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怎樣把“豬肚”寫得豐滿——怎樣把作文寫具體


第十講:怎樣把“豬肚”寫得豐滿——怎樣把作文寫具體

人們寫作追求“鳳頭、豬肚、豹尾”的境界,其實是對文章的開頭、主體、結尾的比喻。前面對“鳳頭”“豹尾”作了講解,今天就講一講“豬肚”。“豬肚”就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寫主體要像“豬肚”一樣,要具體、充實,豐富。也就是怎樣把主體部分寫具體呢?由於本講內容較多我分兩次來講。

怎樣把作文寫具體:(一)

具體,是記敘文寫作的一個基本要求。而有些同學在寫記敘文時卻常常會把文章寫成“流水帳”,出現泛泛而敘、空洞籠統的毛病。即使是很熟悉、很精彩的人或事,也覺得沒有什麼可寫的,也寫不具體。那麼如何才能克服這些毛病,把文章寫得具體生動呢?

1.要學會多問幾個“怎麼樣”來擴展情節:

作文時,對於與文章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情節,要詳寫;但有些同學卻只習慣於概括敘述。怎麼辦呢?行文中如果學會多問幾個“怎麼樣”就能夠把情節寫的具體詳細。

例如:有個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到“有一次,我在教室寫作業,寫著,寫著,遇到了一道難題。我想了很長時間,還是做不出來,這時我的同桌李潔走過來,耐心地幫助我。最後,我終於把那道難題做出來了。”就顯得很籠統。

如果我們根據文章的思路,多問幾個“怎麼樣”,就可以把這段文章所記敘的情節具體生動地展現出來。如:“我”遇到了一道怎麼樣的難題?做不出來時,我是怎樣想的?當時的心情怎麼樣?同桌是怎麼幫助“我”的?他對我是怎麼說的?“我”是怎樣開竅的?等等。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自問,我們就會描繪出這樣一幅具體生動的畫面:

這是一道列方程解應用題,我把題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知該怎樣做。‘非算出來不可’我心中暗暗地和它叫起勁來,……可不知怎的,腦子就像打了個死結似的,一點也想不出來。

不知何時,我的同桌李潔悄無聲息地湊了過來,小聲問道:“怎麼啦?”我指著那道題,無可奈何地說:“喏,進了迷魂陣了。”

她仔細地看了看那道題,默默地想了一會兒,輕輕地說:“這道題要求什麼?”

“兩次各倒出純酒精多少升。” 我說。

她好象自言自語地說:“如果設第一次倒出x升純酒精,加滿水後又倒出x升,難點應該是……”

“第二次倒出純酒精多少升。”我接過她的話說。

“那第二次倒出多少呢?”順著她的思路,我邊思考邊說,“第一次已經倒出x升,應該拿總數減去x,除以總數,就是……對,再乘x!”我豁然頓悟,興奮地脫口而出。

“對呀!”她笑著點頭。經過她這樣一啟發,我完全明白了,高興地拿起筆做了起來……

看,擴展前的文章乾巴巴的,只有骨架,就像一個瘦骨伶仃的人;擴展後就變得血肉豐滿,精神煥發了。

2.要學會把一個場面或片段分解開寫:

把一個場面或片段分解成幾個部分,把人物的行動分解成若干動作,就象電影中的慢鏡頭一樣,對每個部分、每個動作都作出描寫,然後按照一定的順序連接起來,可以使描寫變得具體生動。

例如:有個同學描寫一次足球賽中的射門動作“小剛帶著球,飛速衝向球門,猛地一腳,把球踢入網底。”同樣顯得很籠統。

如果把這一進球過程分解為接球——帶球——過人——射門——進球。然後再想想每個動作的具體情景,最後把這一連串的動作連接起來,就會使描寫變得生動具體:“小剛在中場用胸部熟練地接住同伴傳來的球,習慣性地用大腿輕輕一顛,將球巧妙地挑過對方防守隊員的頭頂,以靈活的動作晃過後衛的阻擊,又避開已經撲到跟前的守門員,一腳抽射——進啦!”

3.要學會按一定的順序、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事物:

在作文中對事物的描寫要依據一定的順序,要麼從上到下,要麼從左到右,要麼先主要再次要……還要學會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不同的方面進行描寫,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有聲有色、有情有景、內容具體充實。象《水滸傳》裡《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段對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的描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再如,有位同學寫《看菊展》中對菊花的描寫“紅的、黃的、紫的……這裡的菊花不僅顏色各異,而且姿態萬千——有的彬彬有禮,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倒掛枝頭,有的昂首怒放。瞧!那一株象美麗的少女安詳自若,那一株又象翩翩少年笑迎秋風……一陣微風吹來,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這段描寫就是從視覺到嗅覺,從顏色到形態,把菊花的美麗具體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具體生動的描寫來源於對生活細緻認真的觀察。朱自清說,在觀察生活時要對“一言一動之微,一沙一石之細,都不能輕易放過。”而同學們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卻往往很粗淺,或者只停留在表面上,在頭腦中形成的印象就會很模糊,所以在作文時對事物的描述也就很籠統。因此,我們要學會觀察生活,並且能夠抓住要領,找出規律,做到舉一反三。例如,對熟悉的花草樹木的觀察可依照:根+杆+枝+葉+花+果的順序對其色、形、味進行描摹;對人物的刻畫可依照:外貌+情態+動作+語言等進行描寫。只要我們堅持細緻認真地觀察生活,克服在觀察時“熟視無睹”的毛病,細心體會,時常練筆,就一定能夠把文章寫得生動具體。

第十講:怎樣把“豬肚”寫得豐滿——怎樣把作文寫具體

怎樣才能把作文寫具體(二)

要學會多問幾個“怎麼樣”來擴展情節

作文時有些同學只習慣於概括敘述。怎麼辦呢?行文中如果學會多問幾個“怎麼樣”就能夠把情節寫的具體詳細。

例一:《一元錢》:

下午放學後,我回到家裡,奶奶給了我五元錢,叫我到超市買一斤大蔥。

我來到超市,買了一斤蔥,拿起售貨員阿姨找的錢就往家跑。回家奶奶一數錢,發現少找了一元。我去找她,阿姨卻不承認。

奶奶聽了這件事,很生氣,就告訴了她們領導。

可以這樣來問:

問1、售貨員少找你一角錢,當時你怎麼沒發現呢?

問2、你去找售貨員,你是怎麼說的?

問3、售貨員怎麼回答你的?

問4、你聽了這話怎麼想的?

問5、奶奶知道後,有什麼看法?

問6、反映給領導有什麼結果?

如果把這些內容補充進去,不就成了一篇內容充實的好作文了嗎?

例二:《游泳》

游泳池的水很清。我和爸爸下到水裡。爸爸站在我前面五六米處,我向爸爸游去。爸爸給我指出了毛病,又耐心指導我練習,使我很好地掌握了動作要領。最後我一口氣能遊五六米了。

可以問;

1.怎麼樣才算是“水很清”?

2.我怎麼樣向爸爸“游去”的?

3.爸爸給我指出哪些“毛病”?

4.怎麼樣指導的才是“耐心”?

5.掌握了什麼動作要領?

例三、《學校的大花壇》

“學校大花壇裡的花兒開了,五顏六色,形態各異,芳香撲鼻,真美呀!”

我們可以提下列問題:

⑴花開得怎樣?

⑵都有什麼顏色?

⑶都是什麼樣子的?

⑷如何表達花香?

⑸花壇的作用如何?

例四、《做作業》

“有一次,我在教室寫作業,寫著,寫著,遇到了一道難題。我想了很長時間,還是做不出來,這時我的同桌李潔走過來,耐心地幫助我。最後,我終於把那道難題做出來了。”

如果我們多問幾個“怎麼樣”,就可以把這段文章所記敘的情節具體生動地展現出來。

1、“我”遇到了一道怎麼樣的難題?

2、做不出來時,我是怎樣想的?

3、當時的心情怎麼樣?

4、同桌是怎麼幫助“我”的?

5、他對我是怎麼說的?

6、“我”是怎樣開竅的?等等。

同學們在寫作文之前,對感受最深的部分一定要認真想一想,多問幾個怎麼樣——怎麼說的,怎麼想的,怎麼做的,這是一把寫具體的鑰匙,用它去開內容空洞的鎖,一般都靈。

第十講:怎樣把“豬肚”寫得豐滿——怎樣把作文寫具體

怎樣才能把作文寫具體(三):

要學會把一個場面或片段分解開寫:

把一個場面或片段分解成幾個部分,把人物的行動分解成若干動作,就象電影中的慢鏡頭一樣,對每個部分、每個動作都作出描寫,然後按照一定的順序連接起來,可以使描寫變得具體生動。

例如:有個同學描寫一次足球賽中的射門動作“小剛帶著球,飛速衝向球門,猛地一腳,把球踢入網底。”同樣顯得很籠統。

如果把這一進球過程分解為接球——帶球——過人——射門——進球。然後再想想每個動作的具體情景,最後把這一連串的動作連接起來,就會使描寫變得生動具體:“小剛在中場用胸部熟練地接住同伴傳來的球,習慣性地用大腿輕輕一顛,將球巧妙地挑過對方防守隊員的頭頂,以靈活的動作晃過後衛的阻擊,又避開已經撲到跟前的守門員,一腳抽射——進啦!”

怎樣才能把作文寫具體(四)

要學會按一定的順序、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事物

在作文中對事物的描寫要依據一定的順序,要麼從上到下,要麼從左到右,要麼先主要再次要……還要學會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不同的方面進行描寫,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有聲有色、有情有景、內容具體充實。 如有位同學寫《看菊展》中對菊花的描寫“紅的、黃的、紫的……這裡的菊花不僅顏色各異,而且姿態萬千——有的彬彬有禮,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倒掛枝頭,有的昂首怒放。瞧!那一株象美麗的少女安詳自若,那一株又象翩翩少年笑迎秋風……一陣微風吹來,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這段描寫就是從視覺到嗅覺,從顏色到形態,把菊花的美麗具體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具體生動的描寫來源於對生活細緻認真的觀察。朱自清說,在觀察生活時要對“一言一動之微,一沙一石之細,都不能輕易放過。”而同學們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卻往往很粗淺,或者只停留在表面上,在頭腦中形成的印象就會很模糊,所以在作文時對事物的描述也就很籠統。因此,我們要學會觀察生活,並且能夠抓住要領,找出規律,做到舉一反三。例如,對熟悉的花草樹木的觀察可依照:根+杆+枝+葉+花+果的順序對其色、形、味進行描摹;對人物的刻畫可依照:外貌+情態+動作+語言等進行描寫。只要我們堅持細緻認真地觀察生活,克服在觀察時“熟視無睹”的毛病,細心體會,時常練筆,就一定能夠把文章寫得生動具體。

過程最重要,寫具體有絕招

寫人和記事的記敘文,實際上都要記事。記事的核心是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觀察不細緻,體驗不深刻,思考不充分,事情的過程就寫不具體。觀察、體驗、思考,到了寫作文的時候,只有“思考”一項還能補救一點。我們不能到寫的時候才想到要去觀察和體驗,而且,這裡的“思考”原指在觀察、體驗的過程中的思考,並根據思考,更加細緻地觀察和更加深刻地體驗。

因此,只有紮實的觀察基本功,才是我們解決“寫不具體”問題的關鍵。但是,已經趴在課桌開始寫的時候,也是可以找一些技巧幫助我們回憶,想清楚事情的過程。

第十講:怎樣把“豬肚”寫得豐滿——怎樣把作文寫具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