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指紋辨認器,但很流行按手印,那他們是如何辨認的呢?

在古代,簽訂契約也是要簽字畫押的,讀過書會寫字的人,可以簽寫自己的名字,不會寫字的人,可以將自己的手指印或者手印按在契約上,簽訂契約了就有了法律效應,按手印就這麼在中國流行了數千年,可是指紋辨認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人的指紋又細差別又小,而按下的指紋有的印泥多有的印泥少,很難辨認,不帶沒有指紋辨認器,古代人又是怎麼辨認指紋的呢?

古人沒有指紋辨認器,但很流行按手印,那他們是如何辨認的呢?

其實,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人發現了人的手掌紋理是不一樣的了,有傳說是一些江湖"摸骨看相"之人發現的,但根據記載,第一個使用指紋鑑定技術的人是公元650年時,唐代學者賈公彥,而在之前雖然有一些傳言,但並沒有詳細記載,所以古人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指紋辨認技術的我們不得而知,只能知道有記載是賈公彥。也有出土過商朝的帶指紋的陶土片,但具體到底是不是能利用指紋技術尚不得知。

古人沒有指紋辨認器,但很流行按手印,那他們是如何辨認的呢?

古人辨認指紋的技術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單純的靠眼睛看,無論是指紋還是手印,都需要有印泥,而印泥印在紙上,紋理其實是非常清晰的,如果不清晰那就重新按,留下清晰的指紋即可,當古人需要辨認時,就拿一張宣紙再按一次,然後和之前的手印對比,這樣一眼就能看出到底是否一致,而手印更是如此,畢竟每個人的"手掌生命線"都是不一樣的。

古人沒有指紋辨認器,但很流行按手印,那他們是如何辨認的呢?

當然,古代人也有很多人認為指紋是不能辨認出來的,於是造假手印指紋印,造成了一些冤假錯案,但也有一些案件是依靠辨認指紋破案的,例如元代就有人販子用成人指印冒充孩童指印,結果比對不上,為這些被拐賣的孩子沉冤昭雪的記錄。

古人沒有指紋辨認器,但很流行按手印,那他們是如何辨認的呢?

最後就是靠運氣了,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指紋紋路都是不一樣的,有著所謂的"鬥"和"箕"之分,而在面對有個人對手印有爭議時,只要手印上的每個指紋紋路能對得上號,基本上就認為這個手印是屬於這個人的,所以古代人其實就知道如何辨認指紋了。

古人沒有指紋辨認器,但很流行按手印,那他們是如何辨認的呢?

而現代刑偵手段中的指紋技術之所以這麼先進,這麼多人誇讚,其實誇的是指紋的提取技術,古人很難在刀柄,物件上提出出指紋,但現代刑偵手段卻可以,而辨認指紋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古代人沒有真人比較指紋,誰也不知道這個指紋是誰的,同樣的道理,如果現代刑偵手段沒有指紋庫,那也很難知道指紋屬於誰,古人有契約,有本人,想要辨認指紋就很容易,但也只能辨認之歌指紋是不是誰,要是沒有本人在場,最多也只能知道這個指紋不屬於誰,想要向現在一樣,輸入指紋就能在指紋庫裡找到擁有者,在古代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