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翡翠原石是不是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呢?當然不是,要看脫砂位置的整體表現,自然光下目測脫砂位置肉質是否發黑,壓燈是否有熒光感,冰感,有些原石確實已經是脫砂。但卻沒達到冰種品質,這是為什麼呢,冰種以上品質的脫砂料有哪些特徵呢,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上圖是木那場口的料子,皮殼已經脫砂,肉質也有些發黑,這會是冰種原石嗎?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自然光下看已經是大面積脫砂,一般能出什麼品質呢,在這裡我們還是打一個問號。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那麼我們現在打燈看效果,從壓燈效果來看,水頭是可以,但表現的地方沒有熒光感,那麼賭冰種的幾率會大大下降很多。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脫砂翡翠原石冰種賭料最大的特點就是熒光感強,有冰感,如果沒有熒光感,那麼就算是已經脫砂或者肉質發黑,可能賭出來的也是大白肉,和冰種對比相對還是比較差一些。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現在同樣找一個木那白巖沙脫砂料來對比一下,皮殼也有大面積脫砂,肉質也發黑,給人的感覺有點像新場料。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我們把圖片放大些來看,跟上一個料子相比脫砂的肉質有些相似,但明顯會黑一些,自然光下的對比可能沒看出什麼,那麼我們打燈看一下效果是否相同呢?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打燈效果就完全不同了,熒光感是非常好,冰感好,還很透,有點泛藍底,給人的感覺上是大大不同的~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壓燈水頭也是特別長,從整體表現來看,料子已經到冰了,現在就是賭高冰或玻璃種。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料子打燈是對穿,冰感是非常好,如果能賭到高冰或玻璃種手鐲,那可就大漲了,像這種表現,再差也不會差到冰種以下。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自然光下看皮殼比較緊湊,種也是非常老,這就是木那正場口的白巖沙翡翠原石冰種脫砂料。

通過以上對比,相信玉友們也有了自己的判斷,我在此只想告訴大家,不是所有的脫砂料都能賭出冰種品質,多看多學多對比,希望玉友們都能賭出稱心如意的翡翠原石。

除此之外,翡翠賭石還是有跡可循的,遵循這些依據能夠讓賭石成功幾率大大增加。下面就為大家帶來翡翠賭石全部技巧。

一、依據場口判斷賭石

場口,即開採翡翠原石的具體地點。不同場口的翡翠有相同點,也有其獨特的特性,特別是一些著名的場口其特性十分鮮明,只有確定了場口,才能根據這個場口石頭的特性來觀察判斷這塊賭石的賭性。

二、依據皮殼判斷賭石

皮殼,即翡翠原石的風化外皮。不同皮殼的不同表現決定了其內部質地的不同。皮殼的顏色有黑,灰,黃,褐,淺黃,白等色。依據皮殼的表現大致可估計出翡翠內部的色彩,底的好壞,種的老嫩和裂綹的多少等。

三、依據霧判斷賭石

霧,是指存在於外層風化殼與內部翡翠之間的一層霧狀不透明物質。主要有白霧,黃霧,紅霧和黑霧。霧雖然不能直接影響色,但不同顏色的霧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能指示翡翠內部雜質的多少,同時也是種老或種嫩的表現。因而霧是判斷賭石場口,質量和真偽的重要標誌。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翡翠霧

四、依據蟒判斷賭石

莽,即在石頭表皮上出現的與其他地方不同的細沙形成的細條或塊狀,乃至纏繞整個石頭的部分。有莽的石頭有的可以據此下賭,有的則必須在莽上找到松花,方可下賭。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莽帶

五、依據松花判斷賭石

翡翠賭石皮殼上出現的隱約可見的像幹了的苔蘚一樣的色塊,條帶狀物稱為松花。松花即是賭石皮殼上綠色的表現,即原來翡翠原石上的綠,經風化已經失色留下的痕跡。所以根據松花顏色的濃淡,數量的多少,分佈的疏密程度,形狀的變化,可以推斷翡翠賭石內部顏色的狀況。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松花

六、依據癬判斷賭石

癬是指在翡翠原石皮殼上出現的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痕跡,以斑塊狀和條帶狀出現為最多,呈黑色,深綠色或灰色的印記。癬與綠關係密切,但有癬不一定有綠,有綠不一定有癬,故民間又有“活癬”,死癬”之說。

翡翠所有脫砂料都能賭冰種,高冰,玻璃種嗎?

七、依據綹裂判斷賭石

綹裂,裂開的稱為裂,癒合或充填了物質的稱為綹。綹裂分為:原生綹裂,即與原石同時形成的,次生綹裂,即成巖後形成的。原生綹裂有些已被後期熱液活動修復,或在後期的動力地質作用下受擠壓而癒合,所以翡翠綹裂中大多數充填了後期形成的礦物,尤其是碎屑物資。後期的綹裂大多肉眼明顯可見,行話稱之為“筋”。

八、依據肉判斷賭石

翡翠的“肉”存在於皮與霧下面,是真正的翡翠。“肉”是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外界風化影響的翡翠原石,判斷肉質的好壞,要根據翡翠的質地(行話叫“種”),透明度(行話叫“水頭”)、 “底障”(又稱“底”或“底子”)等做整體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