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3月10日,記者從貴陽瞬時泰商業管理公司發佈的《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瞭解到,2019年,貴陽商業在2019年進入快速發展期,貴州省、貴陽市零售市場持續增長,二級外埠市場成為主流商業項目的新爭之地,傳統百貨形態受到挑戰, MALL百首呈下滑趨勢。此外,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消費群體被隔離阻斷,商業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更親密的鏈接關係,產品+品牌+運營是商業的最終驅動力。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報告顯示,二級外埠市場成新爭之地,2019年,貴州零售市場統計商業體總量為34個,區域涉及貴陽、遵義、六盤水、凱里、都勻、興義,新增統計商業體6個:都勻萬達、六盤水萬達、花溪萬科、興義星力、遵義愛琴海、都勻星力城。貴陽零售市場統計新增商業體1個花溪萬科,2018年新開商業體觀山湖萬達、雲上方舟、匯安中心業績增幅較大。2019年萬達、星力、世紀金源方圓薈等在遵義、興義、仁懷、都勻、畢節開店;2020年各新商業勢力會繼續完成在二級市場的布點,但受制於二級市場的經濟體量和消費力,商業格局劃分後在短期內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統計表明,2019年,貴州省、貴陽市零售市場持續增長。隨著主流商業市場競爭的加劇,新資源、新生活方式必然推動消費下沉 ——二級外埠市場成為主流商業項目的新爭之地,跳過傳統百貨形態直接向MALL百和購物中心進發。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百貨仍呈下滑本次貴州零售商業市場銷售業績調查,按可獲知的數據統計共涉及34個商業體——貴陽21個、遵義5個、都勻2個、六盤水3個、凱里1個、仁懷1個、興義1個。大西門商圈業績總量同比略有下滑,優勢不復從前。人民大道和軌道交通的開通帶來了人流回歸,但並未對商場帶來業績提升。國貿總店垂直擴容體量,成為貴陽傳統百貨為數不多業績提升的商業項目。餐飲業態增加喜茶、瑞幸咖啡等極具社交平臺功能的品牌,帶動聯營區域業績提升。地州四個傳統百貨在新開購物中心的影響下,僅有遵義星力城C館保持20%的逆勢增長,其餘三家門店全線下滑。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傳統百貨賣場受限於體量、物業硬件及業態組合的劣勢愈加明顯,老城核心的百貨店鋪增長空間被持續壓縮,伴隨地鐵開通,老城核心的百貨店鋪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MALL百首呈下滑趨勢南國花錦和逸天城保持增長勢頭——南國花錦在2019年進行局部調整,餐飲區域引進朕之味,喜茶等市場影響力品牌,調整後出現緩慢增長。逸天城2019年進入大型調整期,貴陽首家喜茶進駐,星巴克甄選開業,為商場帶來持續的人流,業績保持小幅增長,相信2020年會有更好表現。凱里國貿、遵義國貿二店持續深耕,2019年業績穩中有漲。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貴陽國貿TPMALL出現負增長,聯營區出現下滑態勢,2018年開業的觀山湖萬達、喀斯特、雲上方舟,2019年底印象城的開業對TPMALL有一定的分流,仁懷國貿因區域競爭的影響出現8%的下滑。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此外,鴻通城、亨特出現下滑,兩個商業體2018年業績值位於貴陽市前三,2018-2019年貴陽新增商業體較多,對其造成一定的分流。雲上方舟、匯安中心2018年底開業, 基數低帶來大幅增長。小河萬科、觀山湖萬達、砂之船、花果園、遵義星力城A館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大體量購物中心的優勢在持續加強。砂之船業績漲幅45%,在品牌、品類的豐富度,價格、檔次的區分度上對消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觀山湖萬達業績漲幅61%,以家庭型綜合消費為主,極大的彌補了白雲區與觀山湖區北部消費場所的空白。在市場大環境表現不佳的前提下,能有如此高的增長基數,對實體零售樹立了正面信心,我們期待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商業體為貴陽商業帶來奇蹟。同比其他商業類型,購物中心依然是市場主導,2020年待開業的貴陽1號、國貿玖富城、益田假日等項目將為購物中心帶來更多的活力以及商業新模式。(名詞解釋MALL百:Mall 購物商場,商業街,百既百貨商場。MALL百就是介於購物商場與百貨商場之間的一種購物模式。)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報告稱,2020年,新冠的突然來臨讓社群營銷、線上營銷加快了速度,也加速了商業生態環境的變化。

第六屆貴陽商業發展報告發布:傳統百貨業下滑新商業模式成驅動力

當不可預知的新冠病情降臨,隔離阻斷了線下商業的情感交流,打破了零售人對到場消費的認知,“坐商”就要主動出擊,尋找和消費者的新的鏈接方式。新冠之下,雲營銷、最後一公里配送、教育培訓、健身等機構開啟線上一對一授課,抖音出現“雲蹦迪”、堂食+外帶+外賣+電商+零售+團餐的全渠道運營方式、人才共享機制、會員服務和管理的升級……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直播、抖音、公眾號、雲銷售等在線平臺風生水起,商業變得更加開放和包容,運營能力通過最終業績的呈現立分高下。報告通過相應數據的整理、對比、研究及分析,從商業邏輯出發,理性分析新冠疫情之下商業可能面對的狀況,指出運營在商業項目中的核心作用。

此次新冠倒逼甲乙雙方圍繞消費者做大量改變,對很多企業來說是新的自我審視:貼合“人”的需求而做的變革、運營會更快獲得市場認可;多渠道跨界融合已成為大勢,線上線下一體化將創造更多商業價值;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沒有一種盈利模式是不變的,建立產品與“人”的鏈接渠道始終應擺在首位;5G時代已經來臨,如何結合科技給新零售插上創新和發展的翅膀,是每一位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全廣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