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早就聽說過白褲瑤的故事。據說他們是一個直接從原始社會跨入現代社會的民族。之前,他們刀耕火種,自給自足,祖輩隱藏在大山深處,就連他們的服裝都是自種,自紡,自織,自縫,自繪,然後自己蠟染和針繡而成。他們有自己的語言,自己婚喪喜慶的風俗習慣,他們的禾倉、住房等建築獨具一格,他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個民族,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董蒙就是這樣一個獨具特色的白褲瑤聚居地。

從荔波縣城往南,穿過三十餘公里的水泥路,就到了瑤山古鎮。這是一個成熟的瑤山文化展示點。各種瑤族文化元素,都能在這裡找到體現。因為太完美,我們穿過古鎮,繼續往山裡走,就到了董蒙。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進入董蒙,首先就是村頭那一面牛頭銅鼓。瑤族的銅鼓早就納入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打銅鼓是白褲瑤最神聖的時刻。據統計,三萬多白褲瑤人,居然留存有三百多面銅鼓。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村裡人說,你們來得不是時候,只有每年秋後的農閒時節,或逢老人過世,或祭祀或歡慶時才打銅鼓。

在董蒙村的廣場上,我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傳說中男人的白褲子和女人的白裙子。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村委會的何主任介紹說:這些衣褲如今只有上了些年紀的人才穿。白褲子不耐髒,也不好洗,年輕人很少穿。這些白褲子上普遍都繡著紅黃的圖案。

問起緣由,一箇中年漢子指著褲子說:這些紅條子,都是有來歷的------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原來,白褲子是為了紀念他們的統領瑤王率領族人反抗入侵,捍衛家園。五條紅線就是當年瑤王受傷倒地、滿手鮮血、支撐膝蓋、奮力站起,繼續保衛家園留下的五條血指印。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而白褲瑤婦女無論年長年幼,都有一條白底上帶著藍紅色帶的百褶裙,裙子色彩斑斕、豔麗。裙腳上手工繡著各類圖案,長及膝蓋。在縣裡買一條同樣的裙子,不過幾十塊錢,而她們做這樣一條裙子,要從織布,到蠟染,刺繡,縫製,一道道工序複雜而繁瑣。

白褲瑤女人的上衣就是兩片分離的布片。一舉一動,春光畢現。但那都是過去了。現在,她們在民族服飾裡都套上了一件襯衣。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至於服裝上的圖案,一個年老的婦女指著一道曲曲彎彎的繡線說:這像不像蜘蛛?原來裡面也有一個故事。

有一次白褲瑤族人因戰事逃亡入山,躲進懸崖邊的一個巖洞裡,剛藏好,幾隻蜘蛛就在洞口織起了網,等到追兵趕到,只看到橫七豎八的蜘蛛網布滿了整個洞口。追兵們別處而去。族人轉危為安。為了感念蜘蛛,她們在裙子上繡上這些圖案。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白褲瑤有一部血與淚寫就的歷史。在源遠的時間長河中,他們輾轉、遷徙,居無定所,一次次長途跋涉,一遍遍抵禦外患。

在他們的白褲子上,刺下的是他們對命運的抗爭和堅強,在她們的百摺裙裡,繡下的是銘記與感恩。他們將部落歷史一件件都寫進服飾裡,讓後人在傳承中讀出他們民族的悲愴和驍勇。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何主任說:逢有重大的節日,村裡全都著盛裝,全村一起對歌跳舞,打銅鼓,還有長席宴。老人去世,還要開牛,祭祀,等各種風俗。白褲瑤民族雖然偏居深山一隅,卻是一個勤勞善良,樂觀開朗的民族。

董蒙村的幹欄建築也別有特色。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土黃色的實木牆壁上支撐著藏青色的瓦片,古色古香,整個小村在綠樹掩映下,有一種歷經滄桑的厚重。白褲瑤還獨創了一種儲糧的糧倉。方形,錐頂,四根木柱高高支撐著。既防潮防水防鼠,又通風,安全。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早晨,小村雨霧濛濛,新時代的貨郎開著摩托車過來了。在村裡的廣場上鋪開攤子,賣的是自家養的豬肉。

下午,下田的,放牛的,都照常出工了。廣場上只有幾個孩童在玩耍。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山裡的孩子皮實,這樣的陰雨天我們穿著衝鋒衣還凍得受不住,他們卻是單衣單褲,在廣場上奔跑嘻戲。大自然就是他們的遊樂場。

傍晚,村子安靜下來,喧囂了一天的春雨還在似有若無地淋漓。路燈亮了起來,遠處山崖上的雲霧繚繞著,越壓越低,把小村纏繞得如幻如夢。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白褲瑤族是直接從原始社會過渡過來的,殘存著許多母系氏族社會的痕跡。比如傳說他們在婚姻裡是以女性為決定方,男人為從屬。至今還流傳著:男人出門三樣寶:獵槍,酒壺,畫眉鳥。其實,現在的白褲族男人,也很勤勞能幹。

一個白褲族老人在編竹筐。他說,他一天能編一隻竹筐,賣三十塊錢。一個男青年騎著電動車剛從外面回來,他是護林員,趁著巡邏的時候,順便撿了些柴禾,給家裡烤火用。村裡的年輕人大多都出外打工,只有過年才回家相聚。村委會的幾個年輕村幹部,都是曾經在外面打過工,有文化有見識的青年。

村裡的女人們從小都練習刺繡,織染。沒農活的時候,幾個人坐在一起閒聊,手裡也不忘記拿著一件繡品。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白褲瑤族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我們在村子裡轉悠時,被一家邀請上去,三杯自釀的玉米酒端過來,不喝就不讓走。

安居在偏遠崎嶇的深山裡,土地貧脊,生存環境極其惡劣,白褲瑤民族卻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民俗風情,而且幾千年恪守,他們被譽為東方的印第安人。

白褲瑤:東方印第安人!直接從刀耕火種的母系氏族過渡到社會主義


多年來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董蒙白褲瑤仍舊堅守著自己的生活,一板一眼,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矚目的一個民族。國家領導人李克強,賈慶林,都曾過來村裡進行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