消失。只到近幾年,在迴歸純手工的號召之下,它才開始重新出現在市場。


雖然清刀工藝木雕的價格都非常高,並且一些人剛開始可能還不習慣清刀,覺得它有些粗糙。不過,在一段時間後,很多人會覺得這種樸實的美更具藝術張力,更具質感,也更真實。


細看這精微雕刻的工藝,這裡所有的呈現效果非常的出眾。清刀雕刻他是屬於一種雕刻技法這種技法的運用那就要看雕刻匠人是怎麼去對待自己的作品,每一種木質都能做清刀雕刻他只是一種技法也並非某種木質的特有隻能說是木質不同呈現出來的效果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