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自律

日本當代服裝設計大師,山本耀司,曾說: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所謂的自律,就是指遵循法度,自我約束。對於我們來說,就是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對自己的行為和習慣有所約束。而說到自律,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日本人的自我約束意識。現代日本人有非常在意他人的目光,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特別遵守社會秩序,禁忌多,自我約束強大等很多看起來非常適合文明社會的所謂的高素質人群的特點。經過這幾天日本旅遊更加讓我印證了這些。

日本人的自律

  首先我們先說說日本人對對於垃圾的處置。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垃圾的收集、分類和處理非常的精細與科學。但讓我意外的是這幾天不論是走在大街上,還是在景區,有很大一部分的時間是在尋找垃圾桶,日本的街道上幾乎不設垃圾桶,一般只有在便利店門口和自動販賣機旁邊才設置公共垃圾桶,或者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會設置臨時的垃圾桶。當我在街上轉悠時,需要隨身攜帶一個塑料袋,把自己產生的垃圾帶回去。如果想要買啥零食吃,還需要對可能產生的垃圾量有個提前的預判,為你產生的垃圾找個歸宿。難怪街上很少見到日本人邊走邊吃。如果看到手裡端個紙盒舉著串串邊走邊吃的,一般就是同胞無疑。

日本人的自律

  在這種無法找到垃圾桶,同時沒有配備清潔工人的情況下,日本的街道,景點依然整潔乾淨,在路邊隨意找個地方都可以一屁股做下去而不用擔心褲子被弄髒。我想這正是日本人一種極度自律的表現吧,我想這也是這次世界盃日本隊感動世界的原因吧。

日本人的自律

  對於自律這件事情日本人真的是已經做到了骨子裡頭去了,這一點從他們的飲食也可以看出來的。日本是全世界肥胖率最低的發達國家,他們的肥胖率只有4%。不同於中國人愛炒菜,日本人常用的烹飪方式多以煮,烤,蒸,焯,涼拌,或者直接生食為主。說道生食不禁想起前段時間很火的一件事情,中國餐館裡頭經常用青海虹鱒魚冒牌海鱒魚作為生食的材料,我想種事情在日本餐飲業者應該是無法想象的吧。

日本人的自律

  日本是亞洲僅有的兩個可以“直接飲用自來水”的國家之一。在日本的學校、公園、地鐵站、公司、商場、工地等公共設施內都有飲水機可以免費飲用,就是說在日本的公共場所可以喝到“免費且放心的水”,這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或許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這不僅需要國家提供強大的供水過濾設備,更需要使用者對這些設備的愛護。

日本人的自律

  初到日本時候,看見日本的車子,不論是自家用的小車,還是接送我們的大巴,乃至於貨車,工程車等,他們的輪轂都是閃閃的可以當鏡子用,他們的窗戶都是沒有指紋的。日本人愛乾淨,不管是私人的東西還是公用的設備他們都很愛護,這也是他們自律的一種表現,日本人一般沒有邊走邊吃東西的習慣。一般有教養的日本人、用完洗手間、洗完手補完妝、都會用紙自動清理一下洗手盆四周、以免留下的頭髮等遺留物。保持個人清潔、這對保持公共環境(特別是交通工具)的清潔起到關鍵的作用。

日本人的自律

  日本是一個自律的國家,因為他們自律所以他們自信。拋開民族仇恨不談,日本是亞洲唯一的帝國主義列強,在明治維新之前識字率就遠超其他亞洲國家甚至超過歐洲列強,它是現代化進程中將傳統文化保留得最好的國家之一。尤其這個國家不因為自己過去的輝煌而盲目自信,也沒有因為十多年的止步不前而陷入恐慌。這是自我辯思達到一定程度才能體現出來的自信。 中國人很缺乏這種自信,也是最需要學習他們的地方。我們國家的經濟和國家穩定之間的關係可以有一個自行車理論來解釋:快就穩,慢就晃,停就倒。我們需要經濟的發展、國家的強大來獲得對自己民族的信心,因為過去近150年,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人一直在遭受國際上的鄙視、排擠和屠殺。如果有一天國家不再高速發展,我們應該學習日本人的那份淡定。一個民族不能只接受成功而無法忍受挫折,我們除了輝煌的歷史、高速發展的現狀以外,還需要更多的東西來獲得自信。

日本人的自律

在日本這段時間,剛好是諾貝爾獎頒發的時候,日本電視報道的都是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所做出的貢獻。而可笑的是在手機裡看到的中國新聞則是被范冰冰變成範涼涼霸屏了。日本在被稱為“失去的20年”間一共拿了18個的諾貝爾獎,而中國在高速發展的這40年間多了許多的的天價明星,天價網紅。我們的心變得浮躁了,小孩子們的理想已經變成了網紅,明星。家長們讓小孩子上學的唯一目的變成了可以找個好工作,賺多一點的錢。

日本人的自律

  現在我們羨慕的是日本的工匠精神,其實這些原先也是我們國家自豪的東西,但是現在沒有了,沒有了源遠流長的事物。現在的中國人崇尚的是善變的“互聯網思維”。總是希望走捷徑、抄近道,而不屑於“扎硬寨、打硬仗”。據美國《財富》雜誌報道,中國的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有2.5年,集團企業壽命只有7-8年,而在日本壽命查超過100年的企業有20000多家,200年的企業有3000多家全球5586家,日本佔了一半;千年以上的企業日本有5家。不說一1000年以前,單說200年是什麼概念,從現在2018年往前推200年是1818年,那一年是清仁宗嘉慶23年,中國還在閉關鎖國自封天朝上國的時代;那一年的5月馬克思剛剛出生。而今2018年日本還有3000多家那時候的企業在運作,而清朝早已經隨著帝國列強的炮火灰飛煙滅。我想200年曆史的企業一定有他們自己的一套體系,而在體系當中的人也一定是自覺的遵守著體系裡頭的規則,這難道不是一種自律的表現嗎?

日本人的自律

  在紛擾的世間,我們會面臨很多誘惑,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如果缺乏定力和遠見,不懂得約束自己,生活的方向就很容易失控,以致隨波逐流,迷失自己,成為受外在牽制的奴隸。唯有一個自律的人,才能理清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讓其各安其位,穩當妥帖,串聯起井然有序又自在輕盈的人生。

日本人的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