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這“3懶”的父母,大多懂得“狐狸法則”,寶寶獨立又自信

大多數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

寶寶在學吃飯的時候,不管大人怎麼喂,他都堅持要自己吃;但等到真正自己會吃飯的時候,卻又總要大人喂。孩子好不容易學會了自己上廁所,可是堅持了沒一段時間,卻總要大人幫忙。剛開始學穿衣服,明明能穿的好好的,後來卻總是要家長幫忙穿。

孩子明明已經學會了獨立,為什麼卻又開始依賴家長呢?


能做到這“3懶”的父母,大多懂得“狐狸法則”,寶寶獨立又自信


不少家長都為孩子不獨立而感到頭疼,但從來沒想過,孩子這樣其實都是家長有意識的行為造成的。

1歲左右的寶寶就已經開始建立模糊的自我意識,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從而獲得自我價值感以及成就感。但家長們總是以“孩子做不好”、“孩子還小”為由,剝奪寶寶自己動手的能力。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導致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獨立意識被打破。

而那些從小就很獨立的孩子,父母大多善用“狐狸法則”。


能做到這“3懶”的父母,大多懂得“狐狸法則”,寶寶獨立又自信

什麼是“狐狸法則”?

在大自然中曾有這樣一件事情:

一堆狐狸夫妻共同養育7只小狐狸,不幸的是狐狸爸爸在覓食的過程中去世。只剩下狐狸媽媽一人承擔起照顧小狐狸們的責任。這位狐狸媽媽在小狐狸們很小的時候就教他們自己捕獵,不管有沒有食物,狐狸媽媽都不曾干涉,一直在遠處保護著他們。

在小狐狸們稍微大一點之後,就讓他們獨自出去生活。


能做到這“3懶”的父母,大多懂得“狐狸法則”,寶寶獨立又自信


有科學家發現這7只小狐狸比大自然中其他的狐狸生存能力更強,生活的也更健康。成年後的小狐狸們不許跟父母一起生活,他們必須獨自承受自然法則。

當狐狸法則用於教育孩子上,便是讓父母學會適當的放手,不過多幹涉孩子的生活,孩子才會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不會事事依賴父母。


能做到這“3懶”的父母,大多懂得“狐狸法則”,寶寶獨立又自信


懂得狐狸法則的父母,能做到這“3懶”

  • 懶得保護孩子

孩子出生後是全家人的“心頭寶”,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在玩耍中磕磕碰碰,受了一些傷。經常在家裡採取過多的保護措施,孩子從小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困難,長大後就不會學著自己去找方法去解決。

一旦碰到什麼磕磕碰碰就會大哭,甚至產生玻璃心。


能做到這“3懶”的父母,大多懂得“狐狸法則”,寶寶獨立又自信


  • 懶得幫孩子做決定

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開始擁有了明顯的自我意識,希望能夠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事事都希望自己決定,通過這種方式享有自主權。這是家長培養孩子自主能力的關鍵時期,長大後孩子會很有主見,不會盲目從眾。

但很多家長不相信,孩子的選擇和決定總是替孩子決定好一切,這樣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意識,沒辦法自己決定一件事。

能做到這“3懶”的父母,大多懂得“狐狸法則”,寶寶獨立又自信


  • 懶得照顧孩子的生活

看過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上廁所,甚至不會自己穿衣服而被退學。孩子沒有足夠的獨立自理能力,上幼兒園之後便不能很好的照顧自己。

這是因為在家時有家長的細心照顧孩子,不用為吃飯上廁所等事情操心,便失去了基礎的獨立自理能力。


能做到這“3懶”的父母,大多懂得“狐狸法則”,寶寶獨立又自信


當孩子1歲左右,家長就可以通過繪本、故事以及示範的方式,教會孩子吃飯上廁所等基礎的生活能力相比於父母代勞,寶寶更喜歡自己完成這些事。青青為家長和粉絲們推薦《陪你長大》與《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用貼近孩子生活的有趣故事,讓孩子輕鬆學會獨立自理能力。


能做到這“3懶”的父母,大多懂得“狐狸法則”,寶寶獨立又自信


《陪你長大》中的健康這方面主要包括《吃飯》、《拉臭臭》、《穿衣服》、《洗澡》等基礎的自理能力,用故事的形式讓寶寶學會這些能力,不用家長操心。《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則教會孩子分享、道歉、講衛生等好品質,養成寶寶好性格。


能做到這“3懶”的父母,大多懂得“狐狸法則”,寶寶獨立又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