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6000萬頭出欄數 我省生豬生產穩步恢復

3月6日,我省召開的生豬穩產保供工作專題會議明確,下一步,各地要加大工作責任落實力度,推行恢復生豬生產定向包點責任制,加大政策落地督導力度,以及生豬生產調度力度,確保完成全省全年6000萬頭出欄目標。當前,為貫徹落實好文件精神,我省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努力恢復生豬產能,保障市場供給。

現場

穩產保供正在進行中

灌漿、澆築、搭架……3月5日,邛崍市固驛街道龍鳳村3組一派忙碌景象。

“這裡準備了消毒洗液和噴劑,進場前先清潔一下。”成都旺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江騰濤站在門口,不時叮囑來往人員做好防護,有序復工。就在前一天,該公司新擴建的生豬生產線正式開建。

“這是我們第三期生豬生產線,原本請了外省的建築隊,疫情防控期間為不拖工期,只能廢止合同,漲薪30%請本地工人。”江騰濤介紹說,作為原種豬場,旺江農牧生豬養殖園區佔地160畝,規劃建設5條生產線,目前已有兩條投產,月出欄仔豬4000-5000頭。

“下一步,我們還將加緊建設第四、五期生產線。”江騰濤說,為了儘快恢復產能,目前該公司已將原計劃三年後投建的兩條生產線提前到今年開工完成。預計全部5條生產線可於7月底前建成投產,預計實現年出欄仔豬18萬頭。

距離旺江農牧不遠處,當地的微牧農莊正在加緊補欄。“去年9月,我們的存欄母豬數曾一度低至600頭。”在農莊負責人李培寧看來,增加母豬在欄數對於恢復生豬產能至關重要,從今年2月起,他們農莊把增加存欄母豬數落實到每個月,力爭年底前存欄母豬數達到1200頭,進而實現年出欄生豬20000至25000頭。

防疫期間,屠宰企業也在積極復產保供。作為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成都市域內最大的自營生豬屠宰企業金忠肉業從大年三十至今一直加班加點生產,這也是該企業成立26年來經歷的“頭一遭”。通過全力保障供應,目前,金忠肉業每天的豬肉供應量都在百噸以上,可以滿足成都市所有定點商超和專營店需要。“待到學校開學後,我們的供應量還將進一步提升。”金忠肉業項目辦主任郭洪祥說。

督戰

任務分解巡迴指導落實

去年8月,我省重磅推出“豬九條”,並將2020年全省6000萬頭生豬恢復生產責任目標下達到各市州。

作為成都市生豬生產第一大縣,今年邛崍將完成出欄70萬頭生豬的目標任務。“我們已經將任務分解到各鎮、街道,並致力新建、補充規模養殖場產能。目前,全市養殖、屠宰企業已經全部復工。”邛崍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科科長羅宗奎介紹說。

不僅是邛崍,全省各地都在積極開展生豬穩產保供。內江市日前出臺了十條“乾貨”政策,從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生豬保險、獎勵資金等多方面對恢復生豬產能予以支持;去年以來,中江縣的規模養豬場實施了嚴格的防控措施,疫情防控期間,當地養豬場更是每天監測工人體溫,並實行分散作業,避免扎堆;眉山市德康200萬頭生豬一體化項目日前已開工191個單元,仁壽15000頭種豬場、洪雅7200頭種豬場等大型規模養殖場也在加緊建設……

監測數據顯示,今年2月四川生豬存欄2604萬頭,其中,規模豬場存欄生豬環比增長7.34%,能繁母豬環比增長6.89%,生豬存欄實現連續4個月增長,能繁母豬存欄實現連續5個月增長,繼續保持“雙增長”勢頭。截至目前,全省已新開工生豬養殖場建設項目1092個,全部投產後,預計新增產能1380萬頭。

“從各地反映的情況來看,還存在商品仔豬供應不足,價格高,用地難等問題。”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生豬生產恢復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總體產能仍處於歷史低位。

目前,省農業農村廳已派出工作組赴各市州開展巡迴指導,協調和督促各地落實政策、解決問題。針對“用地難”問題,省自然資源廳和省農業農村廳最近已聯合印發通知,指導各地在不超過項目用地規模10%的比例、最高不超過10畝的上線合理調整利用零星分散永久基本農田。針對“貸款難”問題,貸款貼息範圍也將從年出欄5000頭以上降至500頭以上。

來源:四川日報農村版;作者:劉佳;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