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的步槍——意大利塞伊·戈蒂自動步槍

自從1886年法國成功研製出無煙火藥以來,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到無煙火藥槍彈的研製工作之中,意大利於1888年成立了輕武器委員會,並指導博洛尼亞皇家火器實驗室(Reale Laboratorio Pirotecnico di Bologna)展開對無煙火藥的研製工作,由於早期的黑火藥步槍彈主要通過大口徑、大裝藥量、重彈頭來增強彈頭的存速以及存能,而無煙火藥具有能量密度高、燃燒速度快等特點,因此極少的裝藥量就可以達到此前黑火藥彈藥的威力,所以意大利博洛尼亞皇家火器實驗室研發彈藥以6-8毫米的小口徑彈藥為主。

在對不同口徑彈藥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輕武器委員會秘書安東尼奧·本尼迪蒂少校(Antonio Benedetti)認為6.5×52mm彈藥具有口徑小後坐力小、彈道平直、侵徹力高等優點,在他的強力推薦下,1890年3月,6.5x52mm無煙火藥步槍彈正式被意大利軍方定為制式槍彈,並於1891年用於卡爾卡諾M1891步槍,於是這種步槍彈也被命名為6.5x52mm卡爾卡諾步槍彈。

與眾不同的步槍——意大利塞伊·戈蒂自動步槍

6.5x52mm卡爾卡諾步槍彈


塞伊·裡戈蒂步槍(Cei-Rigotti)

20世紀90年代皇家陸軍軍官阿梅里戈·塞伊·裡戈蒂(Amerigo Cei-Rigotti)研製了一款創新的自動裝填步槍,與早期的半自動步槍設計不同,塞伊·裡戈蒂步槍是一款輕巧、結構簡單的緊湊型步槍,命名為塞伊·裡戈蒂步槍。

與眾不同的步槍——意大利塞伊·戈蒂自動步槍

塞伊·裡戈蒂步槍


㈠6.5x52mm卡爾卡諾步槍彈

塞伊·裡戈蒂步槍採用意大利最新研製的6.5x52mm卡爾卡諾步槍彈,該彈是一款採用圓頭、鉛芯、白銅/黃銅被甲彈頭,彈頭質量為10.5g,初速730m/s,以無煙火藥為發射藥的無底緣步槍彈。同時美國也有一款6.5×52毫米溫徹斯特彈藥,但是溫徹斯特6.5×52mmR是一款凸緣彈藥,在彈道性能方面,6.5x52mm卡爾卡諾步槍彈與6.5×54mm曼利夏步槍彈性能接近。

6.5x52mm卡爾卡諾步槍彈被採用之後,發展其在惡劣環境中穩定性差,而且發射藥燃燒溫度太高(火焰溫度為3,000-3,500°C),這樣會對槍管產生一定的腐蝕性,隨後利裡皇家炸藥廠開發出了一種名為“ Solenite”的新型發射藥,該發射藥由三硝基纖維素(40%),二硝基纖維素(21%),硝化甘油( 36%)和礦物油(3%)構成,是一款顆粒狀的單管發射藥,燃燒溫度降到了2600°C,經測試後性能穩定,並於1896年被軍方採用。隨著彈藥進一步發展,圓頭彈遠距離存速不好,威力小等缺陷逐漸突出,1938年時被7.35x51mm卡爾卡諾步槍彈取代。

與眾不同的步槍——意大利塞伊·戈蒂自動步槍

(左至右)7.92mm毛瑟 、6.5mm卡爾卡諾和7.35mm卡爾卡諾


㈡導氣方式與閉鎖方式

塞伊·裡戈蒂步槍的機匣與卡爾卡諾步槍尺寸和樣式接近,但是兩者並不相同,前者是一款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而塞伊·裡戈蒂步槍則是採用短行程活塞導氣的方式,其結構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用於推彈、閉鎖、抽殼、拋殼作用的槍機構成,槍機有兩個閉鎖凸筍,對稱設計,開鎖需要旋轉90度,類似後來的AK,AR-70,起到剛性閉鎖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帶動槍機旋轉閉鎖的復進套筒、復進彈簧和導杆構成;第三部分是由槍管下方的活塞構成,主要作用是利用滑塊推動復進套筒。

與眾不同的步槍——意大利塞伊·戈蒂自動步槍

黃色箭頭是槍機部分;黑色箭頭為復進彈簧套筒,連接拉機柄;藍色箭頭為槍管的下方的活塞。

塞伊·裡戈蒂步槍分為全自動和單發的方式:

與眾不同的步槍——意大利塞伊·戈蒂自動步槍

單發與全自動模式切換杆(紅圈)


全自動運行方式:打開槍管與活塞的之間通氣閥,當彈藥發射後,火藥燃氣通過槍管與活塞的之間通氣閥推動活塞滑塊向後運動,活塞滑塊又推動與拉機柄一體的復進套筒,復進套筒向後運動的同時,他們通過復進套筒上的凸榫與槍機上的旋轉導槽相互配合,然後凸榫帶動槍機上的旋轉導槽順時針旋轉,這時槍機凸榫與槍管節套分離,實現開鎖,抽殼、拋殼、後退壓縮復進套筒內的復進彈簧,復進彈簧釋放後又會推動復進套筒向前運動,這時復進套筒帶動槍機向前運行,同時也推動彈藥前進,等彈藥被送進膛室後,復進套筒上的凸榫帶動槍機上的旋轉導槽逆時針旋轉,最終完成槍機與槍管節套的閉鎖,短行程活塞導氣可以使火藥燃氣不進入機匣內部,機匣就不易積聚火藥殘渣,有利於工作的可靠性。

與眾不同的步槍——意大利塞伊·戈蒂自動步槍

復進套筒上的凸榫帶動槍機上的旋轉導槽順時針旋轉開鎖


單發運行方式:塞伊·裡戈蒂自動步槍進行單發時,只需要關閉槍管與活塞之間的導氣閂,利用手動拉動拉機柄完成推彈上膛、閉鎖、抽殼、拋殼等一系列動作。

㈢彈匣與扳機結構

塞伊·戈蒂自動步槍的扳機比較特殊,該扳機穿過了整個扳機護圈插槽,即便冬天戴著厚厚的手套也可以方面操作,並且扳機防護圈的裝置與彈匣是相連的,拆卸彈匣時必須首先拆掉扳機護圈,因此該槍使用的是不可拆卸彈匣,而是通過橋夾進行供彈的方式,彈匣最多可以容納多達50發彈藥,缺點就是這種方式彈匣不可拆,導致供彈速度慢、而自動射擊時子彈的浪費率又非常高,所以不利於自動射擊。

與眾不同的步槍——意大利塞伊·戈蒂自動步槍

扳機穿過了整個扳機護圈插槽


與眾不同的步槍——意大利塞伊·戈蒂自動步槍

塞伊·戈蒂自動步槍扳機與彈匣相連


與眾不同的步槍——意大利塞伊·戈蒂自動步槍

通過橋夾進行供彈的塞伊·裡戈蒂步槍


1901年,塞伊·裡戈蒂步槍曾出售到英國,英國的輕武器委員會(Small Arms Committee,簡稱SAC)負責對該槍進行評估與測試,當時使用的是意大利6.5mm卡爾卡諾步槍彈,結果測試報告表明這款武器頻繁出現卡殼和啞火現象,意大利方面則表示彈藥在海運過程受到損壞,步槍本身並沒有故障,隨後英國決定改用7.65×53mm彈藥進行測試,但是仍存在供彈系統故障,最終軍方並沒有裝備。

與眾不同的步槍——意大利塞伊·戈蒂自動步槍

使用擴容彈匣的塞伊·裡戈蒂步槍


總而言之,塞伊·戈蒂自動步槍由於本身使用不可拆式的彈匣,導致其在自動方式下存在供彈不足的缺點,另外塞伊·戈蒂自動步槍的復進套筒過長,從而使復進套筒上的凸榫帶動螺旋槽旋轉時會產生擺動的現象,特別是是在自動方式下更為突出,同時也會進一步增加槍機與復進套筒之間楔緊現象,導致鎖而不緊,抽殼故障等,特別是在惡劣環境下,可靠性問題更加頻繁,即使意大利軍隊也沒有大規模裝備該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