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都離婚了,生孩子重任要靠00後了


8090都離婚了,生孩子重任要靠00後了

民政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結婚登記947萬對,離婚登記415萬對,相當於結2對離1對。要知道在2010年我國還是結4.6對離1對。

當90後們進入適婚年齡,結婚人數持續下降,離婚人數直線上升,預計這種趨勢還將持續。等零零後們進入適婚年齡,可能這組數據還會更誇張。

8090都離婚了,生孩子重任要靠00後了


如果深入分析會更讓人覺得震驚,比如2017年有437萬對夫妻離婚,其中80後90後佔比51%。

如果你持續觀察這個數據會發現,90後們的離婚率在不斷上升。全國離婚糾紛案中,結婚第3年是離婚的高發期,很明顯這是年輕人主導的。

8090都離婚了,生孩子重任要靠00後了


為什麼就不婚不生了?


很多專家針對這種現象進行解讀分析,或者提出改進意見,目的都是希望能降低離婚率。更進一步,希望大家多生小孩,因為我們的新生兒數量下降的速度比結婚人數下降的更快。一些學者甚至把這種現象上升到了亡國的危機層面。

小馬哥認為總體上沒那麼悲觀。年輕人不想結婚是自我意識覺醒的標誌,是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不愛生娃也是事實,但是中國的情況有自己的特殊性,還有補救措施。


『01、90後太窮了,所以不婚、佛系』


這個窮是相對房價的貧窮。

出生早一點的80後還能趕上房價比較低的時候,父母幫忙付個首付,雖然現在生活壓力也很大,但至少還有個奔頭。只要在一線城市,腳下的房子今天都能值幾百萬。

可是90後們基本沒這個機會,薪水大部分都用來交房租了。很多90後走進社會,當他們意識到自己靠工資永遠也買不起房的那一刻就徹底“佛系”了,結婚更是想都不敢想。

我相信很多在大城市奮鬥的年輕人都會對此感同身受。

但是,這種“被迫佛系”和日本的“真佛系”是不一樣的。日本的收入分配是發達國家裡最平均的,年輕人只要願意努力基本什麼都能買得起,可是他們就是不願意買買買,而是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這和被迫佛系不是一回事兒。

8090都離婚了,生孩子重任要靠00後了


『02、90後太富了,所以離婚、率性』


這種觀點也很流行,而且也有數據支撐。

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顯示,中國離婚率最高的十個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廈門、臺北、香港、大連、杭州和哈爾濱。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恰巧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

8090都離婚了,生孩子重任要靠00後了


專家們的解釋是,90後們衣食無憂,不必為了生存去奮鬥,基本沒體會過父輩的艱難,生存的舒適變得唾手可得、很廉價。

匯豐銀行2017年的調查也顯示,城市戶籍的80後、90後,有70%的人名下有房。所以這群年輕人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度更純粹,結果就是——不合適就分。

8090都離婚了,生孩子重任要靠00後了


上面兩組數據組合到一起就是很殘酷的場景,都是年輕人,有人富到佛系,有人窮到佛系;有人富到任性離婚,有人窮到不想結婚。

這種情況的唯一好處是,用發達國家那些人口刺激措施,我們的人口數量不會直線下降,應該會有所回升。

用我們的辦法解決問題


先看一個數據——全球主要國家生育率,中國低於日本。

要知道生育率只有保持在2.1才能維持人口總數。我們簡單做一個算數就能看明白了。

日本1.43的生育率意味著100對夫婦能生143個孩子,一代人就要減少28.5%,這還不計算非正常死亡、夭折等。

中國也一樣,1.18的生育率意味著100對夫婦只能生118個孩子,一代人就要減少41%。

長此以往就會出現梁建章擔心的那種——亡國危機。

美國生育率無法維持正常更替,他們選擇吸引全球精英移民;歐洲、尤其是德國,正在大量吸引中東人填補工作空缺;日本也在引進東南亞、中國的勞工,只是不允許他們入籍。

中國應該走一條不一樣的路——自己生!

8090都離婚了,生孩子重任要靠00後了


任何試圖直接影響他人思想的圖謀最終都是失敗的。唯一能做的是用利益誘導!

當我們知道了年輕人內部的貧富差距後,解決辦法就有了。

對於衣食無憂、有房有車的真佛系青年,每個月給他2000元補貼生孩子肯定沒用,人家擼貓擼狗都不止這個錢。但是,對於偽佛系青年,用上發達國家普遍實行的鼓勵生育政策應該還是有用的。

比如生一個孩子每月補貼1000元,二胎每孩每月1500元,三胎每孩每月2000元。德國、法國、瑞典、丹麥、西班牙、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等國家都在這麼幹(每個國家根據自己的情況補貼金額不同)。

恆大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家庭福利開支越大,生育率越高。加上中國的特殊國情,我們只要適當提高生育補貼,生育率一定會達到正常更替水平。

8090都離婚了,生孩子重任要靠00後了


如果效果還不明顯,那就放大招,二胎高考加10分,三胎加20分,我相信一定有用。

對於物質條件更豐富而選擇不生的我們也不必耿耿於懷,這都是個人選擇。父母給了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這恰恰是他們思想自由的基礎,而不應該是羈絆。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不一定是壞事。

某種程度上,90後、00後是中國第一代“大寫的人”,他們開始變得獨立、自信,開始擺脫“巨嬰”的習性、迴歸自我,而不是活在別人的話語體系裡。

我相信這是一個社會成熟的標誌。這群人裡絕對可以出現洛克、康德、休謨、尼采、叔本華這種影響人類的思想家,這些人都未婚。他們對人類的貢獻遠大於生幾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