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寒山寺聽鐘聲,再聽聽這則意味深遠的傳說

許多人讀了唐代詩人張繼那首著名的《楓橋夜泊》,知道蘇州市有一座寒山寺。

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為寺院塑造了空靈曠遠之意境,給人以無盡的遐思,吸引著古往今來的尋夢者。

到寒山寺聽鐘聲,再聽聽這則意味深遠的傳說

寒山寺

早在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寒山寺就已建好,據說是由一位叫寒山的名僧創建。據史料記載,寒山寺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先後遭遇5次火災,也有說7次,可謂是屢毀屢建,最後一次重建已經到了清光緒年間。

當時,寺內有一口大鐘,每敲一次鍾,洪亮的鐘聲在空中經久不息地迴盪,包含了深深的禪意,令聽者感到平靜。詩人張繼夜半聞鐘聲,想必也被感動了吧?才會有感而發,寫下《楓橋夜泊》。現在,每到除夕之夜,常有來自日本的朋友專程趕到寒山寺,聆聽鐘聲。

關於這鐘聲,還有一段奇異的傳說。

有一年,寒山寺一帶的天氣反常,雨連綿不斷,下了好幾個月,致使當地的運河發了大水,到處一片汪洋。某一天早晨,運河流經寒山寺的那一段,漂來了一口巨大的青銅鐘。鐘口朝天、浮在水上,順著水勢,撞在了護坡的石頭上,發出沉鬱雄渾的聲響。

到寒山寺聽鐘聲,再聽聽這則意味深遠的傳說

寒山寺裡的大鐘

響聲驚動了寒山寺的和尚。大家一齊跑出來,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和尚們見大鐘載浮浮沉沉,鐘口竟無一滴水珠,都覺得特別奇特。寺裡的高僧寒山說,我們正好缺少一口大鐘,便吩咐眾位和尚合力打撈。

當時寒山寺裡共有三十七個和尚。大家齊心協力,又抱又拉,可把九十九條粗麻繩都拉斷了,也沒能將大鐘拉到岸上來。和尚們有些氣餒,另一位名叫拾得的高僧卻還不放棄,說就是用稻草來搓繩子,也一定要把大鐘拉上岸來。

拾得將竹竿往護坡上一撐,縱身跳入大鐘裡。待大鐘停止搖晃,又舉竿對準護坡一撐,大鐘便緩緩駛向河心。誰料到鍾到了河心,竟飛快地朝著前方漂流。

拾得乘著大鐘漂流到了一個叫薩提的地方。那裡的人聽聞從中土來了一位高僧,莫不好奇,便用九頭牛把大鐘拉上了岸灘,熱情接待拾得。

到寒山寺聽鐘聲,再聽聽這則意味深遠的傳說

正在撞鐘的僧人

寒山寺裡的和尚不知拾得去了哪裡,遍尋無人。高僧寒山十分想念他,連做夢也不斷喊著拾得的名字。

高僧寒山聽從了別人的提議,請鐘匠照著帶走拾得的那口大鐘,鑄了一個新鍾,掛在寒山寺的鐘樓上。每敲一次鍾,聲音便響徹四面八方,且漂洋過海,傳到了薩提。拾得聽見了鐘聲,知道那是來自寒山寺的呼喚。於是,他在薩提也敲響了大鐘,鐘聲從薩提傳到了寒山寺。

兩地雖然相距千萬裡,但鐘聲遙相呼應,就像故友重逢,彼此訴說著心事。據說薩提這個地方位於日本,拾得在那裡安定下來,再也沒有回來。

今天,寒山寺裡的那口大鐘,早已不是詩人張繼聽過的那個鍾。明嘉靖年間,名叫本寂的僧人重鑄了一口巨鍾,後又失傳。到了1904年,最後一次重修寒山寺時,人們又新鑄一口大鐘,寒山寺的鐘聲再次響徹四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