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火熱,盲目跟風,你家品牌真的適合嗎?

很多人說,2020年是短視頻的元年,疫情讓人不得不停下奔波的腳步,困頓在最多幾十平米的空間,讓人窒息。總得找點事幹吧,彷彿所有人都開始拿起手機,開始了短視頻創作之旅,且不管有沒有用,兩大短視頻APP的上億的日活量也足夠讓很多品牌流下口水。

短視頻火熱,盲目跟風,你家品牌真的適合嗎?

某平臺用戶日活增長趨勢

於是,各類品牌蜂擁而至,藉著這股風口,都想著是不是也要轉個型,把自家的產品搬到短視頻平臺,收割一波粉絲紅利,入駐、付費、投放,折騰幾次下來,貌似訂單也沒多幾個。

短視頻火熱,盲目跟風,你家品牌真的適合嗎?

某品牌視頻

渠道拓展固然沒有問題,但是你搞清楚這個渠道的用戶到底適不適合你的產品呢?盲目是要交學費的。

瞭解平臺的核心用戶群體及其喜好和年齡,品牌營銷才能有的放矢。

兩大短視頻平臺核心用戶畫像:以24歲以下年輕用戶為主,女性用戶居多。

短視頻火熱,盲目跟風,你家品牌真的適合嗎?

根據相關平臺官方2019年數據報告顯示,最具消費能力的70-90後更喜愛美食、手工、風景類的創作內容,有趣、潮酷、年輕成為內容的基本調性。

短視頻火熱,盲目跟風,你家品牌真的適合嗎?

用戶最喜歡和最愛拍的內容

根據用戶特徵分析,滿足用戶條件的品牌才能在這些平臺獲取有效的用戶。這就是說為什麼關於母嬰類、美食類品牌容易在短視頻渠道獲得成功。

短視頻火熱,盲目跟風,你家品牌真的適合嗎?

美食類視頻得到大量推薦

用戶喜歡為教學類的節目點贊,品牌在關注這類用戶的同時,特別要注意的是每年平臺上有超過1400萬個短視頻,平均每天生產4萬多個,想把你的付費內容推送到用戶手機上,有沒有彩票中獎的概率?

短視頻火熱,盲目跟風,你家品牌真的適合嗎?

某平臺最受歡迎的知識門類

流量固然沒有錯,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核心定位,微信主要用來聊天的,品牌可以通過在和用戶不斷的溝通交流過程中變現;短視頻用來在碎片化的工具,用戶聚焦在新鮮、有趣的內容,至於能不能把貨賣出去,還是要靠精緻的內容。

這就是眾多大品牌為什麼還是選擇背書能力較強的央視和衛視的原因,和平臺公信力有一定的關係。

亂花漸欲迷人眼,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作為品牌的決策者,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認知,要不要入局,最好的方法是:

看看你的競爭對正在做什麼,去掉其中的詩意,因為它已經成為阻礙信息進入人心智的障礙。

市場營銷的目標就是讓銷售變得多餘,建立品牌聯想而非單純的賣貨,讓消費者理解你並自發形成購買訴求,是一個產品不斷追求的目標。

筆者根據自身數十年的營銷經驗,結合具體的應用場景,深度剖析企業及品牌市場、營銷相關的熱點話題,讓品牌在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之時少走或者不走彎路。產品的銷售與市場問題很複雜,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做具體的診斷方才有效,持續關注我吧,相信你會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