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歡迎關注 ,點擊加入下方圈子,學習更多實用孕產育兒知識,做靠譜媽媽。

晶晶家女兒快兩個月了,只喜歡被大人抱著來回走動,還很喜歡豎著抱,大人坐下就哭,而且抱著睡著後,剛放床上就醒,但若是抱著就睡很長時間,家裡四個大人輪著抱著哄,都已經快被兩個月的寶寶折騰崩潰了。

其實,這也不僅是晶晶家遇到的問題,很多媽媽都感同身受,覺得自己生的就不是那個預想中的“小天使”,而是個上天派來折磨人的“小妖精”。寶寶就喜歡被抱,尤其豎抱的時候顯得特別開心,還有睡覺的時候,必須得抱著並且來回走著,才能很快並安靜的睡著;一旦家長坐下又哭又鬧、放下就哇哇哭,簡直比警報器還準!帶娃的人也是每天被娃累的腰痠背痛、手腕疼、胳膊疼。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為什麼“寶寶喜歡被抱著走,坐下就鬧、放下就哭”?

養育過寶寶的媽媽,這樣的場景幾乎都經歷過,那為什麼寶寶都喜歡被抱著,尤其喜歡豎抱?總結一下,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 被抱著有“在子宮中”的感覺

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子宮裡雖然黑漆漆的也不大,但是很溫暖,並且被羊水包圍,寶寶可以聽到媽媽的心跳聲及外面的聲音;而且當媽媽白天活動的時候,肚子裡面的寶寶隨著羊水,可以感覺到晃動。

當寶寶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寶寶是很懷念這種“被包裹、很溫暖、來回晃動”的感覺,而“被大人抱著來回走動”的感覺,和那種感覺很像,讓寶寶感覺很踏實很舒服,所以被寶寶喜歡。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2. 本性使然

渴望母愛是天性,尤其是孩子,我們經常看到,即使很大的孩子了也是喜歡黏著媽媽,依偎在媽媽或是躺在媽媽的懷裡,很享受那樣溫暖而踏實的感覺。剛出生的寶寶也是一樣,喜歡被媽媽抱著。

3. 安全感缺失

日本有個研究:在不到6個月的寶寶身上裝上“心率監測器”,媽媽抱著寶寶,當媽媽坐下時寶寶哭鬧,心率會迅速上升;媽媽站起來抱著寶寶來回走動,寶寶就會停止哭鬧,心率也會降下來;但若是媽媽又坐下,寶寶會繼續哭鬧、心率飆升。因此,專家得出“只有媽媽抱著寶寶來回走動,寶寶才感覺是安全的”。

大部分媽媽都知道,剛出生一段時間內,寶寶是沒有安全感的,剛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因而這段時間會更依賴媽媽,喜歡被爸爸媽媽抱著來獲取足夠的安全感,不然就會哭鬧,這就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4. 喜歡被抱著到處看新鮮事物

小寶寶也有好奇心,寶寶出生後,隨著視力逐漸發育完善,寶寶也喜歡看周圍的新鮮事物。當被爸爸媽媽抱著,尤其是豎抱著並來回走動,他們趴著大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到不同事物,讓他們覺得很好玩。

而且爸爸媽媽們也發現了,寶寶更喜歡被豎抱,這是因為豎抱時可以轉著小腦袋和小眼睛看到周圍更多的新鮮事物,但橫著抱只能看到天花板,滿足不了寶寶的好奇心,所以寶寶就愛鬧。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5. 被抱著時可以緩解身體不舒服

小月齡的寶寶,腸脹氣很常見,寶寶的肚子鼓鼓的,還經常打嗝、吐奶、放屁,讓寶寶感覺很舒服,但寶寶也很聰明,他們會嘗試自己緩解,比如使勁兒蹬腿兒,經常憋的自己滿臉通紅,但畢竟自己“能力有限”,不能緩解時就會通過“哭鬧”給爸爸媽媽發出“求救信號”。

當爸爸媽媽把寶寶抱起來後,被抱著很溫暖而且有“被束縛”的感覺,甚至在抱的過程會把寶寶肚子裡的空氣“被動按壓”出來,都是有助幫助寶寶排氣的,讓他們感覺舒服,那寶寶自然喜歡被抱著了。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寶寶喜歡被抱著,坐下鬧、放下哭”的情況,該怎麼辦?

當家長們發現寶寶有這種情況時,最好先排查下上面說到的幾種情況,看是哪種,看寶寶是單純的“求抱抱”,還是真的存在“身體不舒服”的情況,然後根據情況正確應對。

情況1. 沒有安全感,單純“求抱抱”

① 多陪伴寶寶,幫助寶寶建立足夠安全感

剛出生的前幾個月,寶寶沒有安全感,喜歡被媽媽抱,是很正常的,那媽媽也不要“吝嗇”自己的抱抱,要適當的抱抱寶寶。

平時也要多陪伴寶寶,但“陪伴”不等於“陪坐或陪躺”,要看著寶寶,有眼神交流、有語言交流,這樣寶寶才能感覺到來自爸爸媽媽的“關愛”,才有助安撫寶寶情緒,增強安全感,也利於寶寶良好性格的養成。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② 給寶寶裹襁褓

“裹襁褓”,就是為了給寶寶營造一個類似“在子宮內”的感覺,被包裹著有一種束縛感,有助增加寶寶的安全感,自然會減少由於安全感缺失導致的哭鬧不安。

另外,裹襁褓也相當於多了一層“防護”,有助避免寶寶受涼,減少腸脹氣的發生。

但是需要提醒家長們一點的是,切不可包裹的太緊,限制了寶寶的四肢活動,也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情況2. 情緒不安或身體不舒服

③ 給寶寶聽白噪音

寶寶出生後,不少家長幹什麼都躡手躡腳的,不敢發出聲音,只要稍微聲音大點,寶寶可能就被“驚嚇一下”,尤其睡著的時候。

但事實上,寶寶在媽媽子宮裡,外界的一切聲音、媽媽的心跳聲、羊水的晃動聲,這些聲音混在一起,會讓寶寶聽到一個很雜亂的聲音。所以當寶寶哭鬧或情緒不安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給寶寶聽聽“白噪音”,有助讓寶寶放鬆並安靜下來。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④ 睡著後,先讓寶寶側臥一會兒

哈韋卡普博士曾提出“5S安撫法”,通過5個方法來安撫哭鬧的寶寶,幫助寶寶更好的入睡。“側臥/俯臥(Side/StomachPosition)”就是其中之一S,另外,還包括上面起到的裹襁褓(Swaddling)、白噪音或噓聲(Shushing)。

側臥的睡姿,相比仰臥,有助增加寶寶的安全感,還有俯臥的睡姿更是類似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蜷縮姿態”,讓寶寶覺得舒服也安全。入睡或是剛睡著的時候,再加上媽媽輕輕的撫摸或輕拍,可以讓寶寶放鬆,減少放下哭鬧的情況。

這裡也需要提醒新手爸媽,不管是俯臥還是仰臥,都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不可保持這樣的睡姿太長時間,而且旁邊一定要有人看著,避免寶寶堵住口鼻而發生窒息。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⑤ 飛機抱

如果是因為寶寶有腸脹氣而喜歡被爸爸媽媽抱著,甚至哭鬧不止,那就可以試試“飛機抱”,很有效,可以快速讓寶寶安靜下來。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有“腸脹氣”?

經常遇到媽媽們問:寶寶經常夜裡或凌晨固定點的哭鬧、哭鬧時甚至拒絕吃奶、小肚肚看上去鼓鼓的、摸上去硬硬的、經常自己憋勁兒憋得滿臉通紅、蜷縮雙腿放鬆不下來、經常放臭屁、放屁蹦出來屎,寶寶這種情況是怎麼了?

這些都是“腸脹氣”的表現,寶寶這是肚子不舒服了。

當寶寶正在不舒服、哭鬧的時候,可以嘗試飛機抱,前提是確保安全,等寶寶肚子裡的空氣被“排擠出來”,寶寶舒服了就好了。

除了飛機抱,還可以嘗試給寶寶熱敷、做被動運動(蹬自行車)、裹襁褓、聽白噪音讓寶寶安靜放鬆下來;平時可以經常給寶寶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每次吃奶後拍嗝、餵奶姿勢和方法正確等,減少寶寶吃進去太多空氣、幫助寶寶排氣而預防和緩解。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⑥ 經常給寶寶做撫觸按摩

小月齡的寶寶,還可以給寶寶做撫觸按摩、被動運動,不僅有助促進寶寶各感官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幫助寶寶放鬆身心,減少不安和哭鬧;而且按摩和做運動也可以幫助寶排氣,緩解因脹氣給寶寶造成的不適和不安。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以上就是小月齡寶寶經常喜歡被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的原因,及各自的應對方法,家長們可以根據這些情況,自行分析併科學應對,幫助寶寶健康成長。也歡迎分享給身邊其他的家長們~

特殊時期,不方便去醫院,家長們還有哪些育兒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直接在今日頭條APP首頁,輸入關鍵詞查詢。

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鬧放下哭,五原因六方法,總有一個管用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給京媽點贊並且分享給身邊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