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Xs再被炒至好幾萬,有人說是國貨之光,我認為是對品牌的傷害

眾所周知,去年華為的摺疊屏手機MateX被人戲稱為“理財產品”,因為搶到就是賺到,因為如果你能夠以原價買到後,轉手就能賺幾萬,甚至還有人稱一臺手機要換一套房。

而今年MateXs發佈後,同樣沿續了去年MateX的盛況,一方面是難搶得很,從之前的預約數來看,上百萬預約,另一方面是繼續搶到就是賺錢,有人轉手在二手平臺直接加價好幾萬。

MateXs再被炒至好幾萬,有人說是國貨之光,我認為是對品牌的傷害

對於這個現象,很多人認為這是國貨之光,是國產驕傲,是華為的驕傲,因為這是目前國產手機+國產屏的最巔峰代表,因為這是華為科技+京東方屏的產物。但在我看來,這其實是對品牌的傷害,

我們知道電子產品從來都是貶值的, 尤其一年一更新這麼快的頻率下,那麼為何還這麼漲?原因自然是因為每次放出來的產品少,也就是限量,有可能是為了飢餓營銷,當然也有可能是真的產能不行。

MateXs再被炒至好幾萬,有人說是國貨之光,我認為是對品牌的傷害

而這種情況之下,於是經銷商與經銷商就開始了“”自娛自樂”的“表演”,將這臺手機的價格炒上去再說,反正最後沒人接盤也不要緊,按原價再賣也不虧。

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到手機價格上去了,於是搶的人更多了,就像當年炒作AJ鞋一樣,本來市場沒什麼需求,但經過造勢、相互抬價之後,價格就變得高不可攀,炒得人反而越來越多,大家都想賺錢。

而最開始買的,中間轉手的都賺到了錢,只有最後那個沒法賣出去的人虧損了,本來想割別人韭菜的,自己變成了被割的韭菜。

MateXs再被炒至好幾萬,有人說是國貨之光,我認為是對品牌的傷害

但在這中間不斷抬高的價格面前,華為得到了什麼?發售的價格還是16999元,沒有得到更多的利潤,也沒有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價值,只是讓一波黃牛賺到了而已。

並且最重要的是,當價格越來越高,最後真正的用戶沒有了,全是炒家了,這臺手機就成了“空中樓閣”,最後無人接盤了,從天下掉到地下來了,留給品牌不會有任何價值,只有泡沫。

當然,按照目前的說法,華為確實是因為產能不足,因為工藝太複雜,產一臺賣一臺,但我想如果任其炒作,對華為而言,真沒有半點好處,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