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傳入美國之後:淪為玄學,派系鬥爭激烈


針灸傳入美國之後:淪為玄學,派系鬥爭激烈

針灸在美國淪為“玄學”(圖源:VCG)

維基百科網站在範圍分類中將針灸歸屬為“偽科學”的消息引發關注,不少來自全球的中醫師以及曾接受過針灸治療的人都在請願網站上簽名,要求維基百科進行更正。目前,請願網頁有超過2,500人簽名表示對維基百科的抗議。

針灸剛被引進西方時,一度被奉為神話。引發熱潮的是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1971年7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詹姆斯·賴斯頓在訪華時,患了急性闌尾炎,在北京協和醫院做手術。術後第二天,賴斯頓腹部脹痛難忍,中國醫生為他做了針灸治療,效果顯著。隨後,賴斯頓在《紐約時報》頭版發表了親身經歷針灸的文章,成為了針灸傳入美國的歷史性標誌。

自針灸傳入美國之後,反對者一直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安慰劑效應,他們認為病人對針灸效果有所期望,再加上很多症狀本身有主觀性,所以病人治療後會感覺好多了。另一種觀點是,針灸的刺激可以讓身體產生內啡肽(一種類嗎啡激素),從而緩解症狀。方舟子就曾撰文表示支持第二種觀點:“針灸很可能對治療某些疾病,特別是對鎮痛,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像傳說的那麼神奇,穴位也不那麼重要;針灸是通過神經系統發揮作用,而不是通過其他未知系統發揮作用。”

儘管爭議不斷,但針灸在美國似乎實現了真正的國際化。如今,針灸已在全美44個州合法化,成為美國整合醫學和醫療保健的一部分。

不過,全美近4萬名持照針灸師,華人只有幾千人,反而成了“少數派”。中國針灸、日本針灸、韓國針灸、歐洲針灸……如今他們各成一派,有自己的團體、組織、協會,方法也五花八門,和傳統的中醫針灸相差甚遠。日本針灸的針極細,不注重摸脈和得氣。韓國針灸則更注重觀看病人的整體面相、體態。在其他東亞國家眼裡,針灸應該用“東方醫學”而不是“中醫針灸”來命名。

針灸成了一門生意,也難怪中醫在美國會被“汙名化”。但問題是,對西醫而言,如果不正視中醫的挑戰,只是輕蔑地用一頂迷信大帽子把它窒息,藉以突現自己的“科學性”,又是否有違“科學精神”呢?

有評論認為:“建立在分子、細胞、器官層次上,以化學、生物學、解剖學為基石的常規醫學,並不能證真或證偽脈絡、經絡的存在;中藥由於不針對某種細菌、病毒等“藥靶”,所以,也難以通過動物進行藥理試驗;這就表明,未來的醫學及生命科學需要學科革命,需要出現新的理論範式,藉以解釋中醫通過脈象把握病情的奧秘,破解中藥藥效之謎。”

同理,對中醫而言,如果不珍惜自身的傳統文化價值,無視中醫理論獨特性,只是為了證明並獲取與西醫同等的資格,盲目搞所謂“中醫現代化”,並按西醫模式進行中醫教育,中醫將面臨徹底自毀的結局。來源: 綜合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