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關注:疫情防得住 發展搞得好

“能多生產一隻口罩,就能多讓一個人佩戴、多一次保護。在這特殊的40多天裡,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和黨組織的凝聚引領、眾多黨員的挺身上前緊緊連在一起。”

浙江省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林焰峰的感慨,源於企業黨支部一聲號召下,黨員職工帶頭結束春節休假,加班加點投入生產,僅用7天保證130萬隻防護口罩原價出廠;源於市直機關黨員突擊隊關鍵時刻趕到,3小時內報名的50名黨員志願者充實到流水線上,須手工操作的“繞鬆緊帶”工序有了人力保證,這才全線開足馬力生產。

為確保“疫情防得住,發展搞得好”,浙江正努力作答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考卷”,全省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也在這場“大考”中砥礪初心使命。截至3月8日,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99.9%,產能恢復率97.7%。

緊握“早”字訣,各級黨組織迅速行動、全力應對

2月17日凌晨時分,雲南鎮雄人郭方琴從大巴車窗往外看,出了浙江永康東的高速口,只見永康市國際會展中心燈火通明,“歡迎鎮雄籍新永康人回家”的橫幅格外搶眼。同車的幾個小夥子已在歡呼:“永康,我們回來了!”

這趟“返工直通車”,從雲南到浙江開了近30個小時。車一停,等候在那裡的永康市委書記金政說:“希望更多員工能儘早返崗返工,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將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連日來,不少來自各地的務工人員和郭方琴一樣早早回到浙江返工:2月16日晚,近300名貴州籍務工人員乘坐務工返程專列,抵達杭州東站;2月17日下午,載著600多名河南籍務工人員的列車到達杭州;2月18日傍晚,湖州市吳興區接回雲南籍員工的航班包機,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

這些“早”的背後,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全省各級黨組織迅速行動、全力應對的努力。無論是率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第一時間啟動全省聯防聯控機制,嚴格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還是率先發力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浙江上下認真貫徹黨中央的部署要求,抓實抓細抓落地,緊握“早”字訣,早準備、爭主動。

“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浙江適時提出,更加自覺地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更加精準有力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防疫精準度、政策落實度,跑出發展加速度。近日,省委組織部發出通知,進一步發揮組織優勢,各級黨組織全力服務保障,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優化工作目標、強化工作重點、細化工作舉措。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省人社廳聯合推出“暖心八條”,進一步激勵關愛基層黨員幹部和醫務工作者,關心保障一線人員,激發擔當奉獻熱情。

上下“一盤棋”,各方協同配合、形成合力

“84除菌液,大量要,早點發,行嗎?”“急需84除菌液,能不能調一些?”

急迫的需求聲音,不斷湧向生產企業傳化集團。疫情防控一線急需的物資不能斷,但企業員工大多回鄉過年,生產線上缺人手,怎麼辦?

“‘平時工作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危急關頭豁得出。’這幾句話傳化黨員都熟悉。現在就是關鍵時刻、危急關頭,黨員當然要站出來發揮作用。”集團黨委書記陳捷說。

號召大家支援生產車間的信息從微信群裡發出當天,就有100多名黨員幹部報了名。第二天,“救援物資生產黨員突擊隊”56名黨員上崗,與設備迅速磨合,33噸大包裝除菌液順利下線。第三天、第四天,3條灌裝線開啟12小時生產模式,日用品液洗車間24小時不間斷生產。在黨員突擊隊帶動下,環環相扣的生產線高速運轉,這些天來,除菌液等產品源源不斷運往湖北、浙江等地抗疫一線。

傳化集團在省內外多地設有“公路港”,特殊時期怎麼保障防疫物資及生產生活必需品的運輸暢通?湖南長沙公路港成立臨時黨支部,多方組織協調;浙江富陽公路港黨支部組織黨員“紅色服務隊”,目前港區300家經營戶已全部復工。

企業黨組織把黨建的力量“嵌入”生產經營,推動復工復產“應復盡復、應動盡動”。各級黨組織上下“一盤棋”,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主動仗”。基層黨組織因時因地因事制宜,構築起合力抗疫的戰鬥堡壘。

最近,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課題組研發了“佩戴式空氣淨化裝置”,但一時找不到有生產基礎的企業合作。在浙江省科技廳“黨員服務先鋒隊”的協助下,目前該項目已找到多家意向合作企業,正加快推進成果落地產業化。省科技廳抽調骨幹黨員組建的5支“黨員服務先鋒隊”,對口聯繫服務承擔應急科研攻關任務的院校和企業,讓科研成果能儘快運用到抗擊疫情一線。同時,用科技力量支持企業穩發展、強創新。

“目前每天保持20個左右集裝箱的出口量,基本恢復了疫情暴發前的產能。”寧波家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寧波港,該公司一批價值40萬美元的日用消費品正在裝船,即將運往美國。這得益於鎮海區紀委監委積極督促商務等部門將服務關口前移,第一時間為這家外貿企業解決產品鏈、供應鏈上遇到的難題。這是浙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圍繞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做好精準有效的監督,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

黨員“三服務”,精準投放防控關鍵處、群眾急需處

“外籍專家終於可以來長興了!”3月2日,在湖州市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吉利汽車整車項目施工現場運營負責人朱列勤等來了這個期待已久的好消息。給他捎信的,是開發區機關第三黨支部黨員朱元東。自從2月15日這個項目復工後,朱元東就當起了“專職服務員”。

“一週至少有5天,他都在工地上待到半夜才離開。這幾天,光是為了讓幾位外籍技術專家安全順利入場,就不知來回協調了多少趟。”朱列勤說,施工現場多虧有朱元東和黨員服務小分隊隨時幫助解決施工材料、招工等難題。他預計,等技術專家都到位,項目進度還會加快。

曾亮相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的A30型號叉車,是由位於杭州市臨安區青山湖科技城的杭叉集團研發生產的。為了讓更多叉車儘快交付國內外的客戶,青山湖科技城黨工委派了工作經驗豐富的老黨員田泉“一對一”服務企業。

情況瞭解了一圈後,田泉帶著幾名黨員從大年初四開始就和企業“熱線聯繫”,青山湖科技城企業復工專班則提供“後臺支撐”,幫企業一路“打通關”:杭叉集團和上下游企業總共3700多名員工,3700多份通行證,連夜製作出來;企業資料填報有專人指導,復工申請“即報即批”;數百臺叉車出廠急需的物流通行證,黨員章小芬半小時就代辦好。復工兩天後,杭叉集團5個集裝箱的境外訂單順利發往波蘭、西班牙、墨西哥。這幾天,陸續又有1300臺叉車發往法國、俄羅斯等國家。

眼下,眾多像朱元東、田泉這樣的黨員,撲在基層一線,全程、全力為企業和群眾解難。他們中,有的是“紅色助力團”成員,有的是“企業復工應急工作組”組員,黨員始終衝鋒在前,主動擔當作為,推動疫情防控更科學、更精準,推動企業項目快復工、快復產。

3月2日,浙江省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等級從原來的一級調整為二級。“雖然應急響應等級降了,但越是這個時候,企業越需要幫扶、群眾越需要關心、基層越需要支持。”浙江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全省黨員幹部要以全新姿態投入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三服務”活動,精準高效地把服務投放到防控關鍵處、群眾急需處。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10日 19 版)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