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外貿:與春天一起復蘇

外貿企業開足馬力復工復產,跨境電商等新業態迅速發展,湖南外貿正在與春天一起復蘇。

穩定發展的實力和潛力尚在,完成全年外貿目標任務可期

3月6日,在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一產業園總裝車間,一臺12.19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正在加緊拆機和包裝作業,即將出口印度,參與孟買沿海公路隧道建設。鐵建重工復工以來,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開展兩班倒作業,確保盾構機按期發往印度。

在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跨無止境電商公司倉庫裡,進口奶粉、紙尿褲、化妝品、保健品等日用消費品通過工人揀貨、分裝打包、貼快遞面單等程序後被送上運輸車,銷往全國各地。自2月10日以來,跨無止境電商公司全面復工,企業負責人介紹,疫情讓更多消費轉入跨境電商,復工以來的平均日訂單量超過去年“雙十一”“雙十二”的訂單量。

眼下,外貿企業迅速復工復產為外貿增添了新動力。目前,我省850家重點外貿企業復工率達到90%,員工到崗率達80%,暫未復工企業均將於近期復工。

“我省外貿穩定發展的實力和潛力尚在,後期追趕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機會還在。這既是信心,更是決心!”3月6日,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在全省穩外貿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

徐湘平分析,從國際層面看,隨著我國對疫情的有效防控,國際社會普遍表示肯定,國際市場將穩定擴大。從國家層面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近年來,我省外貿以千億元速度拾級而上,外貿發展有著堅實的基礎,尤其是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在疫情中發展迅速,讓人從“危機”中看到了“機遇”。近期,國家和省裡及各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紓困保目標的舉措和政策。只要主動作為,用好這些舉措和政策,對企業對外貿就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加強金融稅收信保支持,多措並舉穩住外貿基本盤

2月27日,經長沙海關查驗放行,一列滿載日用百貨、五金工具、布匹、服裝、機電設備的中歐班列從長沙國際鐵路港發出,一路往北,向白俄羅斯明斯克駛去。

長沙國際鐵路港是湖南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站點,春節復工後,企業急於辦理進出口通關業務,中歐班列運營方節後一週之內集中申報了700餘票報關單。為確保班列正常運營,長沙海關加強與長沙國際鐵路港經營單位、中歐班列運營方的聯繫配合,實行第一時間接單、第一時間放行,並積極協調解決通關方面的問題,保障了貨物順利發運。

“長沙成為疫情期間全國4個保持每日一班的‘日班’開行站點之一,有力保障了進出口貨物貿易通道的暢通。”長沙海關關長唐贇峰介紹,1至2月,我省共發運國際班列49列,同比增長133%。

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商務、海關、金融、稅務、信保等部門出臺並實施了多項政策舉措,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加強稅收金融信保等方面支持,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切實穩住外貿基本盤。

“各級商務部門將推動各項支持政策儘快落地,確保完成今年外貿目標任務。”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表示,今年外貿工作將圍繞重點區域、重點平臺、重點項目發力,大力培育外貿新增長點,持續完善綜合服務體系、金融支持體系、國際物流體系等。

長沙海關關長唐贇峰介紹,下一步將繼續堅持特事特辦、從快從簡,推進簡化通關手續;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全面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確保外貿企業恢復生產、擴大產能急需進口的零部件、原材料等快速通關。

國家外匯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副局長曾濤說,將持續推動“金融八條”落實落地,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進一步用好外匯“綠色通道”等特殊時期政策,為外貿企業的跨境收付匯簡化手續、簡化流程;深化外匯“放管服”改革,為外貿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稅務部門將繼續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確保外貿出口企業應享盡享。”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副局長王建平介紹,疫情防控期間,所有出口退稅備案、申報、證明開具均可在網上進行,並暫免於提供紙質資料。

“希望更多的外貿企業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險。”中國信保湖南分公司副總經理周躍斌表示,湖南信保將開闢綠色理賠通道,進一步降低保險費率,進一步擴大信用保險覆蓋面,加大對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的承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