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孫楊聽證會完整版視頻,你的邏輯思辯能力會提升三級

我真心建議大家看一看這個視頻,絕對比《完美關係》這樣的國產偽職場劇更值得看,如果沒時間,就聽一下精編版,如果有時間,就聽一下9小時完整版。

這個時間花的一點也不虧,一來鍛鍊了英語聽力,二來會學習到法庭辯論技巧、邏輯思考能力。

視頻鏈接:

https://atlas.yidianzixun.com/hotevent/page?id=5e5e14ce0f281100490dded7&yidian_docid=0OloGyii&yidian_docid=0OloGyii

我自己是先看了1小時版本,然後跳著看了9小時版本,後一版本前後花了大概4個多小時。開始的時候,聽得是真心心急,後來就放鬆了,當一場精彩好戲看,邊看邊搖頭。

簡單回顧下孫楊抗檢事件:

2018年9月4日衝突發生,11月19日國際泳聯在瑞士舉辦聽證會並在2019年1月3日裁決孫楊無違規行為,2019年3月世界反興奮劑中心向CAS提起上訴,11月15日在瑞士舉辦聽證會,2020年2月28日判決孫楊禁賽8年。直到最終判決,此前的民眾輿論普遍還是向著孫楊的,風向轉變的根本原因是有力的證據披露越來越多,證明孫楊行為的確不檢,團隊應對失當。

孫楊母親楊明的百科資料上寫著她是杭州師範大學體育系教授,學歷碩士,孫楊獲得蘇州大學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2018年9月入讀上海體育學院2018級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兩位都是高學歷代表,但現在看來,這學歷的注水程度可真夠夠的。

最迷的操作是:

在最後孫楊的陳述階段,突然間他就換了個翻譯上場,大家都懞了,而孫楊臉上綻放了大概自認為極有魅力的微笑。

看懂了孙杨听证会完整版视频,你的逻辑思辩能力会提升三级

由於該位翻譯沒有提前報備,所以不被允許繼續翻譯。

CAS對此事也在報告中進行了回應,“孫楊邀請了不為人知的人,坐在他的桌子旁擔任翻譯。他似乎並不認為,這有必要尋求仲裁組的許可,建議他尊重他人的權威或程序的權威。他是世界一流的運動員,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體育成就,但是規則適用於他,就像適用於所有運動員一樣,必須遵守。”(來源於網易體育)

聽證會以英語進行,翻譯工作由各方獨立安排。孫楊團隊先選擇了翻譯人員,最終得到WADA和FINA的同意,而庭審開始後,由於對翻譯人員水平的質疑,所以孫楊方和WADA確定了一個新的口譯員,努力地翻譯了剩下部分,這位翻譯女士被不少人罵得狗血淋頭,但從視頻上看,她真的是盡力了。

且不說孫楊那些語速很快且夾雜著很多無用抒情詞藻的長篇大論,就說孫楊母親的發言吧,比如這句:“我說不是我要報警,是我要給警察打電話。”

誰能把這句話翻譯成我能夠理解的中文?

另外誰能把這句話翻譯成精準表達孫楊母親意思的英文?

關於翻譯問題,此前CAS曾經發布公告指出,聲明中也說:“為了保持獨立和中立,CAS無法參與外聘翻譯。”這體現了CAS的嚴謹,同時也說明了孫楊團隊的馬虎。很難想像孫楊參加過那麼多次重大國際賽事,卻不懂得基本的國際交往規則。

和孫楊的語速相反,仲裁小組包括WADA證人的發言語速都很適中甚至能聽出來刻意放慢,應該是為了表述更清晰、不致引發誤解,同時對翻譯也非常友好。

假如說之前孫楊狂妄的“you, loser, I am win.”是玩笑的話,那也不是生死攸關,對於關乎命運的公開聽證會,應該嚴陣以待全力以赴,而孫楊團隊的表現,只能用“混亂”兩字形容。他們似乎都沒弄清楚什麼是聽證會,當成是新聞發佈會來對待,全程看得尷尬,真是丟人丟到國外去了。

傲慢慣了、無視規則的人,以為到了國際上也和國內一樣,結果弄成了大型翻車現場,滿眼都是災難。

朋友鴻光說:“看了圖示這段視頻,確實難以理解現場的對應方式和水平。就算是一個公司內部稍微正式會議,我們的準備和應對也不會這般草率,何況是一個國際性的聽證會。”

這個聽證會上孫楊團隊的表現,確實超出了我們這些職業化人士的認知範圍。

按說,在聽證會開始之前,孫楊這方應該有對證人的培訓、庭審場景的反覆演練,把對方律師有可能的提問、己方如何回答,全都做出設想,但從現場視頻來看,完全沒有。有些情況,比如臨時換翻譯,讓孫楊方律師也很吃驚,而證人面對對方律師提問所做出的回答,估計也讓孫楊方律師不敢多作提問,因為回答越多,越有問題。

事實上,在CAS的報告中,也明確指出了孫楊母親的負面作用:“as well as his mother, who seems to have played a most unhelpful role to her son.”

詳見《CAS報告:孫楊母親證詞作假 她或對兒子起最壞作用》:https://sports.163.com/20/0305/07/F6UITEPS00058782.html

我作個推測:

按照孫楊母子的一貫作風,很有可能是律師雖然提出了排練,但也被強勢的孫楊母子駁回。

——請注意,我這裡可以使用推測,因為是寫文章。

但如果是在法庭上,任何的推測都是不效的,法庭講究的是“事實、事件、所有真相”,這在開庭之初就有強調。

但孫楊以及孫楊這邊的各位證人,要麼說的是漂亮但無用的廢話,要麼是不直接回答問題,要麼是前後矛盾。

關於庭審時的反應,推薦這位律師的文章《孫楊案WADA首席律師對證人的發問,理解孫楊母親對律師的不滿了》,裡面有到位的分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9942030041198004&wfr=spider&for=pc

孫楊母親的著裝也是問題,雖然這種仲裁聽證會並沒有要求證人一定要穿正裝,但是鮮豔的衣服色彩、家常的款式、碩大的梵克雅寶項鍊,都不是加分項。

看懂了孙杨听证会完整版视频,你的逻辑思辩能力会提升三级

孫楊的形象不錯,但過程中多次露出迷之微笑,令人難以理解。

跟蹤整個事件,也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時間節點,隨著信息的漸次披露,大部分民眾對於孫楊的支持度也在下降。

因為這是一個信息透明的時代了,此前,部分民眾被矇蔽的原因就是相信孫楊的一面之辭,但聽證會是公開、公正、透明的,信息的傳播不是孫楊方面能夠阻止的。每一個看了聽證會視頻的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斷,而不再由他人左右。

所以,第一手信息是如此重要,如果不想被帶節奏,還是要不斷提升信息獲取能力和理性解讀能力。

我們需要在自我周圍,樹立起屏障,對於外界的信息,要先篩選,再吸收。要和外界搭起一座橋,僅容某些有用信息通過,而非完全融入外界,接受信息轟炸,後者,超過了一個常人的信息容納界限,有可能導致崩潰。前者,才是智慧的做法。

看懂了孙杨听证会完整版视频,你的逻辑思辩能力会提升三级

也要明白,孫楊事件中,愛到矇蔽的吃瓜群眾,也應該理解。矇蔽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

一是國內媒體之前的選擇性報道。普遍是好消息,沒有壞消息,之前的報道,感覺主要是以WADA為代表的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孫楊捍衛國家尊嚴和運動員尊嚴。

二是孫楊方面的刻意引導。

比如尿檢官、血檢官這高大上的稱呼,讓人一看就覺得的確是需要專業資歷啊,所以尿檢官是個建築工人,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然而事實上應該稱為尿檢助理、血檢助理,如果說抽血還有技術難度,尿檢只要是同性就可以,因為不過是監督排尿,如果這還得拿出個資質證明,倒真成笑話了。

公佈檢測人員身份證號,把矛頭指向工作人員,讓他們遭受網友人肉,擔心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特別是指出和主檢官早有過節,意思是被報復。

孫楊微博發圖說明血樣還在手裡,並未毀壞,混淆視聽。關於血檢AB瓶的知識,我也是這次才瞭解到,但孫楊自己是早就明確的,利用大眾對於興奮劑檢查的知識盲點,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引導,說孫楊團隊愚蠢,這是不正確的。

只可惜他們的聰明都用在了微博,而沒有好好去應對國際聽證會。也許他們的考慮是這樣:其實已經猜到了結果,也知道上訴不可能改變什麼,但在國內輿論場還是要搶奪道德高地,把事件推向愛國主義,從而為孫楊被禁賽後轉戰娛樂圈做準備。也並不能說孫楊沒有遠見,他一直以來和愛國主義捆綁,應該也是一種策略。

比如孫楊對霍頓的著名言論:

“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必須尊重中國。”

估計霍頓一臉黑人問號:“???”

後來霍頓與其父親先後發聲說沒有不尊重中國,但霍頓“不尊重中國”的形象估計在孫楊的努力下已經深入國人之心了。

在看庭審視頻的過程中,假如關掉聲音,只看孫楊的形體語言,可能會覺得孫楊勝了。

孫楊能夠成為國際冠軍,一路上付出了常人所不及的心血和汗水,到今天這個地步,不能說不可惜,但也只能說,是咎由自取。

孫楊現在打愛國牌,也不能說沒有用,仍然有不少人堅持認為孫楊是冤枉的,堅持整個事件是場陰謀的論調,這也是他們的看法自由,雖然他們拿不出證據,畢竟,和孫楊團隊一樣,他們都習慣於抒情。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腦回路:

根據A信息,得出甲看法,當有補充信息,則對看法進行調整,比如根據A+B信息,得出乙看法或者夯實了甲看法,然後,再有新的信息,會不斷調整看法。

腦殘的腦回路:

腦子裡有丙看法,看所有信息都是支撐丙的證據。即使再有新的、相反的信息,也不接受,只認定一個“餅”。

看懂了孙杨听证会完整版视频,你的逻辑思辩能力会提升三级

作為一個學習者,我始終堅定不移地奉行前一種路線,我不是聖人,也會犯錯,但假如因為補充了新的信息而證實了自己的錯誤,那就澄清和道歉。

孫楊的這個事件,我花了不少時間去了解,因為我對過程中信息的披露及對大眾的誤導很感興趣,這個事件,其實完美演繹了信息之牆是如何左右了看法,以及面對事實和真相,不同的人採取何種態度。

這也是很好的一堂課:如何保持理性思考,不被帶節奏。

人若學會“從一切中學習”,便不會再浪費時間。只不過,仍然是要衡量學習效率,儘量減少產出小的時間運用。對孫楊事件,我的關注,到此為止。

很多人可能會發愁,覺得現在這麼多不理性的人,那理性還有什麼意義呢。

恰恰相反,不管是在虛擬世界還是現實世界,理性更有助於解決問題,那些不理性的人,也不要指望他們在現實裡有多大出息。

專業化、職業化、理性化,仍是我們成長過程中賴以致勝的法寶。

另外,為了避免被攻擊,我必須嚴肅地聲明:

我很愛這個國家。

但請允許我不愛孫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