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如何從另一個角度,描述“9·11事件”?


兩架由GE租賃的飛機,裝載著GE生產的發動機,撞向了GE參與投資的兩棟大樓。而且,這兩架飛機、兩棟大樓,均是在GE保險部門投保。


與此同時,這些畫面都被GE旗下的NBC全國廣播公司直播。


這個悲催的“GE公司”,叫做通用電氣


愛迪生,是它的創始人。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從它的實驗室走出。它培養了將近200位五百強CEO。它的11個業務集團拆分開,有9個能進入“《財富》世界500強”。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它曾發明生產了白熾燈、日光燈、世界第一臺高頻交流發電機、第一臺電烤箱、第一臺雙門電冰箱、第一臺全自動洗碗機、第一臺烤麵包機、第一臺噴氣式飛機、第一臺民用雷達,建造了全世界第一家核電廠。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通用製造”貫穿了美國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響力和如今的“Made in China”,沒什麼區別。


通用電氣還有一條規矩——砍掉市場佔有率低於15%的項目。


要是不能做某個領域的第一、第二名,那寧可不做。


這句話,是通用電氣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說的。他曾執掌通用電氣20年,將通用電氣的市值從130億美元,上升到了4800億美元,甚至一度和微軟、蘋果一樣,成為歷史上僅有的3個突破6000億市值的公司。


他也把通用電氣,從全美排名第10的公司,變成了全球第一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2020年3月2日,傑克·韋爾奇逝世。


與此同時,通用電氣的市值不足1200億美元。


如果說,通用電氣是美國工業時代輝煌歷史的見證,那傑克·韋爾奇,可能是這個時代裡,最後的傳奇。


01


美國工業早期的發展,可以簡略地概括為“三個輪子”。


第一個輪子,是馬車。


1776年,喬治·華盛頓發表《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正式成立。


建國後的美國,想要從歐洲引進各種先進的機器技術,但都遭到了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的抵制。


美國的第一臺綿紡機,是一個叫做斯萊特的英國青年“發明”的。


當時,美國重金求技術。但由於英國禁止將綿紡機的圖紙或者模型帶出,斯萊特就把這些全部記在腦海裡,到了紐約後,憑藉著記憶,復原了圖紙。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美國的東北部,很多瀑布,水力資源豐富。一些棉紡織工廠,開始在這陸陸續續地建造。


有了棉紡織機,生產速度大大加快,對原料的需求也開始增大。美國的南部,開始逐漸擴大生產。


這些人拿著賣棉花的錢,除了買東北部的工業品,還從美國西部的農場主手中買糧食,這樣,又促進了美國農業的發展。


交易變得頻繁時,人類都會悟出那條至理名言——要想富,先修路


各種小路被挖通、串聯,不少美國人坐著馬車,不斷向西部的荒原進發。而這些人和路,也被稱為“西進運動

”。


很快,效率低下的馬車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美國人民迫切地等待著第二個輪子的出現。


1830年,彼得·古柏製造了第一輛蒸汽機車。蒸汽機車,成為了美國工業的第二個輪子。


1832年一年,美國就修了17條鐵路。


那時候,所有美國男孩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火車司機。戴著鴨舌帽、穿著斜紋粗布工作服,強壯而有力。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到了1859年,美國鐵路的總長度達到2.8萬英里,貨物運輸量26億噸。30年後,這兩個數字分別增加了6倍、8倍——鐵路總長16.6萬英里,貨物運輸量792億噸。


美國的工業產值,也像飛奔的火車般,快速向前。


1860年,美國工業產值超過法國,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大國。1884年,美國工業產值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


20世紀初,美國的工業產值佔比世界超過30%。


1903年,第三個輪子出現——這一年,福特公司成立


福特公司很快生產了A、B、C、F四款車型,都受到了市場的青睞。但受限於產能,利潤並不豐厚。


創始人亨利·福特想要的是,薄利多銷。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1908年,福特公司的T型車問世。這款車的操作系統儘可能的簡化,幾乎所有人都能夠開。


更重要的是,它的售價只有856美元,不到B型車的一半。


但這個價格,還是沒有到亨利·福特的心理預期。


為了再一次縮減成本,他決定自己造零件,每個部門,只負責相對應的一個零件的製造。


同時,他把涉及3000多個組裝部件的工序,簡化成84道。每個工人也只需要負責傳到自己手上的那部分工序,剩餘的,都由同事來完成。


比如一根活塞桿的組裝,在之前,28個工人每天能裝175只。但亨利·福特發現,工人的一半時間其實都浪費在來回走動上。


他把工人分成了3組,大家都不需要走動,只需要把自己完成的,傳到下一個人手裡。


改進之後,7個工人,每天能裝配2600只。


這種新的生產工序,將T型車的生產時長,由12個小時,縮短為90分鐘。


人們把這種生產方式,叫做流水式生產。1913年,福特創立了全世界第一條汽車流水裝配線。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人力成本的下降和效率的提高,讓亨利·福特終於如願以償——新的T型車售價僅為260美元。


大概相當於美國工人,兩個月的工資


很快,T型車就成了美國家庭的標配。1921年,T型車的產量達到世界汽車總產量的56%


這款車的最終銷量為1500萬輛。直到45年後,這個記錄才由大眾的甲殼蟲打破。


與此同時,福特公司還最早引進了“8小時工作制”。


而福特公司的工人,每天能賺6美元。這在當時的美國,已經是很高的收入。


福特公司的做法,成為了美國工業當時的典範。


從汽車工業延展開來,美國的各個行業,都在生產大量標準化且廉價的產品且提供給工人足夠多的工資來購買這些產品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而超過水平線的薪資,又可以激發工人的能動性,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這種制度,也被稱為“福特主義”。


當然,用一個更為通俗的方法去講,這就是“美國夢”。


亞當斯的《美國史詩》中寫到:


其實我們早就有美國夢,這個夢想包含了一個理想之地,在那裡,大家都有更好更富裕更滿足的生活,能依自己的能力掙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美國夢不代表高薪和汽車,它是一種社會制度,在這個體制下,儘管先天條件可能有影響,但是大家都盡展所能,在自己的專業上被肯定。


以福特為代表的美國工業的第一次輝煌,讓美國人有了“做夢”的資本。不久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則讓他們的夢想成真。


02


如果福特是美國工業第一次輝煌的代表,那麼GE(通用電氣),則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機遇,成為了第二次輝煌的佼佼者。


當然,幸運女神只會垂青有準備的人。


早在二戰來臨前,GE就已經花了60年的時間做準備,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家擁有創新基因的公司。


看過開頭的你已經知道,愛迪生是這家公司的創辦者之一。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從成立之初,這位人盡皆知的發明大王,就為GE注入了強大的創新和研發基因。


愛迪生給這家公司立下了4條規矩:


1.專注於真正的問題並試圖系統的解決問題,通過一系列發明和創新,解決人類進入電氣時代所面臨的問題;


2.將所有發明專利化,使自己在專利和產品方面具備競爭優勢;


3.控制價值鏈中的關鍵因素,即控制研發、控制專利、控制產品,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電氣時代的產品、系統和服務;


4.創造需求,建立網絡,然後利用自己的優勢開發使用電力系統的產品,利用這一策略來迫使網絡提供者不斷建立更大、更好、更復雜的電氣系統,而通用電氣將會提供這些系統。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GE公司前身愛迪生電燈公司成立


在此後的很多年裡,GE都恪守著這些規則,延續著這一基因。


他們甚至還設立了一個致力於基礎研究的工業研究實驗室,在美國工業界,這是第一個。


1901年成立之初,這個實驗室不過只有8個人,但在此後的17年間,大量優秀科學家加入,實驗室增加到了近300人


在高度的自主下,這個實驗室湧現出了大批成果:


發明了第一個金屬絲的碳絲燈泡


發明了充氣(惰性氣體)燈泡,發明者獲得美國工業界第一個諾貝爾獎


發明了鎢絲燈泡(電力)


發明了第一臺可實用的高頻發生器,參與設立了第一個無線電臺(通信)


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根實用的X射線管(醫學)


開發了飛機引擎渦輪增壓器(航空)


......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GE的第一臺X射線成像儀


既然已經研發了,GE就順便把它們商業化了。


於是,電扇、電爐、電烤箱、電冰箱、洗衣機等產品不斷出現,進入千家萬戶。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1938年,GE的市值超過18億美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美國電器產業的領導者。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但GE成為橫跨各個工業領域的世界級巨無霸,卻要從二戰說起。


1941年,二戰進行地轟轟烈烈,美國宣戰。


工業基因濃厚的GE,被總統羅斯福徵召加入戰時生產委員會,GE的領導威爾遜被任命為美國戰時生產委員會的副主席,裡德則加入了美國經濟事務代表團。


由此,GE成為了美國軍用物資的生產主力軍。


這一次,GE受益匪淺。


為了生產飛機渦輪發動機,美國軍方直接把英國的渦輪發動機圖紙給了GE。由此,GE仿製出了美國第一臺飛機渦輪發動機I-A,這是GE航空發動機的起點;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GE工程師展示世界上第一個渦輪旋槳發動機


GE數萬人的團隊,全程參與了曼哈頓計劃,因此GE在戰後得到了核技術的應用權限;


此外,海軍戰艦、雷達系統、無線電通訊設備...等等技術,讓GE得以從電氣領導者,成為多元化騰飛的世界級巨頭。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而GE的收入,已經從1939年的3億美元,增長到了20億,翻了接近7倍。


在此後的30多年裡,GE開始多領域齊頭並進,成為美國工業的標杆企業。


GE的業務究竟有多廣泛呢?


GE已經不滿足於某一個產品的創新,要創造就創造一個新的行業。從發電和電燈,到無線電和收音機,再到電視網和彩電,每一次GE都創出了一個新的行業。


曾經有這樣一支廣告片裡,一個小姑娘對著鏡頭說:我爸爸讓月球驅動海底的風輪,他讓飛機引擎能和人類溝通, 讓火車與樹木成為好朋友。我爸爸在GE工作。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而如果你看過這個《一個沒有GE的世界》的片子,你會更加震驚,這家你可能從來沒有聽過的公司,和你之間竟然有這麼多關聯。


在這樣的不滿足中,GE鍛造出了一支精兵強將,這支團隊讓GE的強大輻射到了整個美國。


在全美《財富》500強中,有173家公司的CEO,是從GE出去的。


直到1981年,46歲的傑克韋爾奇繼任,成為了GE史上最年輕的CEO。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別看他年輕,這是一位全世界企業家公認的傳奇CEO,他曾被稱為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職業經理人,全球第一CEO。


海爾張瑞敏曾多次表示,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當面向韋爾奇請教。


柳傳志則努力把這一心願變成現實,他專門飛到美國去見韋爾奇,不巧撲了個空,就去參加了GE的高級經理人研修班。


馬雲曾說:如果有一天見到韋爾奇,一定要謝謝他培養了這樣一個得力干將,來幫助阿里巴巴提煉公司發展的核心價值觀。


這位得力干將叫關明生,2001年,阿里最危急關頭,他臨危受命出任了阿里的COO。第二年,阿里就實現了盈利。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那麼,韋爾奇究竟取得了什麼成績,竟讓如此多的成功人士趨之若鶩呢?


在他任GE總裁的20年裡,GE的市值,從130億美元,上升到了4800億美元


GE的淨利潤從15億美元增長到了93億美元;


GE的年收益,卻從250億美元增長到了1005億美元;


但GE的員工,卻從40萬人削減到了30萬。


那麼,韋爾奇是如何取得這樣的成績的呢?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如下標準,把公司的業務進行了重新劃分。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很明顯,在韋爾奇眼裡,這個表格越往下,越往右,就是越不重要的業務,大概率都是要砍掉的,比如家用電器、空調電視、半導體等。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韋爾奇則至少燒了71把。


他賣掉了71條生產線,完成了118項投資交易。


在他眼裡最重要的業務是什麼呢,當然是金融。


這是1932年,GE成立來給零售商提供金融支持,給消費者提供信貸支持的業務。


那時,在致力於創新和研發的GE眼裡,這是公司最不重要的業務。


但在今天,韋爾奇從短期回報的角度去看,這成了GE可以最輕鬆來錢的業務。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他說:與我所知道的工業業務相比,這種業務比較容易賺錢,你不用過多地投資到研發、修建工廠、和日復一日的打造金屬上;你不必建立工資等級。這種商業完全是知識資本——找到聰明的人,然後運用GE決算表顯示的雄厚財力。這在我看來就好像一座待人發現的“金礦”一樣。


於是,此後的20年裡,GE的其他業務不斷被收縮,金融則極力發展。


2000年,GE的金融服務業務,已經覆蓋48個國家,擁有了3700億美元資產,盈利佔比幾乎佔到了公司的一半。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看到GE的賺錢能力這麼強,公司的股票也開始搶手,市值水漲船高,一度飆升到了4800億美元。


此時的GE,人人豔羨。


GE的變化,也體現了美國“賺錢”方式的改變——之前是工業品,現在變成了金融業。


二戰後,“佈雷斯頓森林體系”建立,美國掌控了世界金融外匯結算。任何國家之間的結算,都離不開美元。


每一次的結算,都能讓世界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


所以,美國只需要做一件事——打開印鈔機。


因為全世界,會為他們的行為買單。


而對於這個“偉大國度”的國民來說,美國夢,實現了。


03


但輝煌背後,其實危機四伏。


因為在那些看似不那麼賺錢的業務,被一點點剝離公司的過程中,GE的創新基因,也一點點丟失了。


2001年,韋爾奇帶著明星光環卸任,伊梅爾特繼任。


不幸的是,伊梅爾特趕上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


財富的泡沫一戳擊破,金融業務受阻,GE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巴菲特拿出了30億美金幫GE渡過難關,代價是10%的優先股+22.5美元行權價。


他們又向市場發行股票,融資120億美金。


金融業一朝崩塌,GE的領導者伊梅爾特,終於意識到了金融來錢雖快,但卻可能一夕清零。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他決定把公司的重心再次打回到技術創新上——聚焦核心製造業。


但一切似乎都太晚了,此後十多年,GE三換CEO,甚至不惜從外部聘請CEO。


但財務報表,卻始終未能達到資本的預期。


不是他們不夠努力,而是習慣了賺快錢,華爾街之狼們早已對這種慢錢失去了耐心。


而美國,更是早已失去了讓他們安心發展工業的土壤。


今天,打開通用電氣的中國官網,你會看到幾個大字——歡迎來到數字工業時代。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但恍惚之間,我總覺得走錯了地方,又或者回到了100年前。


因為,數字工業時代的沃土,早已不再是那片美洲大陸。


而美國夢,也不再是曾經的靠奮鬥就能改變人生。


如今的那片土地,早已改頭換面,成了資本遊戲的天堂。


2017年,一群美國人趕往福建省福清市。他們下了飛機的第一件事,是學習。


學習的地點,是一家中國工廠。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在美國已經有鐵路的時候,我們還在坐轎子。


在美國都已經準備登月的時候,我們剛剛能生產汽車。


美國來中國的工廠學習?這一魔幻的場景,出現在一部叫做《美國工廠》的紀錄片裡。


這部由奧巴馬伕婦監製的紀錄片,剛剛斬獲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記錄長片“獎。


片中的故事很簡單——“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要在美國開一家玻璃工廠。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2014年,福耀集團收購了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的一個工廠,準備將其改造成為一個玻璃設計和製造工廠。


俄亥俄州以及賓夕法尼亞州、西弗吉尼亞州、印第安納州、密歇根州等美國五大湖附近的地區,曾是美國經濟的中心


該地區的汽車、鋼鐵、採礦、鐵路等都十分發達。二戰期間,五大湖地區的人口數量和工業產值,更是達到了歷史頂峰。


那些年,美國接近一半的產值,都從這裡產出。


但隨著美國對於低端製造業的“清洗”,以及科技的進步,五大湖地區大量的工人失業。


而這些活在“美國夢”裡的中產階級,也不願意接受下崗後再培訓。


漸漸地,曾經美國工業的心臟,變成了“鐵鏽帶”。


福耀公司選擇的工廠,就是之前通用汽車的工廠。2008年金融危機時,這個裝配廠宣佈倒閉,一萬多名員工失業。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這些員工下崗後,一直沒有找到工作。


他們的房子和車子被銀行收回,有的人,只能住在妹妹家的地下室裡。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福耀的到來,讓他們重新擁有了工作。所有人都對福耀感恩戴德,對未來充滿信心。


但很快,矛盾出現了。


這個工廠裡,有中國工人。和中國工人相比,美國工人太懶了


他們本就完全不懂玻璃的生產流程,但也並不認真的學,每天在崗位嘻嘻哈哈地聊天。


一讓他們加班,美國工人的第一反應是,“我們要成立工會,只有工會才能保護我們,不受中國人的剝削”。


這樣的工作效率下,福耀工廠一直在虧損。


於是就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一群福耀美國工廠的管理人員,來福耀中國工廠學習,希望能夠提高生產效率。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事實上,這就是美國工業的現狀——

他們沒有足夠的產業工人


財富的不斷注入,讓美國的低價、物價、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工業的成本也隨之上升。


另一方面,社會貧富差距在不斷擴大,美國的普通民眾購買力降低。


工廠,要不然是開不起了,要不然就是生產的越多,賠的越多。他們只能把工廠,建在海外。


於是,失業潮出現了。


在美國工業發源地新英格蘭,1957-1974年,該地區大約有83.3萬工人從事服裝、紡織等工作。


到了1975年,他們其中的64.7萬人離開了這些行業。除了極少數人上崗再就業之外,他們不是轉入服務業,就是長期失業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1979年到1980年一年間,美國有20家汽車工廠宣佈倒閉,近5萬工人失業。與此同時,為這些工廠提供零配件的公司也陷入困境,有8萬人失業。


在那一年,因為汽車工業不景氣而失業的美國工人,根據美國國會預算局的估計,有65萬左右。


1977年到1981年,美國十幾家鋼鐵廠也宣告倒閉,削減了國家11%的鋼鐵生產能力。


底特律、芝加哥、費城、克利夫蘭,這些昔日美國的“明星城市”,都在逐漸衰退。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製造業達到頂峰,創造直接就業人數2000多萬,佔就業總人數的30%。2008年時,這一數字變成了1341萬,到了2018年,只有1269萬。


起初,這個數據是被理解的——美國保留了工業中利潤較高的部分,只是將低端的製造業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


但漸漸地,問題開始凸顯。


高端製造業固然重要,但它同樣需要中低端製造業的“輸血”,需要中低端製造業為其培養工人,製造設備。


但這一切,曾經的“世界工廠”都不再擁有。


2018年,美國海軍研究協會表示,近十幾年來,美國造船業已經流失了將近兩萬名工人。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2000年後,美國的造船產業都轉移到了國外,這些工人被迫失業。


與此同時,“倖存”的船廠設備已經出現老化,如果不及時更新換代,則在未來幾年無法供應市場。


而這些公司,可能是美國海軍唯一的供應商。它們的問題,可能會導致美國海軍多個項目的中斷。


截止目前,美國只有一家叫做紐波特紐斯的船廠,可以生產航母。


除卻產業工人,機床,也成為了制約美國工業發展的難題。


美國海軍研究協會報告中總結道:“美國及機床業不發達,落後於國際對手”。而機床行業,又影響著眾多工業產業鏈。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和疲軟的美國工業相對應的,是中國工業的高速發展。


1952年,我國的工業增加值只有120億元。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05160億元,增加了近千倍。


1949年,我國的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到了2018年,我國鋼產量超過9億噸,佔全球產量的51.3%。


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在全世界佔比28%。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220多種,中國的產量佔據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2004年,中國製造業產值超過德國;2006年,超過日本;2010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製造業大國


所以,在美國人的眼裡,“中國人搶走了我們的工作”,成為了一個普遍認知。


工作崗位在不斷的減少,留下的人的收入,也沒有增加——美國的企業更樂於把錢用於新技術的研發,而不是工人的工資上。


無數美國人的“美國夢”,破碎了


所以當那個身材“偉岸”的男人振臂高呼,“讓美國再次偉大

”時,無數選票像雪花般飄來。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但工人需要再培訓,產業需要重新佈局,特朗普的那句“振興美國製造業”,很有可能成為空談。


尾聲


中國工業,會走美國工業的老路麼?


蛋蛋姐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我們不會


因為我們還有,一天工作12個小時,一個月休兩天,只有過年才能回家的母親。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我們還有,背井離鄉,每天沒時間吃飯的父親。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我們還有,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徒手撿玻璃的老人。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我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0733元,如果用中位數算,只有26523元。


但正是這些人的付出,撐起了那一個個讓人詫異的數字,創造了一個個令人激動的“中國奇蹟”。


這些讓我們不必再手拉肩扛,海底隧道直通,一橋飛架粵港澳;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這些讓我們不必再長久無奈等待,14天建成一座火神山醫院;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這些讓我們在春節放假,焦急等待口罩時,五菱、比亞迪、中石化等企業,分分鐘化身一座口罩工廠,關鍵是上下游的原料、機器等企業還能立刻跟上。


世界第一CEO,走了;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


我們比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知道工業的重要性。


因為,只有工業才能在未來的很長時間內,讓人民富裕,國家強大。


所以,我們仍要堅持發展工業,提高國民收入。


當然,我們也有很多不足,比如還造不出發動機、造不出各種精密儀器、造不出重型運載火箭,還沒完成載人登月……


但是,我們有了《中國製造2025》。


我們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而這些,正是我們的底氣所在。


有人說,這是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落幕的時刻。


但所有的落幕,皆是序章。


也許,這也是另一個偉大的工業時代即將開始的時刻。


中國,正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