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顯明在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推動實體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高質量發展

傅顯明在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推動實體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高質量發展

3月9日下午,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工作座談會在市行政中心召開。市委書記傅顯明強調,金融機構要積極有為,力度更大、靶向更準、服務更優、效果更好,推動實體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委副書記、市長樓琅堅主持會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洪,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克寧出席。

傅顯明在講話時指出,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不僅體現出了黨的領導堅強有力、國家體制和制度的優勢、全國人民的眾志成城,還體現了金融機構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上的積極主動、保障有力、快速精準、服務有方。

傅顯明指出,東陽發展未來可期。在東陽發展的關鍵時期,金融機構理應積極有為、建功立業。當前,東陽發展正處於“五個關鍵時期”的機遇,因交通改善、產業轉型、教育提升帶來的發展空間很大。雖然還存在發展空間受限、發展後勁不足、產業轉型不快等短板,但東陽具有獨特的產業結構優勢、人才優勢、人文優勢。金融機構要著眼長遠,充分認識到東陽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積極有為,在推動東陽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的發展。

傅顯明強調,新冠肺炎疫情給東陽市帶來不小衝擊。形勢越複雜、企業越困難,金融工作越重要,越要雪中送炭。在市委、市政府努力下,企業復工復產第一階段的用工難問題已經初步得到解決。當前,影響企業復工復產的是資金問題。銀行和企業也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榮辱與共、休慼相關,理應同舟共濟、共克時艱。銀行在服務企業過程中,要把上級的各項政策要求落實到位。力度要更大,實現信貸規模增長、融資成本降低、融資結構優化、受益面擴大;靶向要更準,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精準施策,該減的減到位,該免的免到位,該降的降到位,該幫的幫到位;服務要更優,特事特辦,急事急辦,深入開展“百地千名行長進萬企”,繼續加大創新服務;效果要更好,抓住政策“窗口期”,提高服務效率,實現為企業輸血和為銀行造血的良性互動,增強東陽整體經濟活力。

傅顯明強調,加強領導,優化服務,共同推動實體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要以融資暢通工程為抓手,解決好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建立預警機制,實行更精準考核,優化部門對金融機構服務,政銀企合心合力共克時艱;除了工業經濟外,金融機構還要關注政府投資、國企投資、民間投資的項目,關注東陽的農業、城市建設。

樓琅堅指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金融支持抓得緊、成效好。下一步,金融機構要根據相關部門的清單做好精準支持,該發放的貸款抓緊發放,輔導推進企業上市,大幅度增加無還本續貸,對符合發債條件的企業應發盡發,擴大信用保證範圍。在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的同時,銀行要主動對接,加大對市裡重點項目和民間投資項目的支持。

陳洪就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提出具體要求。

會上,東陽市農業銀行、中國銀行、農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證券、中國人保等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彙報本機構業務開展情況以及疫中疫後支持、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舉措等;市發改局、經信局、科技局、金融辦、人行、銀保監等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發了言。

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