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飄飄拳》經不起推敲,臺詞與劇情不佳,但頗具文化內涵

近日,當紅歌手畢雯珺跨界出演的首部劇作《淑女飄飄拳》正式上線播出。而憑藉著畢雯珺的熱度和該劇原著小說的人氣,該劇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廣泛熱議。不過,風評似乎並不是很好,劇情上存在了些許瑕疵,臺詞也不夠嚴謹。


《淑女飄飄拳》經不起推敲,臺詞與劇情不佳,但頗具文化內涵

臺詞欠缺考究,劇情缺乏邏輯

該劇在第一集中提到的“卯時”一詞是指早晨五點到七點這中間的一段時間,可女主風飄飄所說的那句“不才七點”顯然對“卯時”這個詞的定義過於籠統。要知道,雖然電視劇屬於娛樂性質,但其傳播廣、影響大,一些模糊的信息難免會對觀眾進行誤導,所以還是應更加嚴謹一些。

《淑女飄飄拳》經不起推敲,臺詞與劇情不佳,但頗具文化內涵

除此之外,該劇在第一集的邏輯和進度上缺乏合理性與代入感。開篇伊始,風飄飄要去參加入學考,結果不幸迷路,而後鏡頭一轉,便沒了女主的任何戲份,直到下個鏡頭再出現時,她已是學校的風雲人物。

而這段劇情轉折的過於突兀,銜接不夠自然。要知道,就像第一印象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一樣,一部劇集開篇的代入感至關重要;而該劇開篇對於女主如何進入學院以及畫作怎麼被展出都沒有詳細交代,進度有些過快,與開篇塑造的“迷路”意境大相徑庭,難免會讓觀眾有些出戏。

而該劇如果能完全按照原著第一章的進度來,拋去第一集女主起床趕考的那段戲份或許還比較自然;但在該劇中卻是畫蛇添足一般加入了那段鏡頭,結果跨度太大,失去了邏輯性與代入感,這樣的開篇很容易勸退觀眾。

《淑女飄飄拳》經不起推敲,臺詞與劇情不佳,但頗具文化內涵

穿幫嚴重

而除了劇情上缺乏邏輯與代入感之外,該劇對於鏡頭的嚴謹性也有待深度打磨。暫且不說第一集中女主拿在手中的畫作下個鏡頭卻不見了的嚴重穿幫鏡頭;單單是風飄飄躲在報欄後時,衛楚已經發現了她的腿,可靳柔和艾佳卻沒有發現,這處穿幫鏡頭未免太過兒戲,難不成是把這部電視劇的受眾年齡層定義在幼兒園階段?簡而言之,該劇在細節上實在欠缺考量。

《淑女飄飄拳》經不起推敲,臺詞與劇情不佳,但頗具文化內涵

套路老舊化

或許是因為該劇的同名原著小說誕生的過早,才使得該劇的套路有些老舊,整體風格與當下熒屏上追求的內容正好背道而馳。像是白海洋在食堂吃飯時被下藥的劇情,與當今諸多影視劇相比實屬“小兒科”般的存在,不夠新穎也不合常理。在改編方向上,該劇似乎也有些欠缺考慮。

《淑女飄飄拳》經不起推敲,臺詞與劇情不佳,但頗具文化內涵

打戲精彩

不過,該劇雖然在劇情發展和細節上欠些火候,但瑕不掩瑜,其中一些好的內容也值得被鼓勵與肯定,簡單來說,該劇也並不是“漏洞百出”。

而《淑女飄飄拳》作為一部青春偶像劇,主打浪漫風,但同時又將原著中的“競技精神”保留了下來。劇中演員們的諸多動作戲都行雲流水,彷彿一氣呵成,在鏡頭下呈現出的整體效果絲毫不弱於一些動作電影。

而動作戲能夠這般精彩,或許要感謝兩個人,一位是本劇的動作指導陳少華,曾參與《功夫》的武術指導;另一位是本劇主線劇情“太極”的指導顧問葉泳湘,即楊式太極第六代傳人。要知道,兩人都是前輩,且對於武術動作都深有造詣,而這些在劇中都清晰的表現了出來,令觀眾讚歎不已。

《淑女飄飄拳》經不起推敲,臺詞與劇情不佳,但頗具文化內涵

畫風清新,男女主設定新穎

該劇除了打戲精彩流暢之外,畫面質感也十分唯美。尤其是對一些外景地的刻畫,唯美清新,有種電影大片的既視感,且整體充斥著文藝氣息,令人感到舒適、放鬆。

此外,該劇在男女主的設定上倒是擺脫了老舊的套路,男主不再高冷霸道,女主也不再傻白甜。在本劇中,衛楚沉穩內斂但不失幽默,風飄飄活潑好動但不失智慧,兩人一靜一動,相得益彰

《淑女飄飄拳》經不起推敲,臺詞與劇情不佳,但頗具文化內涵

文化內涵深厚

《淑女飄飄拳》雖然是一部偶像劇,但其中對於一些文化學識的普及也尤為深刻,就像是貫穿本劇的“太極文化”有葉泳湘作為顧問,一定程度上對於此類知識的傳授也不會出現太大偏差。另外, 劇中出現的《文心雕龍》一書是南北朝時期的劉勰創作的中國文學理論批判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文學理論名著;而衛楚點評的那幅《廬山高圖》則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的大作,現今仍留存於世。

《淑女飄飄拳》經不起推敲,臺詞與劇情不佳,但頗具文化內涵

總而言之,《淑女飄飄拳》這部偶像劇在質量上有好有壞。雖然劇情上整體都缺乏嚴謹的邏輯,每個分線劇情也欠缺一定的連貫性,且穿幫鏡頭尤為明顯,一些常識性問題也缺乏深度考究;但閃光點也仍存在,精彩的打戲,豐富的文化普及,都給了這部劇煥然一新的面貌,使其不失為一部休閒放鬆的“下飯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