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寧夏銀川,賀蘭山下閩寧鎮。

李淵老人今年86歲,鎮上的萬人熟。他精瘦精瘦的,雙頰下陷,下頦蓄著一小撮山羊鬍須,成天戴頂六牙小帽,揹著手穿梭在小鎮的文化廣場上。已是初夏,新時期農民講習所門前廣場的樹蔭下,每天聚著許多乘涼休閒的老人,有走方兒的,有下象棋的,有打撲克牌的,人們席地而坐,各自組隊,分別進行娛樂。李淵觀棋不語,長時間沉默時,我能感覺到有種氣息逼近著他。而他對於死亡的話題並不避諱,他拉著我的手說:“再過幾年,我90歲了,我把兒孫帶到閩寧鎮,家庭責任早已盡到。”

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這個老人不一般,口語裡流淌著雋永。我想,那一定是他人生的經驗和智慧。我們請他講講搬遷的經歷,他抬起手背蹭了蹭眼角,兩眼明亮了起來。張口說:

瓜皮嗑開瓤上來,

六月的糜子穗出來。

賤腳踏到貴地方,

我走在了離鄉路上。

……

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李淵老人說起古今時,身邊很快圍攏了一圈人。移民搬遷的經歷,家家戶戶都相似,沒有什麼特別的。可是,李淵老人講出來,味道就不一樣。於是,大家紛紛豎起耳朵。

20多年前的一個夏夜,西海固忽然下起了暴雨。暴雨過後,西吉縣楊莊大壩洩出了可怕的山洪,大水迸濺,村裡大片的房屋被淹沒。洪水湧進李淵家,齊齊淹過窗臺,糧食全被衝跑了。平時田裡水都灌不上,而一場暴雨竟使大壩決堤,淹沒半個村莊。李淵欲哭無淚,傷心欲絕,他再也沒有心思繼續生活西海固。遭了水災的第二天,縣上的扶貧幹部帶著錢和糧進村辦理救濟,李淵瞅了一眼,錢和糧一樣都沒拿。他忽然放聲大哭,那哭聲恓惶悲涼,弄得扶貧幹部手足無措。

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哭畢,他對扶貧幹部說,政府要救濟,就讓參加移民吧!他說,他想要搬到閩寧村去,想要平原上的兩畝莊園、六畝田地,還想吃上黃河水。那時,閩寧村移民區剛剛開始接收移民,西海固人正一撥撥朝著北方平原上搬遷。

三天過後,已是花甲之齡的李淵,給亡故的先人上了墳。和兒孫帶著水和乾糧,無所牽掛地投奔了閩寧村。他們離開西海固時,是個清晨,鄉親們站到村口大槐樹底下送別,都說到了川區要把生活過好。有個鄰人,把幾根細細的柳枝遞到他手上。

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老哥,從今天起,你是離鄉的人,把旱柳枝插到新莊園吧。”

——“家鄉的旱柳枝若能成活,你在閩寧村也能生存下去。”

——“如果旱柳枝能長成大樹,你們家的生活保準能過好。”

在鄉親們的一片祝福聲中,李淵帶著兒孫三輩人,乘坐一輛僱來的手扶拖拉機,朝著北方的銀川平原出發。車廂裡,坐著全家人,鬆鬆垮垮地載著全部家當,鐵鍁、钁頭、鍋灶、衣服和鋪蓋捲兒,還有家鄉細細的旱柳枝。從西海固到閩寧村,拖拉機冒著黑煙從清早跑到深夜。離別西海固的這一天,李淵老人把眼淚淹在了胸腔裡。

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李淵老人畢生務農,但卻有著難見的幽默勁兒。剛來時,沒家沒舍,他只好把那幾根旱柳枝插到了路邊上,而今它們已經長成垂柳依依的大樹。老人對我說,這次移民搬遷是他人生中最成功的決定。接著又說:“我來了,閩寧村還是個寬大的戈壁灘呀,荒無人煙,好多人嫌,而我一看就愛死了!自建土坯房之前,全家人住在兩個地窩子裡,做飯就在露天的帳篷裡,成天灰頭土臉的,吃了不少沙子。”搬到閩寧村的第二天,有個過路的川里人(周邊老住戶)見他拖家帶口,住在地窩子裡,很可憐,忍不住動了惻隱之心。

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地窩子

川里人關切地說:“老者,這爛戈壁灘,千年不下雨,萬年不長草。”

李淵點點頭,臉上仍然興奮地笑著。

川里人很吃驚:“這地方,若能坐人(生存),哪還能輪到你。”

李淵兩眼四處瞅,連連說:“好大的川啊!平平整整的川啊!”

川里人一愣,失望地說:“老者,你糊塗了,你真是個老山漢啊!”

李淵也不甘示弱:“你是川地裡的鴨子,肯定不知道這裡能坐人。”

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李淵老人和那個川里人對看一眼,都嘿嘿笑了起來。李淵把川裡的老住戶,稱之為“川地裡的鴨子”,這並不是罵人的話。在西海固移民看來,生活在黃河邊上的人,都像鴨子那樣會浮水。李淵說,周邊的老住戶不知道,西海固千溝萬壑,哪有這麼大的川啊!老人樸素的思想裡,要給兒孫尋找一塊能澆上黃河水的平原過生活。移民搬遷之後,雖然環境、氣候和地形都發生了變化,可李淵的內心格外愉快。

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李淵老人第一次站在荒漠戈壁時,只覺得眼前開闊了起來。他把戈壁荒灘不叫荒灘,也不叫沙灘,而是叫成——川,他說這地方是一眼也望不透的川。賀蘭山頂飄來了一團團碩大的流雲,很快就有一片片蔭影遮蓋過來,李淵瘦小的身影晃動著,把钁頭搭在肩膀上,在戈壁灘的砂礫間費力地挪動著,曠野發出吱吱啦啦的腳步聲。

那時他就想,再不回老家了,除過給父母墳頭點個香(上墳)的時候。到以後,他歿了就埋在這平平展展的川地裡。李淵老人是閩寧村的早期移民,他說他這麼想的時候,西面沿山公路上奔跑著很多汽車,東面包蘭鐵路上有火車呼嘯著開來,頭頂轟隆隆掠過一架民航客機。

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初識閩寧鎮的我,在夜色中流連。寬闊筆直的沿山公路過境,隔開老鎮區與新鎮區。新鎮區的閩南古厝群落間,街市日漸繁華,霓虹閃爍,人來人往。漫步在夜晚的新鎮區,古厝群散發出溫潤的氣息,而我彷彿置身某處江南古鎮。行人如織的步行街,出現了養生會所、音樂餐廳、品牌汽車銷售以及搏擊運動俱樂部。晚飯後,這裡的廣場舞熱情奔放,旁邊展板上“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字樣在燈光下分外奪目。

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很早就聽說,人們通過衛星數據製作而成的夜景燈光對比圖,可以分析出不同地區之間的繁榮程度或是貧富差距。經濟發達地區的夜晚燈光很明亮,而貧困地區的夜色黯淡無光。閩寧鎮,1997年被人們稱之為閩寧村,也叫沿山公路149公里處荒漠,那裡有成片的地窩子。

20年前,我從西海固搬遷賀蘭山下,過了段穴居生活,栽活了幾棵柳

住地窩子的李淵老人,那時靠著一盞微弱的煤油燈照亮眼前世界。閩寧鎮的滄桑之變,彷彿就在這夜色亮度的流變裡。此時的閩寧鎮,和幾十公里外的銀川城一樣燈火通明。有燈的日子,只能證明人們頑強地存活著,流光溢彩,那才叫幸福。(文I樊前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