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氣所鍾,巖骨花香之勝。只有武夷才有的“巖韻”

武夷山市位於福建省西北部、閩贛兩省交界處,原為崇安縣,廢縣建市於1989年,全市總面積兩幹多平方公里,人口20多萬,至2010年全市茶山面積13.11萬畝。這是一個以名山命名的城市,市區30多公里外有一個靠近景區的度假區,這裡儼然是另一個新興小城,夜晚的燈光比市區更加耀眼。1999年12月,武夷山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地。所有茶農搬離山上茶園,只有日常維護和採茶時才開車上去。

山川秀氣所鍾,巖骨花香之勝。只有武夷才有的“巖韻”

只有武夷才有的“巖韻”

武夷山人利用高山斜坡地、丘陵地帶和洲邊盆地建設茶園。所謂巖茶,真的是長在懸崖巖縫中的植物。在正巖茶區,由於地形錯綜複雜而大部分利用幽谷、深坑、巖隙、山凹和部分緩坡山地,以石砌梯、填土建園,也有利用峻險石隙,砌築石座,填土種植,故有“石座法”“寄植法”等5種武夷山傳統的耕作茶園。種植於“石座”中的茶株,“往往系屬名叢,被視為山中最珍貴之茶樹。”“武夷山中之名茶,大多如此培育而成:蘭谷之水金龜,天心岩之奇丹,慧苑之白雞冠,佛國之金鑰匙等。”據載武夷茶全盛時期,全山稍可利用之地皆開為茶園,面積約達1萬畝。

武夷巖茶按照產地又分為正巖、半巖。傳統上的三坑兩澗,即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和流香澗、悟源澗流域稱正巖;九曲溪邊所出的稱洲茶,二者之間的稱半巖。近幾十年來擴大種植面積,核心景區70公里範圍內36峰99巖皆可稱正巖,過去只能叫外山的曹墩、星村等地,現在也能叫半巖了。

山川秀氣所鍾,巖骨花香之勝。只有武夷才有的“巖韻”


山川秀氣所鍾,巖骨花香之勝。只有武夷才有的“巖韻”

武夷山人世代種茶,這正巖、半巖之分由上千年的經驗所得,說正巖優越,是有充分依據的。正巖範圍內,首先遮陰條件好,谷底澗水細流,夏季日照短,冬季又擋住冷風,溫差小;其次土壤通透性好,礦物質豐富,酸度適中,茶品巖韻明顯。正巖之內,36峰99巖,三坑兩澗生長的茶樹最好,巖韻最佳。

所謂巖韻,講茶的人喜歡把它說得神乎其神,幾乎每個福建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理解:土地香、泥土香、岩石味、青苔味,豆漿香……只有武夷山的山峰峽谷地帶產的茶才有這種風味,哪怕離開武夷山幾公里的地方出的茶,也不具備,所以那些茶被稱為“外山茶”。

巖骨,說的是茶味厚重,有骨頭,不輕飄。巖韻和骨香是武夷巖茶的重要評判指標。清代梁鉅章在他的《歸田瑣記》中把茶品分四個等級:活、甘、清、香。只具香的茶是最普通的,清比香者更勝,在其上者是甘,最高的品質是活,但是唯有同時具備活、甘、清、香的茶才是最上品。對巖韻的詮釋,茶葉研究者林馥泉這樣說:“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

山川秀氣所鍾,巖骨花香之勝。只有武夷才有的“巖韻”

千呼萬喚烏龍茶

早年武夷山人種茶採葉,只簡單供作食用、藥用或泡飲。關於武夷茶的最早記錄出現於唐朝,但文字寥寥,唐時孫樵作《送茶與焦刑部書》一文於公元806到820年期間記載了有關晚甘侯”的文字。清人蔣蓄在其《雲寥山人文集》有記載:“晚甘侯,甘氏如薺,字森伯,閩之建溪人也。世居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慎勿賤用之”。直譯為:送十五塊茶餅供先生享用。這些茶餅產自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是終年澗水長流,白雲出沒的好地方……千萬不要隨便對待它們。晚甘侯,飲之味苦,回味卻甘甜。

北宋民間鬥茶成風,各地名茶不下百種,僅貢茶就幾十種。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勾勒當時武夷地區的鬥茶者:“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武夷蒸青綠茶團餅茶,作為北苑貢茶的一部分,也在鬥茶風氣中嶄露頭角。宋徽宗趙佶為茶寫了一本專著《大觀茶論》,大讚建茶。

元代製茶已從蒸青發展為曬青,仍以蒸青為主。至元大德年間,武夷山四曲溪畔興建“御茶園”,僱傭250戶,派人坐園監製大量精美龍團鳳餅作為貢茶。明朝沈德府在《野獲編補造》說:“宋貢茶,俱碾而揉之,為大小龍團。”過高的貢茶任務摧殘了茶芽生長,導致茶園荒廢,茶農只得購他山茶以輸官茶;地方官吏的壓榨和諸如喊山的祭費等苛捐雜稅,導致茶農離家,茶園無以為繼。

明代朱元璋頒發“罷龍團改制散茶”詔令,武夷茶由勞民傷財的蒸青塊茶改製為曬青條形散茶,直至明嘉靖年間(1557,貢茶制度廢除。武夷茶入貢長達255年。

16世紀,武夷山當時引進了炒青綠茶的製法,但製茶技術及品質都不如其他產區的,進而轉制小種紅茶。張天福的《福建茶史考》指出綠茶、烏龍茶和紅茶三者的時間關係:“烏龍茶(巖茶)繼綠茶後(始於16世紀)。紅茶繼烏龍茶(巖茶)之後。”

小種原是武夷外山茶沒焙乾的毛茶,堆壓發酵,入鍋炒幹而成。在茶葉製造發展過程中,茶人開始以日曬代替殺青,揉後葉子變紅而產生了紅茶。最早的紅茶是由崇安小種紅茶開始,後發展為工夫紅茶。約在18世紀中葉,武夷小種紅茶的製法傳遍福建各縣。咸豐年間,福安縣坦洋村的姓胡者在小種紅茶的製法上加以改進、簡化,創制成功工夫紅茶,運銷西歐,頗受歡迎,年出口量均在1萬擔以上,極盛時期達3萬多擔。1876年工夫紅茶製法傳到安徽祁門,試製成功“祁紅”,“祁紅”品質超過閩紅,揚名於國際市場。自此“祁紅”聲名大振,大量輸出,而武夷星村小種紅茶衰落。

不過以上所著並不指武夷巖茶,武夷茶先後有蒸青團茶、蒸青散茶、炒青綠茶、“正山小種”紅茶,19世紀的中晚期迎來其最輝煌的序列——巖茶。

山川秀氣所鍾,巖骨花香之勝。只有武夷才有的“巖韻”

安溪移民創制的武夷巖茶

清雍正年間(1723-1735),福建閩南安溪一帶茶農創制青茶製法,並發現了後來命名為“烏龍”的茶樹:“相傳百餘年前,有安溪人姓蘇名龍者,移植安溪茶種於建甯府。該地茶農認為優良新種,因而繁殖栽培之。及其死後,乃號其茶曰烏龍’。”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初,安溪的明朝遺民(當年隨鄭成功收復臺灣時來到沿海一帶的內地居民)有些來到沙縣;有些來到武夷山上開荒;還有些移居到臺灣。這些先後到沙縣和武夷山的居民,帶來了安溪製茶的技術,生產烏龍茶,但是品質低、產量少。

安溪難民來武夷山後,在閩南青茶製法和閩北青茶製法的基礎上結合武夷山小種紅茶製法,創制發明武夷巖茶高超的製茶技術。如安溪鐵觀音午後曬青,改為早上曬青。兩曬兩晾是小種紅茶的複式萎凋,控制萎凋程度。安溪水茄簍搖青改為水篩篩搖製法。控制所謂“發酵”程度,製成三紅七青的非紅非綠的高超品質。雙炒雙揉改進紅茶過紅鍋炒揉不勻,半紅半青的花青。小種紅茶毛火後即篩分揀梗,巖茶毛火後攤放過夜,把葉梗的液汁搖到葉面,增進巖茶的香味。然後去梗,簡化加工技術,並使復火均勻。最後低溫久烘的墩火是提高巖茶香味的出色技術措施。當然,各家做茶有各家的特色,獨門絕技秘不外傳,但閩南烏龍移植閩北後不斷改良,武夷巖茶終於應運而生。

巖茶的採摘時間一般是三季,即春、夏、秋三季都可採。採摘的時間一般為晴天,上午9點到11點之間最好,12點到15點次之。早晨太早有露水附在茶葉表面,鮮葉水分太多,不利於做青和巖茶品質的形成。武夷山耕地不多,一部分居民無以為生、又遷居到江西上饒、廣豐鄉下定居,到了茶季才來武夷山做茶。茶季終了,除留少數為長工外,其餘均清算工資返回江西。

2014年底,安溪西坪鎮發現一份寫於清嘉慶六年(1801)的鬮書。鬮書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契約文書,用於記錄分家的情況,諸子以拈鬮的方式確定各自所能繼承的那一份產業,故名鬮書。這份由西源村村民林水田精心保管的文書,清楚記載了兩百多年前,安溪西坪霧山林氏十一世祖林燕愈,在建寧府崇安縣武夷山製茶創業,擁有幔陀峰茶廠,茶山的家族史,也成為安溪茶文化對外傳播的確鑿文字記載。

鬮書中分家產的是林氏十三、十四世叔侄兩代,林水田為林家第二十世,這份文書是他的二伯父林庚申去世前特意交由他保管,囑咐其光大先祖創立的“幔陀公”茶號。林水田為人老實謙和,話不多,往往記者問一個問題,他還在思索怎麼表達,在場的其他人已經接了話茬。但不可否認,林水田是對先祖幔陀公身世最為熟悉的人。1999年以來,林水田數次登臨武夷山,訪遍依然生活在這裡的林氏宗親,足跡遍及幔陀峰、霞賓巖,寶國巖溝溝壑壑,巡遍曾為先祖林燕愈所有的武夷十八巖。

山川秀氣所鍾,巖骨花香之勝。只有武夷才有的“巖韻”

清代,安溪青年林燕愈在家鄉三安寨求得一簽,籤中顯示“外出發展必大富大貴”,於是隻身來到武夷山茶廠打工,不久夢見一匹白馬,指引他挖到白銀數壇。林燕愈利用這些銀子在武夷山天心岩永樂禪寺周圍買下幔陀峰、霞賓巖、寶國巖等茶山,引進自家的水仙、肉桂、奇蘭等茶樹品種,在製作上升級改良,又把武夷巖茶銷售到閩南、潮汕及海外。他以幔陀峰為中心,不斷擴展自己的茶山,最終成為武夷十八巖主。這些茶山都在武夷山的正巖核心區,是最優良的巖茶產區。

林燕愈發家後回到家鄉安溪建造了“蔚美樓”,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曆史,正廳中原本懸掛著清嘉慶皇帝御賜的“潛德幽光”牌匾,彰顯往日輝煌,遺憾的是,牌匾丟失。林燕愈有兩個兒子,分別開出幔陀東和幔陀西兩個世系,一支留在武夷山發展,一支回到家鄉安溪依舊從事茶葉種植和銷售。

清同治年間,林氏後人林心搏在泉州創立林奇苑茶莊,專營武夷巖茶,生意觸角延伸至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主營的三印水仙,不僅在東南亞廣受歡迎,在競爭激烈的閩南市場也享有盛譽。鼎盛時期,林奇苑茶莊開出的茶票曾可替代銀票在商鋪間流通。

閩南籍茶商牢固樹立品牌經營意識,每年茶季結束後,他們都將自產或收購的茶運至各自茶號,但極少馬上發售,而是將幾個品種加以拼堆,稱為官堆。每堆茶葉口感一致,與往年比品質也較穩定,以此鞏固老客戶的忠誠度。林奇苑在廈門、漳州和雲霄三處的營業額每年達30萬元,三印水仙成為老少皆知的名牌。1949年以後,歷經土改和其他政治運動,林氏產業被分割,曾經歸屬幔陀公的茶園都分屬他人。如今,幔陀公的後世族人依然以種茶製茶售茶為主業,以茶為生,林水田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幔陀品牌繼承了武夷巖茶的巖骨風韻,期望重振先祖當年十八巖主的輝煌。

現在,武夷山岩茶種植最大宗的早已不是《中國茶經》中記載的“大紅袍、白雞冠、水金龜和鐵羅漢”四大名叢了,巖茶田幾乎全部成了肉桂、水仙的天下,喝茶人追逐名叢他們依據製茶工藝和口感,把肉桂比作男人,水仙比作女人,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然而巖茶市場水太深,想喝泡正宗的肉桂,也不是花錢多就能做到的。

山川秀氣所鍾,巖骨花香之勝。只有武夷才有的“巖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