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當你小心翼翼地鎖好鑲嵌在牆內的保險櫃,用一幅油畫擋住櫃門,再鬼頭鬼腦地檢查身後是否有人跟蹤時,你的保險櫃裡藏著什麼寶物? 金條、鑽石還是一尊古代瓷瓶? 一些國際拍賣行家會告訴你,如果沒有一老紫砂花盆在手,保險櫃實在沒有什麼上鎖的必要。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陳仲美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陳仲美”款
山水刻工極為精細,意境深遠,不愧出自名家之手。陳仲美生於明萬曆年間,江西婺源人,是明代極具創造性的陶藝家,又是一位把雕塑技藝與紫砂壺製作完美結合的壺藝家。
陳仲美的紫砂作品,別具一格,在《陽羨名陶錄》中記載著他“意造諸玩”、“細極鬼工”《景德鎮陶錄》則說他將所造器物“攜售遠方,鎮人罕獲。”可見陳仲美製紫砂器存世作品甚少,雖有殘也彌足珍貴。
出處:嘉興大收藏家舊藏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顧景舟 紫砂花盆

說明:

鈐印:景舟制匋
花盆以上好紫泥製成,呈橢圓形,唇口出沿,扁圓腹下收,下承四扁足,盆內有圓孔二個。花盆為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被例為書房陳設不可缺少之物,特別是一些製作精巧玲瓏之器更是受到倍加推崇。在清宮歷代藏品中紫砂器不再少數。此件作品製作之精細,造型之完美在紫砂器中堪稱一流,在顧景舟先生作品中也屬少見之物,極為難得。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爐鈞釉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葛德和造款紫砂橢圓形花盆 宜興陳甫生制款紫砂花盆 紫砂橢圓形花盆 紫砂四方形花盆

說明:

“葛德和造”款


“宜興陳甫生制”款
注:此四件拍品為同一標的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民國 戴玉屏與陳少亭合作制紫砂花盆 (一對)

說明:

花盆選用紫砂製作。盆口大底小,盆壁斜直,底內凹。盆上均繪有圖畫,且有詩文題上。兩盆詩文書畫皆不同。一盆正面繪就田園風光圖,上有題款。田園風光旖旎,茅舍一間,遠近皆有樹木,高高低低,或繁茂挺拔,或遠伸斜逸。山巒起伏,層落分明,延伸有勢。茅舍近處有一人活動,似頗自在。整幅圖畫顯示是恬淡安靜的人文風光,高雅脫俗,用筆不凡。盆的另一側書有“短笛無腔信口吹”、“戊午初夏”字樣,正襯托圖畫的自然和諧、從容平淡,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另一盆主繪為一竹枝,竹節分明,竹葉清晰,清雅俊逸之風撲面而來,形象逼真,映目清神。旁有“停車坐愛楓林晚”字樣,並有落款。顯示出了制器者出世獨立、嚮往山林的藝術襟懷。整個花盆製作大氣精雅,書法繪畫造詣頗深,體現出民國匠人的一流水準,是當時佳作,如今珍品。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紫砂花盆 彭年款紫砂方型花盆 梅花紋紫砂隨形花盆 陳鳴遠制款紫砂山水紋方型花盆

說明:

“彭年”款
“陳鳴遠制”款
注:此四件拍品為同一標的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徐漢棠 紫砂花盆 (三件)

說明:

鈐印:徐、漢棠、徐漢棠制、漢棠製陶(底)
說明:徐漢棠,出身於陶藝世家,1948年初中畢業後即跟隨父母學藝,於五十年代初即拜當代紫砂泰斗顧景洲為師,為顧老師第一弟子。1975-1976年入中央工藝美院進修。他富有藝術天才,功底紮實,善複製傳統產品,也精於創新,工藝造型獨具匠心,以冰裂紋裝飾見長,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跡,均稱“漢棠盆”,為上海盆栽界珍藏。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壽石主人題”“雪蕉湊刀”款詩文六角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壽石主人。時在庚辰春五月,雪蕉湊刀。
釋文:頻年奔走撇西湖,蕊冷香疏夢亦孤。為問林家三百樹,不曾依舊著花無。江城悽楚笛聲聲,竟夕高樓依月明。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不看花時。為寫故園風雪意,梅花最愛離別情。


說明:器呈正六邊形,撇口,六面銘字,字跡蒼勁有力,刀法酣暢淋漓,為紫砂花盆之中之少有器形,乃盆中精品。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何心舟制東溪刻紫砂花盆 (一對)

說明:

說明:此對紫砂花盆形制相同,平面近橢圓,口沿收,腹壁直。一隻花盆上刻畫有三顧茅廬的故事,並刻《梁父吟》“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太虛,疑是玉龍鬥;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詩句。落款“癸巳冬月,東溪生刻。”另一隻花盆一面刻有案前讀書,上落款“東溪生刊”。另一面刻“熹風催嫩蕊,湛露渥繁枝”,落款“東溪”。兩個花盆底皆有“曼陀華室”、“心舟”銘印。


何心舟:號曼陀華館,清道光至光緒年間宜興制壺名手,與海上畫家任伯年、胡公壽、虛谷等書畫家常相往來。曾與王東石於浙江寧波建玉成窯,凡其所出每見奇品,極具文人品味。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任淦庭 紫砂花盆

說明:

泥料/紅泥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陳文居制款紫砂花盆

說明:

“陳文居制”款
“華亭”,“陳文居制”款
注:此兩件拍品為同一標的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振興廠制款紫砂花盆 陳鳴遠制款紫砂花盆

說明:

“振興廠制”款
“陳鳴遠制”款

注:此兩件拍品為同一標的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宏整軒制款紫砂花盆 葛明祥制款窯變釉花盆

說明:

“宏整軒制”款
“葛明祥制”款
注:此兩件拍品為同一標的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紫砂花盆 柏壽款紫砂花盆

說明:

“柏壽”款
注:此兩件拍品為同一標的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陳文居制款紫砂花盆

說明:

“華亭”,“陳文居制”款
“華亭”,“陳文居制”款
注:此兩件拍品為同一標的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長春款紫砂花盆 宜興松亭自造款紫砂花盆

說明:

“長春”款
“宜興松亭自造”款
注:此兩件拍品為同一標的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何道洪 紫砂花盆 (一對)

說明:

鈐印:道洪(底款)
備註: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日本盆景協會定製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何道洪 紫砂花盆 (一對)

說明:

鈐印:道洪(底款)
備註: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日本盆景協會定製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清中期 阿曼陀堂款曼生刻紫砂花盆

說明:

阿曼陀堂”款


此盆由原礦桃花泥手工製作,器型規整,色澤紅潤,胎質緊密。寬平沿,直頸,折肩,鼓腹,下呈四足。整器簡約大方,古樸典雅,線條婉約流暢,稜角圓滑柔和,似一氣呵成,盡顯穩、順、勻之感。此器無論造型、工藝、材料均屬上乘,製作得協調和諧、完美無瑕,令人觀賞把玩,愛不釋手。花盆一側有曼生銘刻“方山子,玉川子”,書法功力深厚、生動秀麗,大家之範十足。底鈐篆書陰文“阿曼陀堂”印款。
束口盆製作在花盆中是難度較大的一個品種。由於其口束,換盆不便,故欣賞、收藏性要遠高於實用性,該盆形體大方,做工精巧,屬文人雅玩之佳器。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民國 裴石民製紫砂花盆 (三件)

說明:

款識:“裴”、“石民”、“七十七歲人”
“石民”、“七十七歲人”


“裴石民年七十六製”
說明:此組花盆紫泥為胎,造型精雅,有海棠形、竹節狀、橢圓形,做工精良,亦有多枚裴石民經典印章。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邵大亨紫砂花盆 (一對)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清早 紫砂花盆

說明:

規格高大,口部長方形。板沿口,斜直腹,上豐下儉,底部四周起凸稜。平底,下承四足。底部挖二圓孔。品相佳美,洗盡鉛華。色澤深紫,包漿溫潤。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民國 裴石民紫砂花盆 (三件)

說明:

款識:“石民”、“七十七歲人”
此組花盆紫泥為胎,造型精雅,有圓形、竹節狀、三角形,做工精良,亦有多枚裴石民經典印章。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民國 任淦庭刻紫砂花盆

說明:

“福記”、“陶業一廠制”款
花盆以紫砂為材,造型沉穩敦厚,上呈圓口,外撇,腹部內收,盆底設圈足。花盆外壁沿周刻繪詩文圖案,起首繪竹枝,其上枝幹粗細有別,穿插交錯,竹葉繁密飽滿,構圖疏密得當。竹枝一側落“漱石氏”款,下接行楷詩詞,文曰“窗□□影吟詩真,座滿香痕入□□□”。盆底圈足外壁刻陽文圓章“陶業一廠制”款,其為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紫砂一廠所用。
內壁刻陽文橢圓章“福記”款,此款為清末名手陳壽福所開壺肆店名,陳壽福於光緒年間同廣東潮州商人合營開行設店,壺柄上署“福記”號,自設作坊,自做自銷,專營各式水平壺,其印隨其後人沿用數代。盆身“漱石氏”為任淦庭款,其為紫砂陶刻名藝人,任漱石注重寫意筆墨的線條變化,將紫砂陶刻與各體書法、文學詩詞緊密結合,相得益彰,對後世影響頗大。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楊彭年 紫砂花盆

說明:

刻款: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庚子秋彭年。彭年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近代 “紹培”款紫砂花盆

說明:

底款:“中國宜興”、“紹培”
此花盆造型樸素大方,新穎高雅,有著東方式的端莊和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一面為石羽刻山水圖,一面為石羽刻詩文。
顧紹培,1945年生於江蘇宜興,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宜興紫砂文化藝術研究專委會常務委員,師承陳福淵老藝人學藝,後又得顧景舟大師教澤指導。
沈漢生,藝名石羽,1946年生於江蘇宜興,高級工藝美術師,師從著名老藝人任淦庭學藝,1985年函授進修書畫藝術。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何道洪 紫砂花盆

說明:

底款:道洪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何道洪 四方紫砂花盆

說明:

鈐印:道洪(底款)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近現代 儲銘 紫砂花盆

說明:

鈐印:儲銘(底側)
說明:盆以段泥為胎,盆身包漿厚重,呈現悠久氣息。盆形規整,口沿起線,美觀大方。底部做四足,盤底開一圓口,一側盆腹處刻繪竹子點綴,一側刻以詩文,畫、刻俱妙,盆底鈐有“儲銘”方章。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何道洪 四方紫砂花盆

說明:

鈐印:道洪(底款)
備註: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日本盆景協會定製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徐漢棠 紫砂花盆 (三件)

說明:

底款:1.漢棠小品。
2.徐漢棠制。
3.漢棠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徐漢棠 紫砂花盆 (三件)

說明:

鈐印:徐、漢棠(底款);漢棠制匋(底款);徐漢棠制(底款)
徐漢棠(b.1932-)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陶瓷專業委員會顧問,國際茶文化研討會理事,中日紫砂研究協會顧問。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作品被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香港茶具文物館、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等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收藏。多件作品被《中國紫砂》、《中國紫砂大師》收錄。出版《徐漢棠紫砂藝術》一書。
1932年 出生於江蘇宜興丁蜀鎮。
1952年 從師於紫砂藝人顧景舟先生。
1975年 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學院進修班學習。
1982年 作品《五頭藏六茶具》獲“全國陶瓷設計評比”二等獎。
1995年 作品《大彬提樑壺》參加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辦的“歷代紫砂瑰寶展”。
2006年 獲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2007年 參加故宮博物院舉辦的“紫泥清韻展”。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文革時期 各式紫砂花盆 (五隻)

說明:

“中國宜興”、“碧玉”款
“中國宜興”、“碧玉”款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民國 獅鼎仿雲石開窗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獅鼎為記,鼎元監製。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清末 東溪款紫砂花盆

說明:

說明:器型大而不粗,雅而不俗,規整勻稱,穩重大方,包漿自然,令人愛不釋手。器身一側鐫刻高士撫琴圖,一側銘刻詩句“高山流水”,署款“壬寅仲秋東溪作於吟鳳軒”。書法與圖式鐫刻相互映襯,意趣盎然,技藝雙精,展現了文人淡雅超俗的審美情趣。
東溪,趙松亭,清同治、光緒間宜興紫砂陶刻高手。陶刻書體舒展清秀,運刀蒼勁含蓄。曾與餘生等合作制壺。亦為吳大澄制壺書銘鐫刻,署東溪款,壺底鈐“愙齋”篆文方印。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萬曆年
說明:此盆為四方飄口,淺腹,如意雲腳。紫紅泥鋪砂而成,顆粒勻而稠,大小適宜,疏密有致,猶如點點星光散佈星空。器形形制頗大,厚重結實。線條挺擴硬朗,造型典雅,泥質上乘,為盆中珍品。底部中央陰刻“萬曆年制”四字雙行楷書款,刀法犀利,筆雄蒼勁雄渾,不同於後代所流行的鈐印模式。從明萬曆開始,通過時大彬等著名壺藝家的努力,紫砂陶藝逐步形成了一套合理完備的製作工藝,並擁有了成套的專用製作工具,以及獨立的生產體系,開始進入紫砂陶發展史的第一個繁榮期。此器雖無落款,但年代甚早,對紫砂發展史研究意義重大。


◆注:請索取品相報告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曼生。彭年。 陳曼生、楊彭年制
說明:此花盆用砂色純正,表面溫潤有光澤,胎質緊密。造型規整,長方形口,深腹,下承四足,為如意形狀。盆底篆書陽文“曼生”、“彭年”方印。花盆以長方形最見功力,尺寸愈大,愈易變形,愈難燒製。此品泥質上乘,做工流暢,線條挺擴硬朗,造型典雅,非一般工手能製作。整器素雅大方,工藝精湛,造型別致,保存完好。此乃陳曼生、楊彭年兩人默契配合所制,可謂珠聯璧合。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陳光明制紫砂花盆

說明:

說明:花盆形取青銅造型,古樸典雅,通身裝飾變體夔龍紋,雙耳凸塑螭龍,矯健婀娜。
陳光明(1859-1930)男,江蘇宜興人,名潤寶,字匡廬,善作果品、文元、壺器,皆細巧玲瓏色形俱稱,亦以複製歷史名作著稱。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裴石民 紫砂花盆 (兩件)

說明:

鈐印:裴石民制(底)
說明:三角爐頂盆:紫泥中摻有黃砂,鼓腹平底,口部線條為平圓形,三圓足支撐,似爐似鼎,莊重古樸。扁圓腰線盆:圓盆,鼓腹,口內斂,底部亦內斂,腹中部飾有一外凸圓線條,底部三足。


裴石民,原名裴雲慶,又名裴德銘。宜興蜀山人。著名紫砂藝人。早年習藝,藝成後擅制仿古紫砂器,頗負盛名。成熟期間精品之作,以中小件為主,造型常以古器作借鑑,以超凡的構思,能放能收,簡繁勻稱,既能作典雅脫俗的光素茗壺,又能作千姿百態之花貨茶具,風格清秀不俗,技藝精湛嚴謹。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建國初期 任幹庭紫砂花盆

說明:

任幹庭1958刻款
任淦庭(1889-1968)原名缶碩,又名幹庭,字聾人,號漱石,因左手能書,自稱左腕道人、左民,當代宜興陶刻名家,宜興丁蜀鎮人。此件花盆體型碩大,雕刻精美,並刻有年款,是件難得的大師扛鼎力作,極為珍貴。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裴石民 紫砂花盆 (兩件)

說明:

鈐印:裴石民制(底款);裴石民制(底款)
裴石民(1892-1976)
當代宜興紫砂名師,善制紫砂茗壺、文房清玩和花果小品。曾為宜興名士儲南強所藏明代供春《樹癭壺》配蓋,為南京博物館清代聖思《桃杯》配托盤,被譽為紫砂藝品之“二美”。裴氏紫砂技藝,名聞江南,有“陳鳴遠第二”美稱。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清末民國趙松亭制紫砂花盆 (一對)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近代 徐漢棠款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漢棠。徐。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陳國良 紫砂花盆 (兩件)

說明:

鈐印:國良,上海盆景協會成立二十週年展出紀念
備註:附證書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民國 紫砂花盆

說明:

“光明”款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尚古堂”款海棠形紫砂花盆

說明:

底款“尚古堂制”
此盒形制碩大,入手沉重,海棠花形,包漿溫潤,光素無紋,下呈四足,均飾獸面紋,盆底落“尚古堂制”四字款。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福堂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慕陶堂紫砂花盆

說明:

“慕陶堂制”款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民國 老紫砂花盆 (四隻一組)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紀念偽滿洲國皇帝訪日紫砂花盆

說明:

“覺王豐明”款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梨皮地如意雲足長方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金鼎商標 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清末民國·紫砂花盆 (兩件)

說明:

款識:金華造印(底款);宜興紫砂(底款);友石氏(刻款)
說明:此組花盆一圓一方,用料考究,細看之下,顆粒明顯,包漿深厚,品相極佳。長方型盆,盆口外折,口沿起線,盆體四周開光,如意雲紋足,堅實立挺,盆底開兩大四小出水孔,鈐“金華造印”款識;圓盆呈香爐式,口沿左右各起一橋型方耳,盆底接三隻乳釘足,開三孔出水,程品字形排列,底部鈐“宜興紫砂”款識,腹部鐫刻“時在乙亥年之夏友石氏書於東坡南窗”字樣。
款識簡介:友石氏,諸葛勳(1897-1957年),號友石、臥龍、又號雲石、玉如,民國陶刻高手,宜興丁山人。諸葛勳1921年進入陶工研習所,師從名師崔克順,練就了一手快刻技藝。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民國 跂陶款紫砂花盆

說明:

銘文:書窗清供,醉豔。跂陶刻。
說明:該花盆為紫砂燒製而成,盆壁四面皆刻繪山水、花卉、詩句等,江濤緩水,尾尾漁帆,茅屋臨岸而築,菱花數枝探牆而出。其刻作工法流暢自然。實為難得案頭桌前的賞玩精品。吳德盛陶器行,為民國五年至民國二十八年間宜興著名陶器店號。經營期間廣聘名手製陶、鐫刻,其中多為如裴石民、馮桂林、任淦庭等大家,也有如蔡元培、于右任等名家客串刻繪。而跂陶則是吳德盛店主吳漢文的號,其下名家鐫刻後多署款“跂陶氏刻”。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陳光明制哥釉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陳,光明。
說明:清藍浦《景德鎮陶錄》稱為:「仿肖古名窯諸器無不媲美,仿各種名釉無不巧合。」此件仿哥釉紫砂盆,釉面發青灰色,清新雅緻,釉質厚潤,釉面有宋哥釉那種油膩酥光似的皺紋,而且通體滿布青釉開片,粗紋色黑,細紋色黃,猶如「金絲鐵線」,勻稱美觀。此器端壯周正,色澤純美,典雅而不失蒼勁古樸之感,耐人玩味。
作者簡介:陳光明(1859~1930),字潤寶,一作潤賢,清道光至民國初年間人,原籍金陵,自幼僑寓蜀山,善作紫砂玩具和果品,以花果類小品雜項居多,如豆、核桃及柿子等等,製作細巧玲瓏,幾可亂真,色形優異,美妙絕倫,為當時摹仿陳鳴遠作品的高手之一,當時有「仿鳴遠壺好手,明有陳光明,暗有江案卿」之說,陳光明中年後僑寓上海,藝技較同輩精緻,格調高雅,而所制壺器至今流傳甚少。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清代 大紅袍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少峰款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少峰
說明:此盆為長方形,倭角口沿,腹部略弧,轉角處起筋,如意雲腳外侈,底部有兩圓孔。質地細膩,粗中有細,呈古銅色。體量雖小巧,然造型大方,張力十足,有盆中之王者風範。底部鈐印“少峰”篆書款,印跡清晰有力,深淺勻稱。


作者簡介:蔡錫恭(約1771~1829),乾隆至道光年間人,江蘇望族,字少峰。嗜茗壺,收藏有大彬為“寶儉堂”所作茗具,張叔未嘗賦詩以紀之。又傳請楊彭年制壺,底鈐篆文“少峰”印款。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文革 紫砂花盆 (三件)

說明:

底款“鳳僊”、“芬”、“中國宜興”、“秀”
此三件花盆形態各異,造型規整,樸素大方。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民國 紫砂花盆

說明:

“宜興周齡永印”款


(山田登美男舊藏)
山田登美男,日本盆栽協同組織理事。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民國 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文革 周桂珍制紫砂花盆

說明:

底款“周桂珍”
此花盆泥質細膩,造型規整,呈方形,大氣灑脫中蘊含著秀麗與和美。


周桂珍,女,1943年生於宜興丁蜀鎮,1958年進入紫砂工藝廠。早期拜師王寅春和顧景舟先生,其紫砂作品“工極而韻,紫玉蘊光”,部分被國家博物館等國內知名博物館收藏。著有《周桂珍個人作品專輯》。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陳文居 愛閒老人詩紋四足紫砂花盆

說明:

底款‘陳文居制’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清早期 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陳鳴遠制
陳銘遠(1622~1735)宜興人,字銘遠,號鶴峰,又號石霞山人,壺隱。清康熙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出生於紫砂世家,所制紫砂器具,雅玩達數十種,無不精美絕倫。


此紫砂花盆,線條自然,包漿渾厚,陽文方章,字體瀟灑,極具功力。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民國 冰心道人款長方開光紫砂花盆 (二件)

說明:

款識:“冰心道人”款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清末 何心舟制東溪刻三顧茅廬紫砂花盆 (一對)

說明:

此對紫砂花盆形制相同,平面近橢圓,口沿收,腹壁直。一隻花盆上刻畫有三顧茅廬的故事,並刻《梁父吟》“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太虛,疑是玉龍鬥;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詩句。落款“癸巳冬月,東溪生刻。”另一隻花盆一面刻有案前讀書,上落款“東溪生刊”。另一面刻“熹風催嫩蕊,湛露渥繁枝”,落款“東溪”。兩個花盆底皆有“曼陀華室”、“心舟”銘印。何心舟:號曼陀華館,清道光至光緒年間宜興制壺名手,與海上畫家任伯年、胡公壽、虛谷等書畫家常相往來。曾與王東石於浙江寧波建玉成窯,凡其所出每見奇品,極具文人品味。趙松亭,曾用名支泉,藝名東溪,宜興蜀山川埠上袁村人,清末民初著名紫砂藝人,實業家。民國初年,其先後研究各種釉色,在紫砂器物上施以貼花掛釉加彩等技法,並獲得成功。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少峰制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 少峰
說明:此盆為長方形,倭角口沿,腹部略弧,轉角處起筋,如意雲腳外侈,底部有兩圓孔。質地細膩,粗中有細,呈古銅色。體量雖小巧,然造型大方,張力十足,有盆中之王者風範。底部鈐印“少峰”篆書款,印跡清晰有力,深淺勻稱。


作者簡介:蔡錫恭(約1771-1829),乾隆至道光年間人,江蘇望族,字少峰。嗜茗壺,收藏有大彬為“寶儉堂”所作茗具,張叔未嘗賦詩以紀之。又傳請楊彭年制壺,底鈐篆文“少峰”印款。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文革 周桂珍制長方形紫砂花盆

說明:

作者簡介:周桂珍,1943年生於宜興丁蜀鎮,1958年進入紫砂工藝廠。早期拜師王寅春和顧景舟先生,退休後定居北京。40餘年的創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藝術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後獲得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等稱號。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周桂珍制紫砂花盆

說明:

花盆折沿、束頸、斂腹,形制精巧可愛。胎質柔滑細膩,質地優良。底部銘“中國宜興”陽文即章款,“桂珍”款。
周桂珍:女,1943年生於宜興丁蜀鎮,高級工藝美術師,現代紫砂壺製作名家,1997年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師從王寅春、顧景舟,作品造型典雅,色澤甜美,形成了造型簡練,工藝精湛,儒雅大度的壺藝風格。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志明堂大紅袍紫砂花盆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陳用卿制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陳用卿
說明:紫砂花盆出現於明代晚期,清代前期進入宮廷,流傳至今已有三四百年曆史。此盆選用優質原生礦泥鋪砂燒成,淺紫色調砂泥上佈滿粗細不一的黃砂顆粒。盆身如星光閃耀,撫之手感凹凸不平,粗中有細,卻無辣手之感。鋪砂技術始於明代萬曆年間紫砂大師陳仲美,即是在紫泥中摻入或者待成坯後撒上細砂,利用泥色對比呈現出珠粒隱現、光彩奪目的效果。鋪砂運用於花盆,除了可增加美觀效果,亦可增加透氣形,益於花草生長。此花盆為折沿方口,曲腹,四斜方足,底部有兩個圓形孔,器形周正大方,平面與立面過渡自然,線角轉折流暢,陽剛中揉合溫柔。花盆以長方形最見功力,此器雖然尺寸不是很大,然比例和諧,精巧俊雅,其流暢的做工,非一般工手能製作。如此高貴之物,當時只有宮廷或達官貴人才能擁有,價格自然不菲。經過盆景的養護和雨露的滋潤,紫砂肌理日益緻密,光潤可人。底部所落“陳用卿制”四字雙行篆書鈐印款,施力不偏不倚,印痕清晰可辨,深為難得。


作者簡介:陳用卿,明代天啟、崇禎年間宜興制壺高手,生卒年不詳。俗名陳三呆子。《陽羨茗壺系·雅流》記載:陳用卿,與(時英)同工,而年技俱後。負力尚氣,嘗掛吏議,在縲紲中(常以事陷獄中)。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近代 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陳鼎和”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劉東溪款紫砂花盆

說明:

說明:紫砂制。呈長方體,深腹,矮足。一面刻“謖謖似松風立,朗朗似玉山上行。東溪刻”。整器方正規整,古樸大方。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清晚期 錢子麟 紫砂花盆

說明:

款識:“荊溪錢子麟制”
錢子麟,晚清宜興紫砂名家。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任淦庭、蔣榮西刻 紫砂花盆

說明:

銘文:否碩老人做(任),(石生),(宜興毛順出品)款。
作者簡介:任淦庭(1890-1968),字缶碩,號石溪、漱石、聾人、大聾、左腕道人、左民、松道人、友竹等,近現代陶刻大家,宜興陸平人。
蔣永西(1900-1957)又做蔣榮熙藝名有巖如、石生、聚蓮老人,宜興蜀山人。為民國時期宜興著名鐫刻藝人,著名的毛順興陶器店由毛順生於1932年開辦,自產自銷並聘用俞國良、馮桂林、吳純耿、任淦庭、蔣永西、施福生等為客師,當時毛順興對產品的泥料、做工、燒製要求非常嚴格,稍有變型或者瑕疵的就當場毀掉。


歷代帝王皇室、文人雅士所鍾愛的紫砂花盆

陳文居紫砂花盆

說明:

說明:陳文居清雍正至乾隆年間宜興人。為陳文伯弟,自號“荊溪水石山人”。所制紫砂花盆,暢銷日本,久而不衰。


延伸閱讀:


——《老紫砂花盆收藏市場現瘋狂》


自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老紫砂花盆的價格就已經與黃金相差無幾,只是少有人知罷了。“海歸”“文革”老紫砂花盆受寵 市場追捧高溫不退。 中國的老紫砂花盆早已揚名海內外,外國人對中國老紫砂花盆的喜愛早在17世紀就已出現,“東方崇拜”與“中國熱”就是最好的說明。在中國老紫砂花盆初到歐洲時,其價格堪比黃金,這些漂洋過海的中國老紫砂花盆,在當時只有皇室貴族才能使用,有時也成為了君主賞賜給大臣的物品。那麼,到底是何等美麗的紫砂花盆如此受歐洲人的喜愛呢?


最近,老紫砂花盆藏家“佛陶居”劉先生向我們展示了那些令人歎為觀止的古渡盆、“海歸”老紫砂花盆。 “海歸”老紫砂花盆 “海歸”老紫砂花盆顯珍貴,在“佛陶居”陳列室裡,那些精美的“海歸”紫砂花盆讓人移不開眼。而在眾多的紫砂花盆中,顧景舟大師的六隻微型紫砂花盆是劉先生的得意收藏。


明清時期是我國紫砂花盆製造的鼎盛時期,據劉先生介紹,其實明代早期紫砂花盆多較為粗糙,到了明代晚期才變得非常精細,並以崇禎為最,為康熙時的鼎盛打下了基礎。這是歐洲人依據自己的需要對中國紫砂花盆進行的一種改良。中國人比較喜歡自然淡雅,而歐洲人則追求富麗堂皇,這種金屬支架對紫砂花盆本身既是一種保護,又是一種裝飾,使紫砂花盆有了“中西合璧”的味道。


而在清朝時期,雍正紫砂花盆是存世量較少的紫砂器,這和雍正的在位時間有所相關。 明清時期的紫砂花盆工藝成熟,作品也十分具有代表性,一直是收藏界的熱寵。


最近幾年,海外迴歸的文物一直是收藏界爭相收藏的熱點,而“海歸”紫砂花盆更是熱點中的熱點。特別是明清時期的“海歸”紫砂花盆,一經拍賣必將誕生新的天價。


時至今日,收藏界的明清紫砂花盆熱依舊高溫不退,如此便可看出紫砂花盆的受寵程度。而作為“留洋”海外的中國紫砂花盆,一經出現必將價值不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