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0元買的破銅爛鐵,竟然是國寶

1963年8月的某個下午,寶雞縣賈村鎮賈村的一位陳姓男子在自家後院閒逛。走到某處雨後坍塌的土崖旁,他突然發現上面似乎有亮光。於是他回頭叫自家媳婦:“桂芳,你趕快過來!”“喊什麼喊,飯還沒做完呢!”妻子非常不耐煩地答道。“咱家後院裡有好東西,說不好是老早以前的。要真是古老的東西,咱們就賺了!”

用30元買的破銅爛鐵,竟然是國寶

這對夫婦從土崖中挖出的青銅器,被考古專家稱為何尊。早在遠古時期,中國人就已經開始鑄造青銅器了,目前現存最早的青銅器是甘肅馬家窯文化出土的。而在偃師二里頭遺址,考古專家則發現了一萬平方米的青銅鑄造作坊,說明夏朝的青銅鑄造業發展迅速。

用30元買的破銅爛鐵,竟然是國寶

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已經發展到十分成熟,何尊就是代表作之一。何尊是西周時期,一位名叫“何”的重臣,在洛邑鑄造的青銅酒器,上面記錄著周武王建都的故事:周武王在打敗商朝之後,心中還存有疑慮。周公聽說後,就向周武王詢問此事,於是周武王說:“我承襲天命滅掉商朝,卻沒有定下都城,這是不是意味著我沒有真正得到天命,所以我怎能安眠呢?”

用30元買的破銅爛鐵,竟然是國寶

記載著周武王和周公事蹟的何尊,以饕餮紋作為裝飾,紋飾繁複,做工精美,上面還雕刻著,是目前出土文物中最早的“中國”兩字。何尊上的“中”字形似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國”字則形似一位持戈的士兵。這兩個字合二為一,就代表著中華兒女手持兵刃,捍衛我們的國土。因此這件文物意義非常重大。

用30元買的破銅爛鐵,竟然是國寶

但如果何尊沒有被文物工作者收購,我們就只能看到或許只能是一堆銅水。挖出這件何尊後,陳姓男子和妻子就一起去了外地,並將它託付給哥哥陳湖保管。1965年,陳湖因生活所迫,以30元的價格將它賣到了廢品收購站。和一堆廢銅爛鐵放在一起,面臨被回爐熔化的命運。

用30元買的破銅爛鐵,竟然是國寶

如今,這件西周初年鑄造的何尊已經成為了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國寶。人在面臨生活絕境時,一定拼盡全力地尋求一條生路。從這一點上來看,陳湖以30元的價格將何尊賣到廢品收購站並沒有什麼不對。但當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足夠發達,我們是否也能提高一下自己的文物保護意識,讓更多的國寶得到保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