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術佈道:華為雲背後的“智囊團”們


華為雲有一支“神秘之師”,所有成員均是來自業界管理、銷售、市場、技術等各個領域的精英。它是華為雲重要的“外腦”之一,為華為雲的發展出謀劃策;它也是華為雲的“宣傳隊”,讓更多的行業客戶和合作夥伴可以更深入地瞭解華為雲;它還是華為雲的“先遣隊”,可以優先體驗華為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並與各行各業的用戶分享體驗和實踐經驗。他們就是華為雲MVP(Most Valuable Professional),即華為雲最有價值專家。

能夠享有華為雲MVP頭銜的人都不簡單,要麼是行業意見領袖、技術專業人士,要麼是在業界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特殊貢獻的專家。他們專注於幫助他人瞭解和使用華為雲的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並代表用戶優化產品體驗,增進華為雲與用戶之間的相互瞭解。

在沒有實際接觸前,想象中的華為雲MVP應該是治學嚴謹、表情嚴肅的老專家,或者是有三頭六臂、手眼通天的重量級大咖,反正是有一種距離感,高高在上。但實際上,除了確實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以外,華為雲MVP是奮戰在一線的管理、銷售和技術人員,風華正茂,富有朝氣和闖勁,而且極具個性:有的善於寫作,透著文藝青年範兒;有的語言表達頗具感染力,像是個演說家……聽他們講講企業上雲的酸甜苦辣,再聊一聊華為雲的創新與實踐,有茅塞頓開之感,意猶未盡。

PART

1

與華為雲一起修煉

貴州開拓未來計算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開拓未來”)CTO宋雷,華為雲MVP,未見其人,先見其文。作為今日頭條的認證作家,宋雷在平時的工作中只要有空閒時間、有靈感,就會寫作,至今已在華為雲博客上發表了18篇技術文章。宋雷是華為雲名副其實的技術佈道師。在華為雲組織的相關活動中,宋雷分享了許多專業技術經驗和使用華為雲的實踐經驗,而他的筆正是最有效的傳播工具。


用技術佈道:華為雲背後的“智囊團”們


貴州開拓未來CTO 宋雷

宋雷口中的小公司——貴州開拓未來雖然只有100多人,卻隨著大數據浪潮的到來快速崛起,專業從事房地產領域大數據信息化平臺的研發、運營和大數據分析,擁有自主可控的大數據技術和成熟的服務產品,開發人員的比例高達70%,是貴州省最大的房產信息化系統建設公司。

在房產信息化行業向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貴州開拓未來扮演著助力者和推動者的角色。作為企業的CTO,宋雷並不滿足於做一名單純的戰術領導者,而是要在公司的技術戰略層面做出規劃和設計,同時還要兼顧管理戰術層面的一些細節。宋雷表示:“作為CTO,我會更加關注前沿技術的發展,比如人工智能、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並且會結合企業的自身情況,引入合適的技術,在公司進行落地,更好地推動公司業務的創新與發展。”

在工作中,宋雷經常會使用華為軟件開發雲觀察公司產品的研發進度,公司的版本管理服務器、開發服務器、測試服務器都構建在華為雲服務器之上。對於貴州開拓未來而言,雲服務是大數據應用的基礎設施,不管是大數據的存儲、分析甚至是採集,都可以在雲的基礎上完成。雲計算極大地節省了企業的研發成本,以及系統採購成本和運維成本。華為雲的穩定性、安全性以及經濟性,完全可以滿足貴州開拓未來的應用需求。貴州開拓未來的產品研發對雲端部署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接下來會更多地嘗試採用SaaS應用。

在宋雷看來,華為雲在混合雲和私有云上具有一定優勢,這是由華為自身的基因決定的。華為雲的產品在非功能特性上比較出色,比如穩定性和性能,如能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就更加完美。

在貴陽只有兩名華為雲MVP,宋雷便是其中之一,這也讓他感覺重任在肩。2019年,宋雷參加了多場華為雲產品在貴州的推介會,以及華為軟件開發雲針對貴陽高新區領導的彙報會議。推廣和幫助其他人使用華為雲、體驗華為雲,並提出建設性的改進意見,宋雷義不容辭。雖然責任更重了,但宋雷同時也感到自我驅動力更強了。不管是出於愛好、激情還是責任,在宋雷看來,寫作都是自我驅動力的一種體現。將寫作看作是一種修煉的宋雷,將伴隨華為雲一起修煉、提升和完善。

PART

2

和華為雲ModelArts共同成長

時間一晃,任如意擔任帆一尚行(上汽雲計算中心)AI團隊的技術負責人已經兩年了。博士畢業、研究方向是船舶智能控制系統的任如意,一直對工業領域的AI應用情有獨鍾,所以現在的工作對他來說是如魚得水。

剛剛成為華為雲MVP的任如意據說是華為雲ModelArts一站式AI開發與管理平臺的鐵桿粉。回憶起曾在華為杭州研究所一年半的工作經歷,任如意至今記憶猶新,當初在中央軟件院編程語言實驗室從事與編程語言和AI芯片相關的工作,讓他獲益匪淺。


用技術佈道:華為雲背後的“智囊團”們


帆一尚行(上汽雲計算中心)AI團隊技術負責人任如意

為了支撐集團的自動駕駛業務開發,任如意所在的團隊開發了一站式自動駕駛平臺——iGear平臺,方便自動駕駛研發團隊在其上構建豐富的業務應用,同時還為集團內其他部門開發諸如燃料電池實驗分析平臺、故障檢測等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等。

上汽集團在AI方面已經有非常多成功的落地實踐,包括智能製造、自動駕駛、智能物流、智能出行等,比如全球首次5G+AI智能化港區作業成功落地,以及上汽5G智能重卡成功實現在港區特定場景下的L4級自動駕駛等。上汽集團在AI方面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更強大、更便宜的算力,無論是在訓練側還是在端側。“現在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開發、訓練、推理和部署的成本比較高,如果將來能夠有更普惠、更便宜的軟硬件方案和標準,那麼做AI開發和應用將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任如意有感而發。

說來湊巧,因為開發iGear機器學習平臺的緣故,任如意較為深入地研究了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機器學習平臺。華為雲ModelArts剛開放試用時,任如意就已經在關注,後來華為雲ModelArts正式發佈後,任如意便迫不及待地將其幾乎所有功能都試用了一遍。“我個人比較喜歡ModelArts清晰的定位和務實的功能。”任如意表示,“ModelArts定位於一個普惠的機器學習平臺,基本包含了中小企業、研究者和個人進行AI開發的所有功能,並且以一種清晰、簡單的用戶界面展現出來。在標註、預標註、訓練、部署、框架等各個方面,做到了功能和易用性的很好平衡。”

通過實際使用,任如意感覺ModelArts是公有云平臺中比較優秀的機器學習平臺。而讓任如意非常期待的是,ModelArts未來可以無縫對接華為自研AI芯片。

在試用ModelArts的過程中。任如意還積極地參與到ModelArts社區中,並因此結識了華為的許多專家和社區裡的朋友,進一步加深了對ModelArts的瞭解。ModelArts經常會有一些社區活動,比如算法實踐和競賽等,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交流技術、分享想法的平臺。這也讓任如意與華為雲ModelArts越走越近。

作為團隊中的技術架構師,任如意的主要工作是幫助團隊進行總體架構設計和技術選型,解決一些工程上的難題,並且致力於打造一支熱愛分享、心態開放、算法和工程能力齊頭並進的AI技術團隊。正是基於此,他理想中的AI平臺應該能夠全方位地支撐AI開發和落地,讓開發人員在其上只專注於業務開發,而將其他的都交給平臺來處理。

“我們希望擁有一個穩健的能夠存儲海量數據的分佈式存儲系統、強大靈活的數據處理系統、功能多樣且易用的標註服務及自動標註服務、強大的算力和能夠靈活調度、提供不同算力的訓練平臺,以及模型推理發佈平臺等。”任如意表示,“因此,我們知道,做一個通用的AI開發平臺並非易事,需要從不同的需求中提煉出真正核心的部分。這就是像ModelArts這樣的公有云上的機器學習平臺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的。”任如意個人比較推崇公有云上普惠性的機器學習平臺。他個人所做的一些小項目就是構建在華為雲ModelArts上的。

作為華為雲MVP,任如意表示,自己最重要的責任還是在ModelArts社區的推廣上。他曾經作為社區專家與華為雲CTO張順茂等一起發佈了沃土計劃2.0,並且做過一次基於ModelArts開發人臉情緒識別應用的技術直播,有近5000人收看。這些令人興奮、激動的瞬間都成了任如意2019年最美好的回憶。讓他倍感欣喜的是,ModelArts社區在迅速壯大,有更多小夥伴參與其中。作為社區的一份子,任如意希望未來能夠與社區一起成長進步。

PART

3

與華為雲合作是一種享受

說實話,最開始關注南京小腳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腳印科技”)產品副總林藝玲,主要因為她是華為雲MVP中屈指可數的女性。不過在仔細看了她的簡歷後,對於她華為雲MVP的身份不由得暗暗稱讚:截至目前,她已在華為雲博客上發表了21篇技術文章;在華為全聯接大會上,為女性開發者站臺;成功地為華為雲推薦過兩位MVP,並推薦兩位用戶採用華為雲……這應該是華為雲MVP最成功的典範吧!

小腳印科技專注於為照明、電力、交通、地產等行業的客戶提供包括智能終端、雲端管理、大數據和AI運營服務等在內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作為公司產品與運營的負責人,林藝玲在日常工作中經常要與華為雲的軟件開發雲、AI雲,以及雲服務器等打交道。舉例來說,華為軟件開發雲提供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等一些很好的工具,基於這些功能和工具,小腳印科技順利完成了任務把控、Bug跟進、開發質量管理等工作。


用技術佈道:華為雲背後的“智囊團”們


南京小腳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副總 林藝玲

“最初,我感覺華為雲上的東西很全、很強大,但是怎麼用完全摸不清方向,使用起來也有點困難。後來,我將改進建議通過平臺、線下等多種方式進行反饋,基本上每個反饋意見都得到了華為雲的積極響應。”林藝玲表示,“用心傾聽用戶的聲音,快速反饋和迭代發佈,華為雲越來越好用。這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接下來,小腳印科技將在AI方面重點投入,會考慮將現有業務與華為AI雲相結合,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在工作中,林藝玲並沒有性別差異觀念。公司的目標是又快又好地打造產品,為用戶解決問題,讓用戶滿意的同時又感覺很驚豔。而這一切離不開團隊的協作,只有所有成員各司其職,才能贏得客戶的青睞,而這與性別無關,只與有沒有把本職工作做好有關。林藝玲之所進入IT行業,說到底還是因為熱愛。在這樣一個偏男性主導的工作環境中,她在剛入行時也曾質疑過自己,但是做產品崗後,她的想法徹底改變了:“可能在編程方面,我無法達到一些男生的高度,但在產品方面,我比較敏感,能夠快速發現並理解用戶需求,找到問題解決的路徑,並將很多好的想法付諸實踐,創造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東西。這就像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充滿驚喜,讓人倍感珍惜並全情投入。”

在IT行業浸潤多年,到現在,林藝玲完全是在享受自己的工作。雖然忙碌,可是她非常享受對自己工作節奏感的把握、探尋未知領域的樂趣,以及在變化中尋找不變的快感。承擔起華為雲MVP的職責,對林藝玲來說也是一種享受。她參加了包括華為全聯接大會MVP研討會、產品體驗調查和訪談,以及雲上直播話題互動等在內的多項活動。成為華為雲MVP後,她在使用華為產品時,會自然而然地從完善產品角度去考慮功能,而且範圍不侷限在華為雲的產品,針對其他種類的華為產品也會主動體驗和提出改進建議,比如短信業務、WeLink等。此外,林藝玲還為華為雲社區撰寫技術博客,與他人交流技術問題等。在這些溝通和互動中,她不禁感慨華為雲對開發者的重視,同時也驚訝於華為雲的前進速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林藝玲非常主動地將自己身邊一些不同領域資深的開發者朋友吸引過來,成功推薦了在衛星通信、5G及IoT等行業有多年實戰經驗的兩位專家,一方面可以讓這些朋友在與華為雲開發者交流的過程中有所收穫,另一方面也能助力華為雲開發者社區的成長。

後記

在上雲的早期,企業用戶之所以對上雲猶豫不決,或者望而卻步,很大程度上就是怕在一缺資金、二缺人才、三缺技術的基礎上自己摸著石頭過河,會多走彎路,甚至有失敗的風險。華為雲MVP的獨特價值體現在:他們是一批成功上雲、用雲的榜樣,通過他們的現身說法,為其他想上雲的企業提供了有益的借鑑;華為雲MVP還是一面鏡子,可以讓華為雲看清企業上雲最真實的需求,並據此持續優化自身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華為雲MVP更是盡職盡責的雲計算佈道者,擎著雲計算的旗幟,引導市場和應用不斷走向深入。

華為雲MVP就像是星星之火,在你我的身邊點燃企業上雲最熾熱的火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