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沒特色?上課沒章法?一張圖告訴你什麼樣的課程更吸引人

對於一家教培機構來說,機構盈利=課程+名師+營銷。這其中,課程更是關鍵所在。那麼,什麼樣的課程最吸引人?機構應該如何構建自己的課程體系呢?

一、優質課程學習閉環

校長們都知道,一節優質課程應當涵蓋教、學、練、測、評五個環節:

  • 教:結合標準化與個性化

標準化服務確保最基本的服務質量得以保證,個性化服務則讓服務質量實現跨越式提升。標準化和個性化的結合,可以讓教學服務效果更佳理想。

  • 學:兼備知識性與趣味性

教培機構的課程應以興趣為引子,以效果為導向,在強調知識性的同時,用遊戲、動畫、體驗等創意形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 練:強化練習 鞏固記憶

課後作業+跟蹤督促,保證學員通過強化練習,確保知識理解,鞏固學習效果。

  • 測:直觀測試檢驗學習成果

階段性進行成績測試,以檢驗學員的學習成果,增強家長消費決策的信心。

  • 評:家校互評 加強溝通

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可以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及個性化教學方案;家長對老師的評價,是教師能力考核的重要參考。

二、課程體系設計

  • 入門課(引流課)

顧名思義就是吸引學生上門的課,往往是門檻較低,價格便宜,同時又能夠體現機構體系特色的課程。

其主要作用是讓家長或者學生快速對機構的課程體系及效果產生認知,並且能夠快速產生購買/體驗。

  • 核心課

是指最具實力價值的主力課程,同時也是教培機構主要的營收來源。

核心課的主要方向為語言課程、其他文化課程、素養與實踐課程、藝術課程四大類。

  • 增值課

在機構現有課程的基礎上增加的附加課程,這類課程往往是根據社會上熱點需求緊密相連,在短期內會產生很大的流量。

  • 高利潤課

在一般教育培訓機構中符合毛利潤率30%及以上的,都可以稱之為高利潤課,它是學校或機構提升營收與利潤率的利器。

基於骨幹課程產品,敏感發現新的需求點,低或無成本開班,可直接省去招生營銷成本,是高利潤課的一種常見形式。

  • 種子課

種子課更多的是在學校現有教學平臺上對教學理念、教學形式、教授內容、學生管理及學習形態、教學工具等方面的變化與升級開展的全方位、小範圍的實驗。

種子課就是學校或機構未來中長期課程、教學、營收發展的引擎。

  • 品牌課

代表學校的品牌和方向的課程。這一類課程,大多屬於附加課程或者低成本課程,雖然不是主要的盈利項目,但卻代表本機構對教育的理解,和自身獨特的風格。

課程沒特色?上課沒章法?一張圖告訴你什麼樣的課程更吸引人

課程沒特色?上課沒章法?一張圖告訴你什麼樣的課程更吸引人

課程沒特色?上課沒章法?一張圖告訴你什麼樣的課程更吸引人

課程沒特色?上課沒章法?一張圖告訴你什麼樣的課程更吸引人

課程沒特色?上課沒章法?一張圖告訴你什麼樣的課程更吸引人

當機構剛起步,課程往往以創始人的擅長領域為主要方向,語文出身的老師,課程也往往以語文/語言等學科類課程為主。隨著機構的不斷增長,新科目需求增多,機構就需要有章法的增加課程,構建契合用戶需求、符合自身特色的課程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