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傳統的木工斧鋸刨鑿看似簡單,其實上手不易,得心應手更難,想要向人請教也不易。


木匠自己懂得做,如何去做心裡也清楚得很,但就是很難用語言表達得清楚又確切,可意會難言傳,想要用文字表達清楚就更難了。


而木工諺語是一代代木工的經驗之談,形象生動,朗朗上口,好記好用,對我們學習傳統木工大有幫助。


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是傳統古典傢俱製作的一種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兩部分構成。歷史最少可上溯到明代。


刨刃是金屬鍛制而成的,刨床是木製的,即將一段鋼質刀刃斜向插入一隻帶方形孔的臺座之中,上用壓鐵壓緊,臺座長條形,左右有手柄,便於手持。


手工刨刨削的過程,就是刨刃在刨床的向前運動中不斷地切削木材的過程。


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把木材表面刨光或加工方正叫刨料


木料畫線、鑿榫、鋸榫後再進行刨削叫淨料


傢俱結構組合後,全面刨削平整叫淨光


關於刨子的老諺語:


立一臥九,不推自走;立一臥八,費力白搭--指的是刨刃與刨底的角度。直角三角形的垂直邊是一寸的話,水平邊是9分,刨刀安在斜邊上。兩條直角邊1:0.9時角度為48.01度,1:0.8時為51.34度。


角度小,刨子能吃上力,使用比較省力,但容易戧茬;角度大,推起來費勁,但不容易戧茬。類似諺語:豎寸倒九,不推自走


調整刨刀一條線,不歪不斜成一線--刨刃露出刨底一條線,並且與刨底平行,不歪斜。


認表裡,辯木紋,不戧茬來不費力--刨料前,要辨別木材的表裡和木紋,順紋刨,避免戧茬。


要刨面,先衝線,先高後低刨平面--先刨凸出的部分,後刨凹下的部分,大致平整後再按墨線通長刨削。


長刨刨得叫,短刨刨得跳--鋒利的刨刀配好長刨,爽利推刨時,會發出嘯嘯聲;短刨嘛,就是在木板面歡快的跳躍。剛學徒時不會用長刨,師父教道:“你像狗伸懶腰那樣刨就行。


低頭的刨子,抬頭的鋸--木工案子要平整,前腳低一些,刨料省力氣,鋸相反。


前要弓,後要繃,肩揹著力往前衝--在前的左腿要稍彎曲,在後的右腿要繃直,用力後蹬,雙肩兩臂和手腕同時發力向前推。類似諺語:前腿兒弓,後腿兒蹬,硬著腰桿兒挺著胸,利刨如扎槍,不搖不擺照直攘。


推刨如撼山--刨推出後,兩隻胳膊要伸直,剛健有力。不管木材有多硬,都要推過去。



端平刨子,走直路子--起始和終端,刨子都要端平,不能仰頭和低頭。刨身方向要與木料軸線一致。


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刨子一般都是木工自己製作的,形狀類似尺寸不一。功用不同,光說的上來的就有平刨,園刨,裁口刨,槽刨,倒楞刨,線刨等。


常用的刨子有三把:粗刨(小於45度)、細刨(45度)、光刨(大於45度)。三把刨子刨鐵角度不同,用於處理木料的不同階段。另外還有槽刨(鑲板)、線刨(刨木線條用)等。


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操作有講究:


調整刨刀的正確手勢,是右手將刨子拿起,交替到左手上,左手的食指放在上面,另外幾個手指勾住把手。


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左手拿著刨子,右手用錘子敲擊刨刀入,敲擊尾部木頭退,以此調整刨刀的入退。


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用眼睛瞄準刨刀與刨身的平面,調整刨刀的粗細。


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使用小訣竅:


兩個食指頂在刨口的兩側,兩個拇指要頂在刨手的後面,便於發力,也防止木料劃傷手指。


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發力時,保證刨子放平後再推拉,不要左右震前後顛,保持平行;向回拉時,刨子不要離開木料,重推輕拉。


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注意退刨刀時的手勢,錘子敲打在刨子尾端直角處,揣摩合適的力度,防止傷到手指或敲壞刨子。


製作傢俱中快被遺忘的絕技,你要收藏


刨刀一定要勤於打磨,一個鋒利的刨刀在使用刨子時可以感到較為順暢和輕鬆,會更加省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