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的文物,一半與他有關,育有四個女兒,卻聲稱沒有子嗣

他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大的文物販子,沒有之一。據中國古董界人士介紹,流失於海外的中國古董,約有一半都經過他的手。

而經他手的文物中,尤以唐太宗的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最為著名,也最讓人痛心,每每想起都讓人憤怒、嘆息。

流失海外的文物,一半與他有關,育有四個女兒,卻聲稱沒有子嗣

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後騎過的戰馬,為紀念這六匹戰馬,李世民令工藝家閻立德和畫家閻立本,用浮雕描繪六匹戰馬列置於陵前。六駿中,唯有颯露紫這塊雕像是有人物的。

被偷運的昭陵六駿有四駿被截獲,現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有二駿(“颯露紫”和““拳毛騧”)被他運出國外,現存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2017年1月,陝西省昭陵博物館公開發文《昭陵“二駿”,中國等你回家》,從多角度陳述理由,要求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歸還民國時期被盜賣的“二駿”——“颯露紫”和“拳毛騧”。可惜,兩駿回家之路,至今漫長。

流失海外的文物,一半與他有關,育有四個女兒,卻聲稱沒有子嗣

盧芹齋

讓兩駿流失海外的這個文物販子就是盧芹齋。由於他的行為,陪伴唐太宗一千餘年的昭陵六駿石像不僅傷痕累累,而且分隔兩地,無法相聚。

盧芹齋出生於1880年2月1日(他的原名和生日說法不一),族譜上記錄著他的原名——盧煥文。

盧芹齋自小家境貧寒,後來去了南潯張家做張家大少爺的僕人,張家在當地是大戶人家,而張家的大少爺,就是日後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的張靜江。

1902年,張靜江在法國巴黎開設“運通”公司,售賣中國的瓷器、字畫等,並將收入悉數資助了孫文。

而盧芹齋就在這個公司裡打雜做學徒。

盧芹齋不僅聰明還很刻苦,他在掌握了鑑定古董技術的同時,還學會了英語和法語,深受張靜江的喜歡。

後來張靜江志不在此,便回國投身政界,但是盧芹齋沒有回國,不僅沒回國,還與其他人成立了自己的古董公司,毫無疑問,盧芹齋已經打算投身販賣文物的行業中去了。

流失海外的文物,一半與他有關,育有四個女兒,卻聲稱沒有子嗣

當時的中國正值混亂,北洋政府的總統三年能換好幾茬,各地軍閥也是戰爭不斷,在人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沒有人將文物當回事,盧芹齋正是抓住了這個時機。

他在外勾結列強,在內勾結豪強,瘋狂倒賣國寶。為了壟斷文物出口市場,他還專門成立協會,聯合大戶欺行霸市,將全國範圍內的奇珍異寶低價收購,然後經上海港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富庶的巴黎、紐約等地販賣。

當時的外國富豪、博物館非常熱衷收藏中國的古董文物,盧芹齋獲利頗豐,也成了西方人眼中的名人。

流失海外的文物,一半與他有關,育有四個女兒,卻聲稱沒有子嗣

今天巴黎紅樓

1926年開始,盧芹齋僅用了2年時間,把原來3層高的公館改建成了5層的中式紅樓。樓內富麗堂皇,充滿了東方神秘色調。這座位於巴黎的紅樓,今天已經成了巴黎的重點文物。

盧芹齋在樓內收藏了眾多文物,包括很多石雕名品,均出自雲岡、龍門、鞏縣、天龍山、響堂山五大名窟的傑作以及石窟以外的歷代佛像精品(另含少量陵墓雕刻及其他世俗作品),無疑對於古代雕塑史研究殊具參考價值。

流失海外的文物,一半與他有關,育有四個女兒,卻聲稱沒有子嗣

紅樓內文物

盧芹齋在國內外忙忙碌碌,損害的卻是國家的利益,無數珍貴的文物就這樣被他販賣到了海外。

盧芹齋販賣了多少文物,已經查不清楚了,僅舉以下幾個例子,你就知道這傢伙當年有多瘋狂。

唐代龍門石獅,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14世紀大型佛教壁畫,現藏於美國大都會美術館。

隋代佛教青銅造像、一組漢代畫像磚,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數尊真人大小的響堂山雕塑,現藏於賓西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唐代仕女圖墓葬石雕,現藏於西雅圖市立美術館……

盧芹齋曾親自在紐約舉辦的兩次拍賣,出售中國文物2,800餘件,成交價僅10多萬美元。在巴黎的1次展銷中,他賣出青銅器、雕塑、玉器3,000餘件。

他的文物販賣之路在1948年走到了盡頭。在這一年,他的最後一批貨物被截留國內——這是他前後準備了好幾年的成果,有十七箱,342件文物,其中有不少國寶級。可想而知,如果這批文物被其偷運到國外,那將會帶來何種損失,無法估量。

1950年3月,盧芹齋在紐約發佈聲明:

我已年過七十,經營中國古董達半個世紀……中國新政權在上海查封了我收購的大批文物,其中包括我至關重要的藏品,這令我意識到,我的古董生意已經山窮水盡,無以為繼……因此,我不無遺憾地決定,從此退出古董交易這個行業。

流失海外的文物,一半與他有關,育有四個女兒,卻聲稱沒有子嗣

盧芹齋

他的文物之路如果沒有結束,不知有多少奇珍異寶將流失海外,如果他在幹上幾十年,那將是整個民族的大不幸。

盧芹齋雖然販賣文物,但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還積極支持國內抗日,抗戰期間,他公開募捐並籌款購買軍需品輸送國內。

而對於販賣文物,盧芹齋一直狡辯否認自己的罪行,他認為自己販賣文物是不對,但但也因此將這些文物保存了下來。

當然,他的這種狡辯是強詞奪理的,因為他販賣文物的主觀目的並不是保護文物,而是為了錢,不能因為他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而減輕他的罪行,這是兩回事。

流失海外的文物,一半與他有關,育有四個女兒,卻聲稱沒有子嗣

盧芹齋的四個女兒

盧芹齋有4個女兒,都是他與他美麗的外國妻子所生,由於是混血兒,盧芹齋的女兒個個天生麗質、貌美如花。

因為沒有兒子,也就意味著萬貫家財在他死後將會易主,所以盧芹齋一直宣稱自己沒有子嗣,他也從不教女兒們學中文,更不對她們講中國的故事。

盧芹齋在晚年的時候想落葉歸根,但至死也沒敢回國。

​1957年,盧芹齋終於走到了人生盡頭,終年78歲。臨死前,他還在絕筆中為自己辯解:“我的確感到非常羞辱,因為我是使這些國寶流失的源頭之一。但我唯一感到可以欣慰的是:這些文物沒有一件不是在公開的市場上與其他買家競標得到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盧芹齋靠販賣祖宗文物發家致富,這種行為是極為可恥的。文物是我們先人智慧的結晶,不僅具有歷史價值,更是一個民族的回憶,體現的是一個民族的發展歷程、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盧芹齋的行為註定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可憐他至死都沒有悔改,終不被人原諒。

參考資料:《盧芹齋傳》(法)羅拉著;卞婉鈺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