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三觀不正的夫妻,最後都怎樣了?

那些三觀不正的夫妻,最後都怎樣了?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夫妻分手,是什麼呢?比如,你說大海真漂亮啊,好喜歡啊!

他說,多麼美麗,一個粗心的人會淹死!

三觀不說對小,會讓兩人之間少了很多樂趣,對大說,會給兩人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

除了上述三種觀點外,消費也尤為重要。因為消費的概念代表著金錢,只要涉及到金錢,就很容易產生分歧,引起衝突。

在兩性的交往中,不僅要看三觀,更要看消費觀。

01

如果兩個人的消費觀念太不同,婚前一定要注意,否則就是對你的婚姻埋下了隨時可能引爆的地雷。

一名婦女在知乎上問道,她和丈夫的月薪近5萬,沒有房貸,四個老人都有退休金。季節變了,她花了一萬塊錢買了一件新衣服,被丈夫反覆罵了三天。她真的錯了嗎?

我突然想起我的一個朋友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她是個售貨員,一個月就乾得很出色。

她很高興,在她拿到工資的那天,她帶我去商場給自己買了一袋超過8000元的東西。此外,她還為男朋友和父母買了禮物。和我告別後,她高興地回去了。

但那天晚上,她哭著給我打電話說,她的男朋友和她大吵了一架,原因是她太虛榮了,竟然學富二代買名牌包包。

這件事發生後,我建議我的朋友好好看看他們的關係。畢竟,他們的消費觀有很大的不同。朋友笑不放在心上,她覺得彼此習慣好。

但結婚後她知道自己太天真了,有些事情是刻骨銘心的,這些根深蒂固的東西往往讓她崩潰,幾次想要結束這段婚姻。

當裝飾新房子的時候。她想買質量保證品牌的傢俱家電,老公死活不同意,一定要去二手市場淘。

在拍結婚照的時候,她看中了一個8999的包裹,但她的丈夫偷偷退了回來,重新訂了一套2999,結果拿出來讓她連朋友圈都發不了願望。

有一次,她委託代購給她買了一套潤膚霜,一套下來兩千多分。丈夫下班回來看到她的化妝桌票,頓時怒不可遏,逼她回去。

她也生氣了,冷說:“為什麼?你能接受我付的錢嗎?”

從那以後,這兩個人已經打了一個多月的仗,每天的開銷還是各付各的。即便如此,有時看到她買東西,老公還是會喋喋不休地背後唸叨個不停。

她曾經向我抱怨,“我們的關係將以這種邪惡的消費結束。”

一旦一對夫妻因為錢的問題頻繁爭吵,他們的關係就不會長久。

02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求同存異。

世界上沒有完全兼容的兩個人,也沒有完全相同的消費觀的夫妻。相反,如果一對夫婦有著完全相同的消費觀念,這未必是件好事。

最好的婚姻狀態是,有一點氣氛,一種聰明的氣氛,這種氣氛將包含聰明的那部分,聰明的那部分是理解氣氛的那部分。

我的叔叔和嬸嬸就是這樣一對夫妻,叔叔生性灑脫,不在乎,和朋友吃喝基本上是他的分內事。購物的重點是質量和服務,不是太便宜,但消費水平將控制在他們的負擔得起的範圍內。

阿姨也不一樣,有些精明,雖然沒有一分錢掰成兩分花,但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不買名牌,不買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最喜歡的是省錢。

然而,在他們生命的大部分時間裡,他們從來沒有為錢爭吵過。叔叔從不嫌棄阿姨小家的精神,每個月給阿姨一筆錢,笑著說那筆錢讓她安心。

姨婆從來不罵舅舅的錢,從來不指出舅舅的消費情況,有時還會對舅舅說些好聽的話:“我再也不喜歡男人了!”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夫妻之間也沒有完美的結合。夫妻之間要相互包容,相互包容。我允許你做你自己,但你也應該給我一些尊重。

03

夫妻消費不一樣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方的消費是病態的、畸形的。

例如,一個男人顯然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但他喜歡把一大筆錢裝在外面。

例如,一個女人一個月掙3000元,但她總是買5000元的化妝品和20000元的包。

這種情況是不默許的,應該給予規勸和預防,如果無法說服對方,真心勸你儘快離開,這樣的人是一個無底洞,遲早也會把你拉進去的。

相反,如果彼此的消費觀念沒有問題,即消費低於收入,那麼我希望我們能夠相互理解和包容,給彼此一個自由的消費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