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楠木林



美哉!楠木林

美麗壯觀的楠木林一角

地處政和縣東平鎮鳳池百餘畝純楠木林,被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楠木之鄉”,倍受人們青睞。

為更好地開發利用林業資源,做到保護與利用並舉,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旅遊休閒、科學考察與研究場所,2011年,政和縣林業部門、東平鎮投資兩百多萬元建設獨具特色的“楠木林公園”,讓更多的人飽覽其風光。

去年金秋時節,我慕名前往風景秀麗的紅色革命聖地——鳳池村瞻仰革命遺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遊覽楠木林公園,享受森林浴的妙處。當我來到村頭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建松政革命中心紀念碑”,它顯得那麼雄偉壯觀,讓人肅然起敬。在村支部範書記引領下,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著名的“政和縣第一黨支部舊址(1928年 )”和剛落成的“政和縣革命紀念館”。走進每個陳列展室,撫摸著先烈們用過的大刀、長矛、長槍、油燈、文件包、書信、路條等文物,讓我浮想聯翩,彷彿看到了英勇的紅軍戰士殺敵的激烈場景,聽到戰士們衝鋒陷陣的叫喊聲、槍殺聲,令人震撼不已哪!眼前那一張張路條、一封封書信、一盞盞油燈、一件件文物、一幀幀相片,鮮活地見證了先烈們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誕生,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漫步在鵝卵石古巷,我還瞻仰了當年閩浙贛邊區副司令員陳貴芳故居、農會舊址以及七烈士墓、紅軍醫院等革命遺址,都讓人領略古村悠久革命歷史事蹟,發懷念革命先輩之幽情。來到這裡既受到革命傳統再教育,又感受古村文化古蹟風貌,收穫良多也。

鳳池,鳳凰池也。相傳遠在一千年前,這裡的祖先住在頭坑,每天傍晚見有一群鳳凰在對面山下塘中嬉戲,後飛往楠木林中棲息。祖先們以為此地必有“風水”,並遷移該地建村,取村名為“鳳池”。這個美麗的傳說,至今被人們傳為佳話。

穿小巷來到村後的楠木林,便見一棵棵蒼勁碩大挺拔的楠木,生長鬱鬱蔥蔥,直衝天際,氣勢雄偉壯觀。那山谷間,數十棵巨大的楠木格外引人注目,讓我們興奮不已,爭相前去拍照留念。這管理員介紹說: 1936年初,當時國民黨姓柴的部隊派人來察看,說要砍伐這片楠木做槍托,村民們聞訊後,紛紛前來保衛,有的人急中生智,把大鐵釘打入樹胸徑,外觀破了相,但樹杆仍能生長(至今仍留有鐵釘痕跡)。等到這支部隊的團長前來砍伐時,看到樹上鐵釘處處斑斑,破了相而作罷,這片珍貴的楠木林才倖免滅頂之災得以保護,我們今人也能飽其眼福,觀賞到楠木林的特有風采。這片楠木林平均樹齡在600年以上,胸徑在30公分以上的共有300多棵,且樹身通直,樹冠好,最大樹齡900年,胸徑達1.8米,樹高36米,要四人方能合抱,雄偉壯觀。鳳池人有遠見,他們不僅保護楠木林,而且也是保護人類自己,讓子孫後代更多的人能分享古樹名木帶來的福祉。

如今“楠木林公園”兩千米的棧道繞山腰一圈,似一條綵帶繞山轉,美麗極了,讓人流連忘返。通過考察參觀,我以為楠木林公園獨具三個特色。

一是觀賞性。園中海拔百米,主要生長數千棵大小不等的楠木,其中有300棵碩大挺拔,蔚為壯觀,人們邊觀賞邊拍照,樂趣無窮。園內還生長其它珍貴樹種,有赤楠、櫸木、櫧木、柏樹、樟木、紅豆杉等。漫步園內,滿眼翠綠,生機一片。高大的樹冠讓人感嘆,低矮的小樹讓人親近。耳邊不時聽到鳥兒啁啁鳴叫聲,彷彿是歡迎每位遊客似的,讓人產生親近感。園內還有許多花叢,無不讓人陶醉其中,觀賞園中美景,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

二是休閒性。園中的樹林、花叢、鳥兒多,生態植被良好,環境十分幽靜,空氣清新,不愧為避暑休閒勝地。人們踏入園中,悠然自得,還可親近大樹,抱抱大樹,各有所獲。尤其園中的空氣瀰漫豐富的負氧離子,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讓人真正體驗到森林浴的妙處,陶冶情趣,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更讓你感到十分愜意。

三是科研性。園中林木蔥蘢,品種眾多,有楠木、樟木、花梨木以及許多針葉、闊葉樹等,是開展古樹名木研究的最佳地方,尤其是培養青少年對古樹名木的生長土壤、環境、氣候、日照、成材以及古樹名木對人類健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場所。

樹林蔥蔥,人壽年豐。這一帶的村民壽命高於城市人,八九十歲老人大有人在,且仍在勞作,百歲老人也不鮮見。可見,良好的生態環境,給人類帶來許多好處,不僅是健康快樂,還可長壽呢。

特色的楠木林公園妙趣多,漫步園中賞景,可看可玩,既觀賞圍樹幹,數樹齡,拍照留影,還可進行互動,讓你心身愉悅,陶冶情趣,樂趣無窮,人人都有所收穫,確實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理想好去處。

紅色加綠色,鳳池更顯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