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會計詳細說明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三者的關係!乾貨

成本會計是夾雜在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當中的一個職能崗位,那麼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有什麼區別?在企業發展與生產過程中,如何區分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而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又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對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三者的關係,做一個詳細說明。

成本管理中的一個基本原則是“不同的成本服務於不同的目的”,因而成本的涵義是由它所服務的管理目標決定的。財務會計主要是為企業外部有關方面提供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所以在財務會計中,成本是根據財務報表的需要定義的,受到外部報表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要求,由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來規範。財務會計的成本概念強調成本的計量屬性,認為成本概念必須是可計量和可貨幣表示的。

財務會計學認為成本是指取得資產的代價,或是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所發生的支出。


老會計詳細說明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三者的關係!乾貨


財務會計的成本概念有以下缺陷:

1、財務會計的成本概念是面向過去的,不能提供面向未來財務信息。

2、財務會計主要從核算的角度來運用成本,強調將收入與其相應的成本相配比,一些不能在現階段產生收益的成本研發成本、設計成本等這些與企業的長期發展有關的成本都不能正確的核算。

3、因為財務會計強調成本的可計量屬性,許多不可計量的成本,如機會成本都不能包括在內。財務會計的成本概念主要是指產品成本,而管理會計的成本概念是多緯度的。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是為了經營決策服務,在“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指導下,作業成本、產品設計成本、機會成本、質量成本、責任成本等都是管理會計成本概念所包括的內容。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

1、會計主體不同。

管理會計主要以企業內部各層次的責任單位為主體,更為突出以人為中心的行為管理,同時兼顧企業主體;而財務會計往往只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管理會計責任主體更具體。

2、基本職能不同。管理會計作為企業會計的內部管理系統,其工作側重點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不受財務會計“公認會計原則”的限制和約束,適用的方法靈活多樣,工作程序性較差,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獲取數據,為責任主體制訂工作目標,控制責任主體的行為。注重管理過程、結果對企業內部各方面人員在心理和行為方面的影響,按照企業經營目標而努力工作,起作企業嚮導功能,主要履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的職能,屬於“經營型會計”。

財務會計工作的側重點在於為企業外界利害關係集團提供會計信息服務,方法和程序是固定的,採用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和準則,主要為股東、債權債務人、政府主管部門,履行反映、報告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職能,屬於“報告型會計”。

3、信息特徵不同。

管理會計信息跨越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態;而財務會計信息則大多為過去時態。管理會計大多以沒有統一格式、不固定報告日期和不對外公開的內部報告為其信息載體;財務會計在對外公開提供信息時,其載體是具有固定格式和報告日期的財務報表。


老會計詳細說明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三者的關係!乾貨

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學習,並收藏本文;私信小編:學習
即可領取一整套【獨家打包資料/思維導圖/必過題庫/財務模板】等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