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親情也會疏遠?

父母去世之後, 兄弟姐妹就散了? 過來人的解釋, 真沒騙你。

難道親情也會疏遠?


如果身邊有從小一起長大的同胞兄弟或者姐妹,那麼就相當於這世界上有了除父母之外,更親密的家人。但是隨著孩子們長大,父母變老,甚至年老去世,同胞兄弟姐妹們的關係反而不如以前親近,越來越疏遠以至於成為關係尷尬的熟人。

難道親情也會疏遠?


朋友菲菲對此有很深的感受,她有一個弟弟,小她兩歲,年齡差也不大,所以從小都是打著長大的。雖然整天吵吵鬧鬧,但是感情卻非常親密。菲菲當年出嫁的時候,弟弟還哭的一把鼻子一把淚,但是隨著這兩年父母因病相繼去世,倆姐弟的感情卻越來越疏遠。

後來菲菲說,原來還不相信,甚至有些質疑,難道父母去世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如今發現,過來人的解釋,真沒騙你。

父母是子女感情的紐帶

難道親情也會疏遠?


別看父母身份在那,跟孩子們還有代溝,相比起來好像孩子們之間的關係更親密無間,但其實兄弟姐妹關係再好,也是因為有爸媽的存在。這種狀況等到子女們長大之後,各自工作成家,就會更明顯。

古人云,父母在,家就在。菲菲在外出工作以及之後出嫁時,都會格外掛念家裡的父母,包括弟弟也是,回家全是因為探望父母親。但是等各自結婚之後,每天忙活在自己的小家庭中,父母就成了姐弟間感情的紐帶。

逢年過節,回老家的原因都是因為看望父母,這樣兄弟姐妹的家庭之間才有了交集。所以一旦父母這個紐帶消失,子女之間各自生活在不同地方,來往自然就變少了。

兄弟姐妹各自成家之後,家庭與家庭之間就成了親戚關係

難道親情也會疏遠?


再一個原因,菲菲說感受比較深刻的就是,雖然是同胞姐弟,但是親密的關係只維持在結婚之前。一旦雙方各自成了家,相互的稱呼就變成了“姐和姐夫”以及“弟與弟媳”。當對方有了更親密的真正的家人,那麼不管是再親的姐姐和弟弟,也成了親戚關係。

不管是幹什麼事,或者有什麼安排,菲菲說第一反應是和弟弟商量,徵求一下弟媳的意見,因為自己這時候就相當於外人了。尤其是父母都去世後,沒了所謂的老家,子女們各自獨立的家庭,自然就成了親戚,而不是家人。

難道親情也會疏遠?


各自成家之後,丈夫或者媳婦就成了新的家人

父母是紐帶,那麼子女結婚就是轉折點,因為結婚之後,無論是父母還是兄弟姐妹,都要漸漸往後排,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另一半和孩子。所以不管是什麼事,都始終把自家人放在首位,這也是考慮家庭利益的表現。當精力只能投入到自己的小家庭裡面的時候,其他親朋好友自然就忽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